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盐城市地图 > 滨海县地图 >
界牌镇地图
界牌镇相关地区地图:

招商引资

1、该镇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是苏北地区有名的大棚蔬菜之乡、花生之乡、草鸡之乡、生猪养殖大镇、意杨生产大镇,是客商投资兴办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最佳选择。2、该镇拥有良好投资环境,干群热情质朴,社会治安良好。3、拥有优惠的投资政策,已吸引浙江、上海、苏、锡、常等一大批客商与界牌合作,来滨海兴业。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规划设计高水平:界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把全镇规划为农民集中居住区、工业集中区、农业集中区、集镇商贸区四大功能区,具有国内一流的水准。农民集中居住区采取封闭管理,集居住、娱乐、休闲、购物、餐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并配套水电煤气、污水处理、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各种先进设施,目标就是建成沪宁线上最高档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势推进的同时,界牌小康社会建设也得到全面跟进。GDP、农民人均收入、人均住房、行政村通灰黑公路、电话的占有量、电脑拥有量、恩格尔系数等各项指标已超额完成,全镇拥有汽车超5500辆,其中奔驰、宝马、保时捷103辆,界牌人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界牌地域属永丰乡,民国23年(1934年)建为乡,民国37年废,新中国成立初复置乡,1954年再废,1961年将新桥人民公社分置界牌、新桥两公社,1983年改为界牌乡,1985年撤乡建镇,为界牌镇。界牌地处我国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境内年均气温15℃,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其次为东风,年均日照数达2163小时,年降水量1002毫升,气候适宜,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土资源的时空配合较好,境内江河沟通,地表水量丰富,外来水量充足,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基础设施

省道坎友线、坎滩线、坎界线穿越南北,中山河、陆集河、陶圩河、梁桥河纵横其境。距204国道20公里,距滨海港35公里。正在建设的盐连高速、高等级疏港公路擦边越境经过。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农业经济,界牌镇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以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为着力点,狠抓农业结构调整。2003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523万元,粮食生产稳中有升,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江堤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完成1800米迎水坡扫尾工程,5000米填塘固基,平台由原来的5米扩展到10米,维修、改造了9座通江涵闸,使整个江堤全面达标,排除了人民群众的水患之忧。投入60多万元对10l省道进行了水系改造,投入400万元的对永红闸进行了改造,农田基础建设继续得到加强。2000年,我镇在全市率先实施涉农收费公示制,所有村级单位都对涉农收费项目进行了公示,各收费部门均将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布上墙,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近三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界牌镇做到:第一,以园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龙鑫猪业有限公司年产商品猪1.5万头、种猪560头养殖项目,可以带动1500亩饲料田、有机复合肥的综合开发,从而成为界牌农业的亮点;第二,以园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千亩优质无公害稻麦、200亩无公害蔬菜等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三,以园区建设推动特色水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长江岸线的区域优势,划出300亩特色水产品功能区,形成长江特色水产区;以武阳农业特色园为基点,申报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园项目。2002年实现多种经营产值7600万元,占农业比重的76%。2001年以来我们积极引导每一个村培养一批(3—5户典型户)既有说服力、号召力,又具有灵活经营头脑的大户和农民经纪人,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1年我镇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十佳”农民种养大户1人,“百优”农民经纪人和种养大户7人。

界牌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0709男10541女10168家庭户户数6764家庭户总人口(总)20286家庭户男10255家庭户女100310-14岁(总)44580-14岁男22430-14岁女221515-64岁(总)1484815-64岁男758815-64岁女726065岁及以上(总)140365岁及以上男71065岁及以上女69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9612005年,石安、永丰生态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完善,五显村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过上级验收合格,扶贫新村工程建设顺利动工,坝区的沉井、丘区塘埝、正中沟、巴山沟得到进一步整治。?

社会事业

教育:镇内现有中学三所,小学26所,中心幼儿园2所。中考成绩一直居全县先进行列。卫生:镇内拥有卫生院2座,住院床位达50个,拥有卫技人员68名,村村拥有二合一卫生服务室。农村改水:全镇拥有13眼深水井,自来水入村率100%,入户率达78%。

社会事业

该镇于2006年投入130万元建成了天然气厂一个,目前拥有用户500余户;该镇于2004年投入109万元改建成的中心校,可容纳12个教学班同时进行教学,学校环境优美,教育质量逐年上升,200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市级卫生先进单位;镇中心卫生院占地两亩,于2007年2月新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业务楼已投入使用,医院医疗设施逐步完善,共设职能科室11个,有专业技术人员12人,能诊治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开展医疗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