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淮安市地图 > 淮阴区地图 >
赵集镇地图
赵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二、1万亩优盾小麦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项目投资机遇,完善农田水利配套,实施无公害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

基础设施

镇区功能完善、交通便利,北邻洪河桥与安徽接壤,乡村道路畅通,自1995年被定为省际沿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累计投资300多万元用于镇村公路建设,新修和改造公路五条,新建长1公里,宽10米的开发区街道一条,是方贺近百里的商品集贸、交易场所,境内电力充足,镇水资源丰富,形成了村村通汽车,组组通机耕的交通网络。农村程控电话入村率已达100%。近几年,镇党委,政府按照“稳定农业促工、商业”的发展思路,利用地域优势,抓机遇、促发展。1998年定成财政收入270万元,经济综合实力居于全市前50强,是全县的“乡镇企业工作二等奖”。

经济发展

赵集镇是县的沿边重镇,农业基础稳固,盛产水稻、小麦、棉花、芝麻、花生、烟叶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以推广优质高产的水稻和经济收入高的烟叶种植迅速发展,初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1851元。工业基础良好,镇内现有镇、村及私营中、小型企业26家,已初步形成建材、印刷、饲料、面粉加工等多种工业体系,产品近10种,98年全镇企业完成产值2751万元。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种植、养殖业快速兴起壮大,1998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已发展到320户,产值1586万元,实现利税127万元,商业贸易繁荣兴旺,全镇已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教育街农贸市场”。

教育、卫生

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镇有14所中小学教职工221人,在校学生3980名。教育设施完善,全部实现了“六配套”,辖区内中心医院一所,解决了人民卫生保障问题。

基地建设

赵集镇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位于赵集镇榆树村,是赵集镇招商引资的农业开发项目,开发商为阜南县旺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从事优质、高效、优良农作物选育、研发、推广、产品深加工、经营为一体的股份科技民营企业。公司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把一小块一小块农民承包的土地反租承包过来,使其形成规模化效益。走工业化管理的道路,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技术和项目,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实行订单农业,走公司+农户+市场+订单的运作方式,一头联农户,一头联市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公司在赵集镇投资兴建的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主要以种植百香果、钙果等优质水果为主,种植面积500亩,投资200万元。租用农户土地每亩320元(也可按地入股),采用工业化管理模式,农户到基地上班,每月工资500—800元。家门口打工,到月拿工资,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种植、管理技术,计划黑陶到明年年底可推广发展到1000亩。百香果、韩椒套种基地建设。基地由阜阳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投资兴建,面积500亩,总投资2000万元,采用反租倒包等形式,把农业生产工业化管理,种植百香果、钙果等高品质水果,冬春套种韩椒,创造高附加值典型农业。

重点建设乡镇

全镇沿河多为黄壤土,其余多为黄胶土、黑土。1982年被原南阳地委、行署确定为集镇建设试点乡镇,1998年被邓州市命名为小康乡镇,1999年被纳入省综合改革试点镇。

简介

赵集镇位于河南省滨淮县县城西部20公里处,北隔洪河与安徽省相邻,南与三空桥乡衔接,东与固城乡相连,是河南、安徽两省三县交界的沿边集镇,洪河穿境而过,辖14个行政村,139个村民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27263人。该镇临洪河南岸,镇城土地肥沃,造就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以大米为原料自制的白酒“小闷缸”具有提神醒脑,祛寒解乏,绵乡持久,回味无穷。以黄豆和辣椒为主料自制香辣酱,造就了“雪人美食”名优特产等,享誉周边城镇。1995年,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在全省区划图上,把赵集列入全省80个重点集镇建设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