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镇地图
米粮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米粮镇地处镇安东南地段,距县城61.3公里,是陕西与湖北接壤乡镇之一。全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地势呈北高南低,镇内平均海拔在1761米与645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220天,全年降雨量814.6毫米,年光照时间1947.4h,年平均气温14.6℃;25度以上坡地1.1万亩,占农耕地3.13万亩的35%,农业人均耕地1.2亩;全镇11个村67个村民小组5396户20880人,其中农业人口18559人,回民1084人,市场繁荣,交通发达,冷安路、冷老路贯穿全境,优越的地理条件人称镇安县的“白菜心”,也是全县人口第二大镇。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40万元,粮食总产1.15万吨,人均粮食保有量达到510公斤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1624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万元。
建置沿革
米粮镇历史悠久。夏朝属酆(丰)域之地;殷商、西周为蜀地。春秋时属楚之酆地,战国时归楚郇阳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米粮镇属汉中郡辖地。西汉时,米粮镇属汉中郡西城县辖地。东汉末期(公元188年—220年),米粮镇归益州汉中郡。三国时属,地。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分京兆南部及平阳北部设置丰阳县,属上洛郡,辖今山阳、镇安、柞水。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撤丰阳,米粮镇属上洛郡辖地。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复设丰阳县,属上庸郡。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年)分丰阳西(即今柞水县界牌湾以南、宁陕县的东北部及镇安县辖地)置安业县,属商州。米粮镇从此时起开始设县。唐景龙二年(708年)安业县属京兆府。景云元年(710年)改属商州。乾元元年(758年)改名乾元县,属京兆府,继还属商州。后汉乾佑二年(949年)改名乾佑县,属京兆府。北宋开宝九年(976年),乾佑县属永兴军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县属该路京兆府。金朝废县,降为乾佑镇,入咸宁县隶属西安府。元代,咸宁属陕西行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复设乾佑县,属金州辖。明洪武八年(1375年),复为乾佑巡检司,属咸宁县辖。明景泰三年(1452年秋),因咸宁、长安二县民居分散,故在乾佑巡检司北置县,取名镇安,属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属商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米粮镇属商州辖,商州直隶陕西省。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西安府建制,镇安由汉中道管辖。民国22年(1933年)废除道的建制后,米粮镇由陕西省直辖。民国24年(1935年),米粮镇改属中华民国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至1949年。1949年11月,米粮镇全境解放。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县城前街原国民党镇安县银行(现镇安县工商银行址),隶属商洛地委、商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58年12月,柞水县并入。1961年9月,恢复柞水县。
经济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434万元,增长10%,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万元,人均保有粮稳定在510公斤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将将军坪新区建成镇安东部最繁荣、最富有商机的集镇。党建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党建工作创“标杆”党支部4个,塑“红星”党员35名,党员活动室全部达到“六有”标准,把镇党委建成“五个好”乡镇党委。
指导思想
全镇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团结、发展、创新为主题,坚持抓发展为第一要务,稳定为第一责任,党建为第一工程,继续坚持抓好农民增收、基础设施、社会稳定、党的建设四大系统工程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建白塔乡,1958年设为白塔管理区,1961年设白塔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白塔乡。1996年底,全乡总人口9290人,辖清泉、前村、八一、双庄、柿园、月明、树坪、日月、东山9个村、68个组。乡政府驻七里峡,米粮镇街。1997年5月,白塔乡与米粮乡、熨斗乡合并设立米粮镇,镇政府驻七里峡街(因从小河子白皮梁进峡到老街鱼洞峡长7华里得名七里峡)。(根据《陕西省镇安县行政区划史》整理)。1949年11月设熨斗乡,1958年设为熨斗管理区,1961年为熨斗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熨斗乡。位于镇安县东南部。总面积50平方千米。1996年底,全乡人口6216人,辖门里、水峡、新建、欢迎、薛风、河西、丰河、白龙8个村、42个组。乡政府驻熨斗滩,距县城70千米。1997年5月,撤销熨斗乡,将其与米粮乡、白塔乡合并设立米粮镇。1949年11月建米粮乡,1958年设为米粮管理区,1961年设米粮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为米粮乡。位于镇安县东南部。1996年底,面积32平方千米,全乡人口6594人,辖西坪、红卫、光明、中心、联盟、东胜、米粮7个村、42个组。乡政府驻米粮川,距县城65千米。1997年5月,撤销米粮乡,将其与白塔乡、熨斗乡合并设立米粮镇。
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铁、大理石等十余种,丁马(丁家山—马尾山)矿带的黄金储量大,米粮金矿是主要龙头企业。水力资源丰富,滑水河落差445米,水力蕴藏量为10500kw,可开发利用2158kw,已建小型、微型水电站15处,装机951kw。土地资源丰富,全镇土地总面积198069亩,其中农用耕地28257亩,林地100647亩,草山草坡22918亩,非生产用地46247亩,在农用耕地中,老坪地2177亩,河滩地18亩,沟台地142亩,梯田9333亩。人力资源丰富,米粮镇人杰地灵,人民勤劳朴实,重视教育,整体文化素质高,从米粮镇走出了大批干部。全镇实有劳动力11290个,其中男劳力6513个,女劳力4777个,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开发前景广阔,滑水河黑龙潭是陕南著名道教庙观,自然景观奇异,同时还是镇安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属县级文物保护点。米粮镇有七里峡、米粮街、熨斗滩三个综合市场,现有投资企业396户,从业人员1768人,投入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将军坪新区开发初具维型,已是成为我县东部文化、商贸、休闲为一体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