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淮安市地图 > 淮阴区地图 >
丁集镇地图
丁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

概况:
丁集镇位于城区西北郊,205国道、325省道、宁连公路交汇于此,新长铁路、宁淮高速穿境而过,淮安火车西站坐落境内。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433亩,下辖10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33616人,其中农业人口27106人。财政总收入达到1082万元,实现了当年翻番的预期目标,连续五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财税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责任目标考评先进集体”;荣获区“新农村建设争先奖”第一名;在全市110家非城关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前移三位,居于全市第10名;被省安监局表彰为“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被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省级依法行政工作示范点”。
工业经济:新引进各类项目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协议引资5.15亿元,实现固定资产到位资金3.45亿元,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其中,落户淮阴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三得利(淮安)啤酒有限公司4月份签约,6月份竣工投产,引资总额2亿元,是全区引进的第一个世界500强企业。领导班子定人帮办项目实行挂钩服务企业制度,解决了企业征地、招工、用电等问题。全年完成技改投入2.84亿元;新培育列统企业3家,总数达到9家;全年工业企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达9.1亿元、8.94亿元、1.51亿元,其中木业加工、冶金两大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全年实现产值4.55亿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50%。新增个体工商户148户,新增私营企业17家。
农业经济:通过设立专项培训基金、加大资金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新增日光温室大棚409幢,总数达到1509幢,消灭了日光温室空白村。在农庄、丁集、娘庄等3个村分别建成日光温室百亩连片区。镇财政投入60多万元,为5个项目区架设了供电专线;对新建棚户新上卷帘机给予每台1500元资金补助。共上卷帘机150台,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争取国家级财政支农资金500万元,在胡庄、娘庄、农庄启动了“绿色食品蔬菜设施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高效规模种植业设施化工作先进单位”。养殖业总产值达3200万元。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位列全市第一。结合世行三期、淮涟灌区改造、河塘整治、“一池三改”等项目建设,先后改造电站5个、修建防渗斗渠、农渠26.5公里、修建农桥、斗渠桥等100余座,整治村庄河塘12个,新建沼气池395个,新、改建三格式厕所500座,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荣获“村庄河塘整治、乡级河道疏浚工程一等奖”。
农村工作:镇财政出资为全镇所有低保户缴纳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中小学新建学生宿舍楼1幢、篮球场4个,小学被评定为“省级文明学校”;建成农家书屋10个,镇文化活动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翻建一新的敬老院被省民政厅评定为“省级文明敬老院”。投入26万元建成了计划生育“世代服务中心”,形成了镇村干部“包村、包组、包户”的计划生育责任全覆盖管理工作机制,以“四项手术”扫尾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为抓手,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及时足额兑现农村独生女家庭父母奖励扶助金和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逐步形成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活动,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倡导新型生育文化。派出所、卫生院等单位积极参与和服务计生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计划生育率达98.9%,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在全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评中获得第一名。投资887万元的镇区街道改造工程于12月份全面竣工。借鉴城区模式,在全区农村乡镇中首家通过规范程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引入房地产开发企业出资6000万元进行镇区小宗河改造,规划、建设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为一体的“丁香花园”。年底,完成一期工程的50%。投入89.5万元铺设了丁娘线、农庄线、丁宗线等农村水泥路2.94公里,“三纵六横”的道路主框架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开展查违治违工作,共拆除违章建筑1200平方米;开展“五小”行业从业人员培训220人次。全镇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初步形成,顺利通过市级卫生乡镇复查验收。
农民工作:结合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劳动力1680人,新增劳动力转移1750人,其中异地输出1320人,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2007年度“江苏省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70元,同比增长16.9%。
行政辖村:丁集村引宗楼村农庄村胡庄村娘庄村七一村西站村浪石村劳动村潘谈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1657男16146女15511家庭户户数7714家庭户总人口(总)31482家庭户男16031家庭户女154510-14岁(总)81020-14岁男42830-14岁女381915-64岁(总)2092115-64岁男1071715-64岁女1020465岁及以上(总)263465岁及以上男114665岁及以上女148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625

2、河南省项城市丁集镇

丁集镇位于市境北中部,丁集镇距项城市区10公里,东与王明口镇壤;南至曹河与高寺镇相连;西与永丰乡交界;北至人民沟与秣陵镇毗邻。面积:63.71平方千米;耕地:6.1万亩;人口:5.9万人;代码:411681108。2006年,辖30个村委会: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沈庄村、下楼村、桥口村、关庄村、田寨村、任楼村、徐营村、王李桥村、闫庄村、河北村、李庄村、索庄村、龙王庙村、邵庄村、李楼村、土屯村、大田营村、田庙村、王官桥村、石楼村、刘堂村、陈营村、鸽子楼村、王楼村、戴桥村、霍庄村(,11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丁集。据传古时候,这里有个村叫丁村,村头有集,名丁村集。后来选在集东谷河上建桥,丁村集随之迁移,后来,做生意和逃避匪患的人迁居丁集者越来越多,丁集便逐渐发展起来。1958年建立丁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丁集乡,1988年撤乡设镇。曾被省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州名镇”、“乡镇之星”,素有“中原皮都”之称。丁集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兴农富民、兴企业强镇、兴城活商”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丁集镇连续在项城市乡镇工作综合考评中居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在周口市183个乡镇中位居第七位,是周口市十强乡镇之一。先后荣获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河南省林业生产十佳乡镇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64项。先后被省外贸局确认为河南省最大的山、绵羊皮生产加工基地;被中科院选定为纳米科技产业化生产基地;被省政府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被省烟草局确认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国家、省、市领导温家宝、李克强、袁木、王明义等多次到该镇视察工作,对该镇各项工作特别是板块经济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皮革业是丁集镇的支柱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2006年,丁集镇皮革业纳税额突破100万元的企业2家,突破50万元的企业4家,皮革税占整个工商税收的82%,成为丁集经济发展的“擎天柱”。规模制革企业众多。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显著。企业品牌优势突出。皮革产品发展成为服装革、鞋面革、鞋里革、箱包革、沙发革等16个系列28个花色品种,先后培育出“奔马”、“金羊”、“峰华”等5大品牌产品。市场覆盖面广泛,80%的皮革厂家实现了网上销售,订单生产,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广州、上海、重庆等国内各大中城市,并远销俄罗斯、韩国、土耳其、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皮革业生产协会为依托,发展了186家槐山羊规模养殖大户,建成了槐山羊规模养殖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形成。丁集镇新引进的国家863重点高科技项目——纳米技术产业化生产基地,集研发生产为一体,开发生产纳米漆、纳米涂料等无污染、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纳米产品。一期工程计划投资5100万元,其中引进国家项目资金2000万元,现已开工兴建,项目投产后,年产2500吨高等级纳米粉体,预计年产值1.5亿元,利税4000万元,税收可达1000万元,将撑起丁集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突破。通过大力发展标准农业、订单农业、规模农业,丁集镇建成了以新世纪黄瓜、美国BS西芹、凯特杏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蔬果生产基地、金芒果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槐山羊规模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