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镇地图
东川镇相关地区地图:
简介
东川镇地处区境西部,位于东经102°10'一102°80',北纬36°~07'一36°~53′之间。东与柳泉乡岸门村接壤,西与新城乡下川村相连,南依龙爪山与永靖县为邻,北濒黄河,与五O四厂隔河相望。土地总面积42.1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0人。乡政府驻下车村,距区党政机关驻地约10公里。东川镇由原皋兰县东坡乡与川和乡合并而成。东坡乡含东河湾、坡底下、梁家湾、龙爪山4个自然村小I和乡含马泉、下车、下川3个自然村。1982年撤社建乡,成立东川乡人民政府。镇境地势南高北低,为河谷、坪台、沟坡和梁峁地貌。气候干燥,植被稀少。除龙爪山为粮食作物村外,其余5个村以种植蔬菜为主。总耕地面积5469亩,其中一级河谷阶地(水地)1972亩,占35.9%;河谷二级阶地2957亩,占53.97%。有大麦、小麦、糜谷、豌豆、扁豆、油菜和花椒、山植、草莓等。兰新铁路、甘青公路过境,交通便利。3、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人民政府驻孔家庄,距县城东24公里处。西与泉口镇为界,东与仙米乡接壤,北以祁连山北麓与肃南县毗连,南以浩门河与阴田乡为界。总面积209.83平方公里。气候暖热、农产丰富。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9所,乡政府所在地孔家庄设有卫生院、兽医站、农机站、农技指导站、农贸市场、邮电所等,是县内东部地区正在兴起的一个新集镇。
农业发展
预期目标,实现生产总值255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打通八盘——蔡家庄——西川公路,修复东高公路,全面恢复水毁河堤,实施老街硬化,水毁农田修复,架起西川、高河、郑家庄三座便民桥。配合市县交通部门,加快东川至县城公路柏油建设,突出板栗、核桃、蚕桑的生产和科管,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做大做强蘑芋、蚕桑、药材等优势产业,强化服务,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劳务输出,加大力度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完善规范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参与率,多方争资金,解决严重致危户的住房问题。为了以上预期目标得以实现,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打牢农民增收根基;提高劳务输出水平,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子;加大贫困村、户的开发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构筑农民增收坚实防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为农民服务工作,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好财税工作,确保收支平衡;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强化“安全东川”创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东川”,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自然地理
东川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属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结合过度部位。南北最大纵距84.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1.2公里。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以小江为界,东侧乌蒙山系,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西部为拱王山系,最高峰"雪岭"海拔4344.1米,为"滇中第一峰"。东川境内金沙江与小江交汇处的小河口,海拔仅为695米,系昆明市海拔最低点。由于东川境内为世界深大断裂带,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加之境内气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东川景色优美、壮丽迷人。共和因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诗词《长征》中著名的"乌蒙磅瞒走泥九,金沙水拍云崖暖。"两句词,正是对东川的壮丽风光和自然景色的高度概括和生动描述。城东最高峰海拔4017.3米与城区垂直相差3000米,气势雄伟、险峻磅礴,高差之大可谓世界之最。从新村往北70公里,就是西南地区主要的江河之一金沙江。东川具有辉煌的革命历史,据史料记载,罗炳辉将军指挥的红军第九军团就是从东川的树桔强行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的,他带领的红军曾在这里播下了许多革命的种子,为东川红色政权确立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东川也是云南解放较早的地区之一。
农业资源
东川是典型的立体气候地区,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东川特色农业有“三子”:“河谷打坝子”即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河谷区,适合小江西瓜、洋葱、特色冬早瓜果蔬菜等热区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产品的开发;“半山系带子”即在海拔1600米—2200米的中山区,适合小麦、玉米等优质粮菜和商品禽类养殖产业的开发;“山顶戴帽子”即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山区,适合雪上一枝蒿、法落海、雪胆等高山药材种植业及黑山羊等特色养殖业的开发。东川的反季蔬菜、酿酒葡萄等地方特色产品畅销省内外,东川是盛产马铃薯的“天堂”,“东川大洋芋”备受赞誉,马铃薯的深加工业现正蓬勃发展;火腿产业的开发也正在运作中,系列农业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的保鲜及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东川农业正逐步迈入产业化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
旅游资源
东川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立体性、变异性等特点。“奇彩东川之旅”异彩纷呈:毛泽东同志《长征》诗中“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写的正是乌蒙山和金沙江的雄浑壮美,而牯牛雄峰又是乌蒙山系的最高峰;东川红土地富于七彩斑斓的梦幻色彩,是天下摄影人的乐园,白土地—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是科考圣地,又是汽车越野等赛事的天然塞场;云南五岳之首“东岳”轿子雪山雄奇险峻,有“滇中第一山”的美誉,杜鹃花海、高山草甸、箭竹丛林是轿子雪山风光三绝;动植物南北交汇处大厂原始冷杉林,有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急尖长苞冷杉”近4万亩,是“天然氧吧”,也是滇中地区唯一一片原始冷杉,被誉为“绿色明珠”;九龙原始森林静谧幽深,如一个个优美的神话,有“小武夷山”、“小张家界”之美称;石将军一柱擎天,是铜山精神、文化的写照,“头顶蓝天脚踏云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乌蒙亦当雄,笑傲万仞山”。充满无比的豪迈之情。据专家学者考证,轿子雪山燕子洞一带是彝族的发源地之一,东川的彝族、布依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庆祝活动,人文资源丰厚,民族风情浓郁。东川旅游业潜在优势、后发优势巨大,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正日趋壮大,东川这个“旅游天然大宝库”正期待着人们揭开她灿烂而又神秘的面纱。
矿产资源
辖区内有沙金、金矿、矾矿、铅锌矿、铁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土地总面积289210亩,宜林荒山12979亩,有林地1829210亩,天然保护林4500亩,茶园400亩,核桃490亩,蘑芋1500亩,板栗11160亩,桑园520亩,木瓜园150亩,竹园30亩,天麻4000亩,牧场15处。近年来,在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中,累计退耕还林6005亩,栽植各类苗木285万株。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做好2006年的工作,对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全年全镇经济和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弘扬团队精神建设团结和谐领导班子为保证,以保先教育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年度经济发展总目标,围绕灾后恢复重建这个中心,突出结构调整增收入,“安全东川”创建保稳定,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为重点,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努力夺取全年各项工作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