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桥镇地图
蔡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村新五件实事】
村通公路。完成村通水泥路铺设5条(良联路、良洼中心路、大洼中心路、新民中心路、四层中心路)11.78公里。健康工程。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村卫生服务站覆盖率、村卫生服务人员资格合格率均达到100%,全面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活动,受益妇女6000人,全镇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8.2%,自来水入户率达96%。教育培训。全年开设专题讲座40次,覆盖全镇17个村(居),实用技术培训16937人次,劳动技能培训930人次。环境整治。一方面是保护自然环境,重点是对土地资源和林业资源,实行有序开发,新增绿地35亩;另一方面是保护人居环境,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新建沼气池200个,完成了官尖、四层两个村的改厕工程和4个村河塘清理工作。实施了射阳河圩区整治,对三层排河、三岔排河等7条17.4公里的河道予以疏浚,加固堆堤4.9公里,累计完成土方32万方,新改建封闭闸13座、涵洞55座。
【工业经济】
全镇有企业30家,初步形成以化工、纺织、精密机械等高科技产品为主的工业体系。江苏爱丽思达清泉化工有限公司的呋喃系列产品远销日本和美国,江苏海源机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HFK—1200高温高速高效假捻变形机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2007年协议引进县外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46%;完成技改投入1.3亿元,同比增长32%。外资项目有了新突破,海达服饰、星众生态养殖两个项目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82万美元,同比增长933.3%。全年引进投入1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进县两个园区项目3个,镇内新增投入100万元以上项目4个,新增定报企业1家,总数达到12家。主营业务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28.3%。同时镇民营创业园总体规划1000亩,建设详规已全部形成,一期建设200亩,2007年新入户企业2家。
【农业经济】
全力推广设施农业。在三三线沿线连片实施300亩,新沙示范基地实施300亩,面上各村完成30亩,实现人均增收100元。加快推进劳动力转移。全年外输劳力12000人,比2006年增长12.2%,境外劳力转移182人,同比增长33%,镇内转移劳力突破500人。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年共植树31.4万株,完成成片造林220亩,绿色通道13.6公里,林网1.3万亩。
【自然条件】
该镇地处北温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夹于射阳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两大水系之间,土质肥沃,水域资源丰富,素有滨海小江南之称。
【项目化管理】
该镇按照工作全覆盖,责任全落实的总体要求,对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按条线分类,共列出40个共性项目,20个个性项目,各个项目都明确了总牵头人,具体负责人,相应的责任单位,全面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推进责任化。一个班子抓落实,一把尺子抓考核。
【名优产品】
古老的王圩河孕育了灵秀的小镇,勤劳聪慧的蔡桥人写下了灿烂的业绩,创出了一系列驰名省内外的名特优产品。〖菜刀〗始创于清朝中叶,驰名于盐阜大地,民国初年就有"蔡桥刀,轻便锋锐不愁销"的美誉,1984年曾获市优质产品称号,已发展到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百页〗始于清代光绪年间,以姚姓为主,相传姚家百页"薄如宣纸、色泽锦白、质地柔韧、清香爽口"。可以烧、炒、饨、卤,历来被当着馈赠亲友的佳品。〖绿色稻米〗蔡桥镇稻田养殖面积有20000亩,1997年,由镇银桥蟹味食品厂申报的"蔡桥牌"大米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鉴定,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年产量达5000吨以上,主要销往上海、无锡、南京等大中城市,在市场上很受客户亲眯。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企务公开、村务公开,司法、安监、村建、土管等职能部门一律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投入22万元,在集镇区安装了技防设施,同时成立治安联防大队,各村都成立了综治办和警务室。年内安监部门开展安全检查8次,排除安全隐患20多处,公安部门全年侦查刑事案件42起,治安案件108起,处理率100%,捕办8人,拘留33人,治安罚款40人。注重加强信访稳定工作,在镇信访接待中心,每天增加一名中层干部,努力拓宽信访渠道,共接待各类来信来访131件次、264人次;上级交办6件,现场办结33件次,移交部门督办98件,办结12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