永和市地图
永和市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组成与宗教信仰
·原住民,1717年,清康熙56年,《诸罗县志》记载板桥、中和一带曾有泰雅族人出没。平埔族——凯达格兰族与泰雅族,属于“雷里雷朗社”及“空仔社”(“空仔社”又称为“绣朗或秀朗社”)。·旧移民,福建泉州府同安唐山人:清朝时期占大多数,相较于中和地区的泉州人。战后唐山人:由中国大陆来台者倍增,永和属于“首都疏散地带”,人口瞬间增加;尔后,由中、南部北移谋生定居者,多为青壮人口,不乏新婚夫妇及新生儿。·新移民历史沿革
清雍正年间:漳州人大举迁台,大佳腊(台北市旧称)几被泉州人占领,只得渡过新店溪,开垦溪南土地,包括:板桥、中和、永和和部分土地,当时称为“板桥十三庄”。1949年:永和市为全台湾面积最小的乡镇市,原与中和同属中和乡,在1958年(民国47年)独立成为永和镇;因地方人口、建设及经济快速发展,又于1979年(民国68年)升格为县辖市。目前人口数已突破23万多人,人口密度居台湾之冠。教育
==成人教育,永和市立图书馆,永和社区大学,永和国父纪念馆,==国民教育,·国小类别附注,永平国小公立设有美术班,永和国小公立永和最悠久之小学,育才小学私立,秀朗国小公立曾创下金氏纪录:人数最多的小学,顶溪国小公立,及人小学私立,竹林小学私立,网溪国小公立设有国乐班,·国中类别附注,永平高中附设国中部公立县立完全中学,福和国中公立附设社区大学、设有国乐班、美术班,永和国中公立,·高中类别附注,永平高中公立县立完全中学,·高职类别附注,复兴商工私立特色:美术,智光商工私立,金瓯女中私立分部地方特色
·乐华夜市:位于永和路一段与永平路、永贞路一带,是台湾著名的观光夜市之一,也是居民生活中心。·韩国街:位于中兴街,沿街以许多韩国舶来品店家为主要特征。·豆浆闻名于世:位于永和路二段284号“世界豆浆大王”(旧称“新世界豆浆店”),创立于1955年,是全台永和豆浆的始祖,享誉全国海内外,24小时营业。著名小吃有热豆浆、小笼包、萝卜丝蛋饼、锅贴。·牛轧糖:竹林路的客家巷。·振兴医院永和分院,·耕莘医院永和分院文学中的永和:徐钟佩,散文〈发现川端桥〉1950年代,收录于《我在台北及其他》1986年,纯文学。周梦蝶,诗选〈川端桥夜坐〉,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