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乡地图
大坝乡相关地区地图:
2、湖南省永顺县大坝乡
简介:位于永顺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抚志乡隔河相望,南与泽家镇接壤,西与对山乡毗邻,北与西歧乡、灵溪镇相连,海拔300-900米。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1350毫米,无霜期280天。交通便利,209国道横穿全境。境内土家族民俗风情浓厚,双风村被定为全国土家族民族文化调研基地。全乡国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有耕地10634亩,其中稻田9345亩。乡辖11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3590户,总人口13773人,其中农业人口13315人。经济建设:2005年,实现农林畜渔总产值2851.03万元,人均纯收入1118元,粮食总产量5928.8吨,累计退耕还林达46997.5亩。为增加农民收入,该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作业,种植烤烟800亩。加大劳务输出,共输出劳力2853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万元。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步伐加快,村村实现五通。全乡共有学校11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和平寄宿制完小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4、贵州省惠水县大坝乡
一、简介:惠水县大坝乡政府所在地位于惠水县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东北与贵阳市青岩镇、高坡乡和我县甲烈乡相邻,西接高镇镇和长田乡,连接高坡乡与高镇镇的乡级简易公路穿境而过。大坝乡全境总面积65.4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丘陵漫岗浅山区。全乡辖区7个行政村(其中4个为一类贫困村),43个村民组,总人口近万人,农业人口占97%,少数民族约占53%,耕地面积6103亩,其中田4869亩,土1234亩,森林覆盖率达70%,全乡基本户户通电,村村通公路,仅有少部分通自来水、电话和广播电视,农民经济收入以传统的农业为主。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行政区域内地下有原煤、白粉石、大理石、硅线石、矿泉水等。这些大坝独特潜在的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造福于民。二、行政区划:
(一)、大坝乡山河村:山河村共有1622口人,349户,土地面积904.15亩。主导产业:蔬菜、石灰石
(二)、大坝乡光明村:光明村共有1320口人317户,土地面积815.77亩。主导产业:农产品
(三)、大坝乡民河村:民河村共有1311口人,285户,土地面积814.26亩。主导产业:早熟蔬菜、硅矿
(四)、大坝乡上龙村
上龙村共有1166口人,262户,土地面积645.51亩。主导产业:早熟蔬菜、硅矿
(五)、大坝乡绿化村:绿化村共有1630口人,364户,土地面积1265.16亩。主导产业:蔬菜
(六)、大坝乡大保村:大保村共有1792口人,401户,土地面积1216.97亩。主导产业:农产品
(七)、大坝乡板长村:板长村共有1132口人261户,土地面积623.66亩。主导产业:农产品
三、大坝经济:该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全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乡村建设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其明显标志表现在:1、乡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2006年全乡总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农业占68%,林业占0.3%,牧业占23.3%。人均纯收入1968元,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9500亩,产量达4500吨,其中,水稻栽种面积4869亩,产量达2000吨,玉米栽种面积1234亩,产量达300吨,油菜栽种面积600亩,产量60吨;11所小学,师生人数约达1800人;乡卫生院医务人员5人,人员少,设备差;远程教育设备基本齐全,都按要求进行培训。2、高举党建大旗,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全乡的“五创五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开创了该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新发展,成为乡、村与农民之间的一条联系的纽带。在“五创五比”活动的推动下,努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发展型、服务型村党组织,改变了我乡过去许多基层党组织薄弱落后焕散的局面,使基层党组织呈现出未有过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3、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拓一个新局面。全乡原有16个行政村,在进行撤并村工作后全乡为7个行政村。文明乡镇、小城市化建设扎实推进,在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共建单位的帮助下,投钱投物,重点抓了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香化、美化、绿化达到90%以上,并完成了部分村寨家家通水泥路的局面。
四、资源优势:全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主要以农业为支柱产业,森林覆盖广,自然风景优美,无污染,如:水库、牛打场等,对开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且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如:分布在云顶至甲腊冲一带的碳酸钙、硅矿;分布在山河村的白石子等,可成为工业发展的原料基地,为长田工业园区大坝D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抓住机遇,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大坝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实际,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方针,狠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走“一药二茶三林四养殖”的发展路子,实现以药兴乡,以茶富乡,以林稳乡,以羊活乡的目标。(一)抓住传统项目不放。: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依靠科技,继续发展袋料香菇44万袋,同时以培植种植业、林果业为目标,全乡种植乌药500亩,天麻1300窝,目前药桅子已发展到20万株,白果树8万株。
(二)建设茶叶基地乡:。大坝乡建成了以大坝、五星村为重点的茶叶基地村,栽植点播茶叶1066亩,至2004年,将全面完成规划3830亩,力促茶叶在整个市场领域中独占鳌头。
(三)退耕还林工作落实到位。:2001年,全乡人民共同努力,完成退耕还林1050亩。现有成活枣皮树10万株,种植杉松、板栗、桦树40万株,2002年全乡将完成退耕还林3000亩。
(四)努力建设黄羊之乡。:大坝乡除有丰富的水泥矿、石英矿资源外,还有丰富的草场资源,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利用这一优势,该乡通过招商引资,采用“公司+银行+农户”三结合的方式,积极发展黄羊养殖,现存栏黄羊500只,2004年,羊存栏数突破5万只。
(五)依靠科技富民兴乡。:乡党委、政府紧抓科技不放手,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发展一些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5、四川省昭觉县大坝乡
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辖乡。1960年析好谷乡置大坝大队,1962年建大坝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5.2?平方公里,人口0.5万。普(格)三(湾河)公路纵贯乡境。辖柯且、洛五、瓦补谷立、特洛、拖堵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特产苹果、核桃、花椒。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一是交通:乡政府举着“要致富,先修路”的旗帜,坚持“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投劳筹资修建了乡村公路三条,全长342.5公里,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社社通。二是群众自己投资20余万元,改造了大屋、南溪、五星、大坝村低压线路81公里,新修了配电房,确保了用户放心用电。三是开通了场镇程控电话,改善了通讯条件。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大坝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了大坝经济的全面发展。三、文教卫生事业长足发展:近年来,共培养初中生600余人,中专生100人,大专生40人。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86%,场镇开通了六套电视节目。计划生育率达95%以上,医疗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其他各项事业同步发展。
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乡广泛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收到良好成效。到目前,全乡有县级文明单位1个,红旗党支部1个,文明新村1个,“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达95%以上。
3、四川省青川县大坝乡
基本概况:大坝乡位于青川县西部,距县城乔庄23公里。幅员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97亩,林地面积6.6万亩。辖4村(大坝村、五星村、南溪村、大屋村),38个农业合作社,人口3353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大坝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353男1809女1544家庭户户数933家庭户总人口(总)3353家庭户男1809家庭户女15440-14岁(总)7610-14岁男3740-14岁女38715-64岁(总)235415-64岁男131715-64岁女103765岁及以上(总)23865岁及以上男11865岁及以上女12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336
经济发展: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举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大坝人民在乡党委、政府以“打基础、攻重点、求突破、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下,解放思想,精诚团结,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以崭新的资态,在市场经济大浪中搏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党的建设,依靠科技致富,维护社会稳定,使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该乡以药、茶、林、菌、养殖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