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达州市地图 > 达县地图 >
大堰乡地图
大堰乡相关地区地图:

2、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堰乡

大堰乡位于南部西南方向,距县城40公里,辖10个村,83个社,9276人,四川省中二型水库——八尔滩水库位于腹心,全乡有耕地面积4951亩,其中,旱地2851亩,水田2100亩,幅员面积17.1平方公里,地貌以浅山为主,大堰乡东与马王乡相邻,北与窑场乡靠近,南与西充县古楼镇相依,西与西充县金源乡毗邻,距南充也仅有60公里的车程,是南部县旅游开发四大风景区中最重要的一景。素以“川北小江南”休闲度假游为特色,该乡交通方便,是短程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4、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大堰乡

概况:大堰乡地处江油市东南边郊,与绵阳市游仙区凤凰乡、云凤乡和江油市东兴乡、彰明镇、三合镇、贯山乡接壤,是一个典型浅丘区农业乡。清末置大堰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全乡幅员面积48.6平方公里,辖群光、爱国、红豆、月光、泉水、集贤、帽盒、复兴、南河、龙王、柳坝、回水、开化、青龙14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14个村均通电话,通汽车。总耕地面积21537亩(其中:水田17488亩,旱地4049亩),全乡总人口17126人,人平占有耕地1.25亩,森林覆盖率12%。
农业生产:2001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1897吨,比2000年减少1.8%,人均占有粮食714公斤,比2000年减少2.2%;实现农业总产值4l89万元,比2000年增长13.6%;实现畜牧业产值1629万元,比2000年增长19.4%;实现企业总产值5150万元,比2000年增长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376元,比2000年人均增加101元;生猪出栏12305头,比2000年减少9%;小家禽出栏427071只,比出2000年增长25.8%;肉兔出栏253750只,比2000年增长27.5%。2001年大堰乡继续以乡畜牧站、禽兔协会为阵地,以品质占领市场,以养殖大户带动一般农户的模式滚动发展,大力推广种草养畜,不断扩大肉兔、母猪养殖规模。例如泉水村村支部书记苗乾余家,常年存栏肉兔300余只,年出栏种兔、肉兔合计好3500多只,仅此一项年收入4万多元,纯收入1.8万元,苗书记近几年带动泉水村80多户发展养兔,并且主动上门指导;开化村一社冒仕贵家常年存栏母猪33头,年外销良种母猪300余头,商品仔猪500余头,年销售总收入15万元,实现年纯收入3.5万元;月光村五社何佑才家是养鸡专业户,常年存栏肉鸡对3000只,年出栏1500只,总收入18万元,纯利2万元。乡政府建立了激励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并给获奖户给予经济奖励,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使全乡畜禽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调进种植业结构:2001年,大堰乡由经济发展办牵头,以乡成教中心校为依托,乡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全面推广良种良法,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项目以种植优质香稻“巴香--4”和优质玉米,发展水稻制种和小麦良种繁育为主。2001年全乡繁殖小麦良种5个品系1300亩,总产390吨,发展水稻制种l000亩,总产270吨,发展“巴香--4”香稻3000亩,总产1200吨,推广优质红米稻40亩,总产16吨。在试验、示范方面,协助江油市农科所完成了省玉米区试1个,绵阳玉米区试1个,玉米新品种展示1个,水稻新品种多点试验1个,展示1个,小麦新品种展示1个,同田对比试验1个;完成了四川省原子核研究所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2个。在新品种推广方面,与绵阳农科所及江油市农科所合作,推广了新开发的小麦新品种95--311、97--392、96--12(矮系)、江麦11——l;推广了油菜新品种绵油11号,玉米9313、遵玉3号、临粤10号等新品种。在多经生产方面,蚕桑发展有很大突破,2001年,大堰乡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建立了蚕桑基地2个,新发展桑园132亩,新栽桑24万株,2001年全乡产茧6000公斤,比2000年增长54.9%。
自来水改造:场镇自来水改造,是大堰乡党委、政府在上一届人代会上向老百姓承诺要在换届前解决的问题,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大堰多场镇自来水改造工程于11月初竣工,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投资59万元,打深井3口,建抽水站二个,满足了场镇2300人每天的生活用水。
国土、城建管理工作:2001年大堰乡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政策,大力宣传新《土地管理法》,落实“一法两条例”,并加强了建设用地管理,严格审批征占地手续,组织建筑工匠开展技术培训,使农村建筑业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积极支持绵广高速公路建设,做好工程二期土地征用,沿途村社道路、水系恢复工作。协助兰——渝输油管线施工单位做好建设用地、青苗及附着物赔付、地貌恢复等工作。按规划积极做好大堰新街(下街赖家桥至群光村二社,全长435米)筹建准备工作,2001年完成了新街建设规划图,制作了招商广告牌,完成了征地、填河等一期工程。
教育事业:大堰乡狠抓学校内部管理,把素质教育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学生人学率、毕业率、升学率稳步上升,师资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的文化体育活动丰水多采,有声有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2001年乡中心小学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实现了“三机”进室,村小实现了“二机”进室,2001年乡中心小学获得了江油市“计算机示范校”、“卫生先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三等奖”等光荣称号。乡初级中学校粉刷了围墙,更换了锅炉,维修了礼堂,并获得了江油市“卫生学校”和“无烟学校”称号。2001年3月成立了“大堰乡家长学校”,为成人受教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村道整治:大堰乡在维护好乡道的同时,2001年开始着手抓各村村道的整治,年内开化、龙王、红豆、月光等村对村道进行了全面整治,开化村整治村道3公里,投资3.62万元,投劳5100个;红豆村整治村道2.8公里,投资2.75万元,投劳4000个;龙王村整治村道2.5公里,投资3.5万元,投劳4800个;月光村整治村道2公里,投资2.1万元,投劳3800个。
有线电视网络:大堰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与发展,坚持办好自办节目,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扩大有线电视网络,做到在承诺时间内为用户排除故障,保证收看效果。落实专人负责,及时为新人网户办理手续,加班加点安装线路,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要。2001年初规划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年底前已将前端设施建好。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6169男8313女7856家庭户户数5485家庭户总人口(总)16018家庭户男8183家庭户女78350-14岁(总)29210-14岁男14650-14岁女145615-64岁(总)1198315-64岁男622215-64岁女576165岁及以上(总)126565岁及以上男62665岁及以上女6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838

3、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大堰乡

基本概况:位于汉源县城西北45公里的流沙河中游西岸,为凉风岗西麓,大包尖东麓的坡积带。地理位置在北纬29°35′,东经102°29′。东连西溪、富庄二乡,南接两河乡,西邻梨园乡,北以松光山与宜东镇为界。流沙河、九宜公路纵贯全境,跃进堰、大同堰环绕其间。面积35.4平方公里,辖林政、新林、同义、太红、海亭、槽路6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1869户,7380人,乡政府驻大堰、海拔1235米。以境内有大堰沟而得名。
村庄历史:大堰古为沈黎要道,明、清皆驻兵以戌边。清时属宜东镇,建国后始置大堰乡,1958年建大堰人民公社,辖林政、新林、同义、太红、海亭五个大队,1981年8月分别从梨园公社栗园及同义大队各析一部份生产队置槽路大队,1984年复置乡至今。
经济发展:大堰乡地势周高中低,海拔在1235米至2360米之间,气候温湿,物产较丰富。土特产品有梨、苹、柑桔、核桃、花椒、葵瓜子等,其中鸡蛋梨以小巧、香甜、肉嫩著称;葵瓜子颗粒饱满,长大干脆,产量高,易储存。汉源县工商局、大堰乡、两河乡认真抓好水果营销服务工作:大堰乡:一是成立协调小组,加强对水果营销工作的领导,严禁欺行霸市和强买强卖以及以次充好等欺诈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水果市场管理,公示村治安报警点电话,做好协调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461男3837女3624家庭户户数2005家庭户总人口(总)7405家庭户男3799家庭户女36060-14岁(总)20830-14岁男10540-14岁女102915-64岁(总)488215-64岁男255215-64岁女233065岁及以上(总)49665岁及以上男23165岁及以上女26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