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贤镇地图
崇贤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崇贤镇位于余杭区东南部,南接杭州市拱墅区康桥镇,北邻塘栖镇,东与星桥街道相连,西与仁和镇、良渚镇毗邻。镇内地势东高西低,属平原水网地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工业发达,是余杭市重要的工业强镇。城镇建设
围绕建设工业主导型现代化都市城镇,崇贤的集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现代化的集镇新区已初步成形。而以集镇开发为突破口,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崇贤进一步实现了土地的盘活与升值,并以其带动了新农居点的政府统建,反哺了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崇贤镇教育办学条件走至全区前列,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备优越的幼托中心、小学、中学、成校的立体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全镇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90%以上的村道得到硬化,有线电视网、现代通讯网全面铺开,镇村环境卫生得到不断改善。自生态镇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崇贤镇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结合半山地区整治,把生态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在创建中,该镇重点抓好规划编制,明确目标;组建班子,落实责任;制订配套政策,扎实推进;加大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生态建设专项资金4.25亿元。通过努力,全镇集镇、乡村生态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环境意识大幅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提升。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崇贤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工业主导型都市城镇建设成功起步,镇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以绕城交通为界,绕城内建设现代新市镇;城外西沿大运河发展港区经济;镇内以塘康公路为中轴,完善工业区块;东沿320国道,培育市场长廊的大规划。崇贤镇在发挥工业主导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发展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该镇正按照浙江大学设计院设计的10个村1个居民区新农村建设图纸施工,向阳、陆家桥、沿山、四维等7个村新农居点已形成,已有400农户搬进新居。通过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一个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发展因素
1、发展的有利条件:·区位条件,崇贤镇位于杭州市北郊城乡结合部,余杭区的东南部,320国道穿越镇域的东侧,杭州绕城公路和已规划的勾庄铁路货运站至乔司编组的宣杭铁路复线横贯镇域东西,京杭大运河穿越镇域西侧,交通运输便捷,市场信息灵活,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工业基础,崇贤镇在杭州余杭素有经济强镇、工业重镇的美誉,早在1987年,就率先跨入工业产值超亿元的行列。截至2006年,已建成了320国道沿线工业区、独山工业区、陆家桥工业区,并逐步形成了机械制造业、冶金材料业、轻纺服装业、印染造纸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受临平和杭州辐射以及影响,使崇贤镇有了充分的可以提供产品销路的市场。
·土地资源,崇贤镇土地总面积38.6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为崇贤镇今后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提供良好的基础。
2、发展中的相对不利因素:
·对外交通,杭州绕城公路和宣杭铁路复线横贯镇域东西,虽然崇贤镇的对外交通带来有利条件,但是也成为城镇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门槛,增加了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建设投资费用。
·历史基础,城镇发展历史虽然较长,但规模比较小,镇内商业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居住环境因临近杭钢等因素也一般,对周围乡村的辐射和集聚力小,不利于经济集聚发展,造成投资规模及资金流向分散,不利于城镇建设。
·道路系统,随着穿越崇贤南北的塘(栖)康(桥)公路的建成通车,镇域道路系统不完善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使村镇之间,村镇与各生产企业之间联系有了根本性改善。但与老城区的道路连接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土地分割:自然形成的河网系统和镇西南的高压线使镇区西南区块的用地分割比较严重,土地利用缺乏完整性,增加了建设资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