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集镇地图
吴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3、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吴集镇
基本概括:吴集镇位于淮阴市城区西北约25公里处。东临淮沭河与五里镇相望,西隔淮泗河与宿迁市的泗阳相连,南与渔沟镇接壤,北与西宋集镇毗邻,跃进河穿境而过,将全镇一分为二。全镇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56.6平方公里,可耕地48814亩,其中沙土44400亩,约占90%,余为粘土与两合土,镇人民政府设在吴集街。吴集镇原名合兴镇,始于民国9年(1920年)。因境内吴姓居住者较多,又有“小吴集”之称。历史沿革:民国前后属桃园(泗阳)县。建国初期,属渔沟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唐谷等7个小乡合并为志举乡(以烈士名命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命名为志举公社。1963年更名为吴集公社。为了与运河南的吴集公社相区别,冠以方位“北”字,称北吴集公社。1983年恢复乡制时,称北吴集乡。2000年撤乡建镇时,因运河南的南吴集乡已改名为吴城镇,所以去掉方位“北”字,称吴集镇。
下辖村庄:现辖吴集、兴和、包圩、后荡、新园、黎明、民主、淮西、倪祠堂(淮泗)、三和、振兴等11个村,87个村民小组,8051户,3.6万人。
2、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吴集镇
基本概括:吴集镇位于洣水河畔的杨山脚下,北面与县城隔河相望,一桥相通。据衡山县志载:“吴集市后.广袤五里,为吴三桂集兵之处。”吴集因而得名。相传吴三桂率部来此后,见前后左右有龙、象、猴、鹅、狮形诸山相簇,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拟于此建立行辕,厉兵秣马,作长远计。后因掘井不得水,便率部去衡阳。吴集镇属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解放初期,吴集属衡山县第二区,1952年属十区,包括吴集镇和吴集乡,1958年属英雄人民公社,后更名为吴集人民公社,1989年撤区并乡,将原吴集、红坪、双园三个乡镇合并为现在的吴集镇。
下辖村庄:
吴集镇辖:杨峰居委会;水湖、杨梓坪、青草湖、红茶亭、伴岭、凤凰山、大势塘、铜铃坪、双园、坪石、坪桥、白洲坪、龙江、龙门泉、文昭、淡家、鸡公岩、新坪、高坪、山竹、化龙桥、桥铺、桃岭、新跃、金盆滩、蔡家坊、朱家桥、厚田冲、红坪、旄坪、龙堰、五里坪、锁狮桥、阳家坡、吴集35个村委会。
经济资源:吴集地势东高西低,紫岗岩、鸡公岭、帽顶迤逦于南面,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当年吴三桂集兵的五里坪,紫岗岭上的衣架峰、飞来石、雷砌石等。吴集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山上盛产杉木、楠竹、汕茶,河塘库坝,鱼儿肥壮,蛋鸭成群。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油茶、席草和西瓜早已形成规模,远销省内外,杨梓坪、五里坪特产萝卜和花生,连片种植数千亩,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来源。吴集镇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镇党委、镇政府在坚持开发兴农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大了对企业的领导力度,多方扶持镇村企业的发展。
城镇建设:吴集的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交通、通讯发达,人称第二城关镇。省道、县道穿境而过,洣河航运十分便利,邮电通讯设备先进,程控电话直拨世界各地,供水、供电充足,影剧院、歌舞厅、图书馆、游乐场以及宾馆酒吧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