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杭州市地图 > 余杭区地图 >
运河镇地图
运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工业经济

近年来,运河镇干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响丰纺织、江苏华懋纸业公司、盛文化工、红星紧锭衬套有限公司、无锡新三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规模企业纷纷落户扎根,初步形成集纺织、化工、造纸、机械、铸造、农副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工业体系。响丰纺织有限公司的色纺纱、常鑫铸造有限公司的高强度合金钢锭、盛文化工有限公司的甲基苯腈系列产品畅销全国,红星紧锭衬套有限公司的紧锭衬套远销日本、韩国。在这些规模企业的支撑下,该镇财政收入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长,2006年被盐城市人民政府表彰为“财政收入跨越发展先进乡镇”。

城镇建设

2007年,运河镇完成全镇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调整。积极实施通村联网工程,戚家桥村、南栅口村等13个村18.9公里道路建成通车,镇内村级道路全部硬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村级道路网。积极实施危桥修复工程,完成全镇危桥调查,投资42.8万元修复了东新村寺桥等6座桥梁。投资11.8万元修建了五杭停车场。临平开发区“5118”工程道路兴元路建成通车。长虹等3个村成为新农村电气化村。2007年,通过深化“博陆模式”,启动了博陆二期农居点建设,已建成40户。结合拆迁安置,启动了圣塘河二期、南横港一期和章家河6组等农居点建设,200余户已经开工建设。滩里二期、道墩坝一期等已完成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全年完成99幢农居的建设,大来桥一期43户已经入住。运河镇以陈年垃圾清理、绿化美化、庭院整治为重点,集中在博陆、章家河、东新、杭信和螺蛳桥等5个村开展了“清洁余杭”和整治村工作。累计清理道路45.8公里,清洁河道4.25公里,清除陈年垃圾1500余吨,种植树木2845株,清除堆积物500余吨,发放垃圾箱1200余只。强化农村日常垃圾清运工作,农村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博陆和章家河村通过了考核验收,博陆村还成为了区首批“清洁余杭”示范村。第二批4个村的“清洁余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创建生态村2个,博陆村成功创建市园林绿化村。加强城管和拆控违工作,全年累计拆除违法建筑314处、3.2万平方米。

农业发展

运河镇域属水网平原地带,镇内河港交错,灌溉便利,农业发达。自古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传统农业以粮、麻、蔗及蚕桑为主,畜牧业方面以养湖羊和猪为多。其中甘蔗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临平甘蔗”的产地。随着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该镇建立了生态鳖养殖、黑鱼养殖、瓜菜设施栽培等三个特色农业园区。以甲鱼和黑鱼为主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已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生态甲鱼养殖面积达8000余亩,产量3300吨;黑鱼养殖面积达1800亩,产量4500吨。荣获了浙江省“甲鱼之乡”、“黑鱼之乡”称号。农产品深加工势头较好,红烧羊肉、黑鱼果肉、黑鱼皮等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畅销省内外。

城乡建设

城乡发展欣欣向荣。建设投资达30亿元,完成14大类36项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开工建设新型农民公寓38万平方米,当年竣工15万平方米;民生质量显著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8400元,增长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800元,增长20%,认真做好为民惠农工程,发展氛围更加和谐。通过全镇人民的拼搏奋进、务实苦干,运河已经具备了蓄势待发的坚实基础,具备了跨越赶超的有利条件。

交通建设

运河镇地处平原水乡,古时以水路交通为主,水上交通四通八达。运河北上可直抵南京、上海、天津、北京,境内可通小货船。建国以后陆路交通逐步得到了发展,临博公路、荷禹公路和在建的兴旺大道、宁桥大道、东西大道及延伸段一起构成了运河镇的公路网络,且全镇二十二个建制村,村村通公路。

地方特产

运河红烧羊肉:“红烧羊肉”根据运河当地区域特色和资源条件,采用民间传统配方,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烧制而成,口味酥而不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企业重质量、重口味,以绿色无公害为发展前提,所生产的“临平”牌真空包装红烧羊肉产品,在杭州、上海等大都市中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产品供不应求。运河甲鱼:运河镇农民养殖甲鱼有着较长历史,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甲鱼之乡。全镇甲鱼养殖面积在万亩以上,年产值可望突破1亿元。运河黑鱼:黑鱼是余杭水产“一虾二鱼”三大主导产品之一,得到快速发展。运河镇是水产养殖大镇,素有“黑鱼之乡”的美称,全镇黑鱼养殖面积达1800亩,每年有数百万条黑鱼销往各地,平常餐桌上的黑鱼很多产自运河。从黑鱼的养殖、加工到销售,运河镇黑鱼养殖已形成了数亿元产值的产业链。

社会事业

落实科教兴镇战略,2007年投入教育经费2686.7万元。中考升学率达99.78%,普高上线261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98.84%。积极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发放奖励扶助金12.5万元。认真抓好合作医疗工作,为农民报销医药费540万元,为1.5万农民实施了免费体检,2008年参保率达99.5%。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农民健康教育知识读本》1万余份。“八小”行业整治取得成效,查出无证单位260家。创建市级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4家、区级卫生村4个、区级卫生先进单位3家。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失地农民培训和养殖户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755人次。组建了镇职业介绍中心,举办了二次大型劳动力招聘会,319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对300家企业实行了劳动监察,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305份,新增工伤保险5401人,调处劳资纠纷292起,追回工资和赔偿款446.5万元。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保工作,为被征地农民办理农转非1029人,办理养老保险971人。认真开展救济救助工作,发放低保金63.3万元,发放救济金32.6万元,救济救助124人次,发放助学金10.3万元,救助困难学生77人,改造困难户危房7幢。认真抓好老龄工作,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7名,发放老年人补助金231.2万元。积极开展残疾人帮扶工作,实施复明手术35例。开展人武部正规化建设,为部队输送合格新兵27名。运河镇积极开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大讨论和文明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社区)2个、区级文明村2个、区级文明单位3个。深化“五个一”邻里文化活动,五杭社区获区邻里文化活动先进奖。积极开展殡葬改革,搬迁坟墓1375座、骨灰盒485只。在博陆、章家河和杭信村开展墙景美化活动,美化墙体500余米。积极开展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在博陆村修建了明代清官钟化民的纪念碑和纪念亭。新建全民健身点10个,创建文化村2个、文化示范社区1个、杭州市小康体育特色村1个。挖掘响叉和马灯二种民间艺术,全镇民间艺术队伍达10支。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2次,举办了镇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展了元宵民间艺术踩街活动,在吴山广场与湖滨街道开展了民间艺术交流演出。积极开展文艺电影下乡活动,共放映电影110场,下乡演出20场。运河镇成为杭州市文化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