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镇地图
东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种植养殖
东山农业果树、水产以及蔬菜为主,悠久的种养历史以及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孕育出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特优品种,如白沙枇杷、洞庭银杏、碧螺春茶叶、太湖莼菜、河蚬、中华绒螯蟹等。全镇现有果树、茶叶种植面积3万多亩,优越的自然环境,盈育出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是著名的花果山、鱼米乡。东山镇是中国碧螺春之乡,历史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叶、“白沙枇杷”等一大批地方特色品种,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软环境建设
近几年来,我镇强化发展服务意识,始终坚持实施兴工强镇富民战略,抢抓机遇,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着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形成了家电制造,水产加工,废铜回收,藤制工艺品加工等工业项目。目前全镇企业外资企业欧艺美家电有限公司、天恒阳光有色金属加工厂、东洋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和XX藤制工艺品加工厂等6家企业,其中,天恒阳光有色金属加工厂利用废铜可回收利用加工生产,使我镇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推动东海岛试验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城镇建设已具一定规模,医疗、教育、文化、娱乐设施逐步完善齐全。我们坚持“工业富镇,商贸促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的工作方针,全面对接湛江钢铁基地开发,主动承接湛江开发区东海新区经济开发辐射,努力构建“平安东山”、“和谐东山”、“活力东山”,把东山镇打造成为东海岛试验区钢铁项目开发的“后花园”。东山人民将本着“服务、诚信、互赢”的信条期待与您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总人口52304男27402女24902家庭户户数12171家庭户总人口(总)51324家庭户男26899家庭户女244250-14岁(总)181770-14岁男100040-14岁女817315-64岁(总)3037415-64岁男1564515-64岁女1472965岁及以上(总)375365岁及以上男175365岁及以上女200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0524
人口数据
2002年底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8213男14792女13421家庭户户数7415家庭户总人口(总)27363家庭户男14275家庭户女130880-14岁(总)63730-14岁男34410-14岁女293215-64岁(总)2023715-64岁男1059815-64岁女963965岁及以上(总)160365岁及以上男75365岁及以上女85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7502
气候
东山镇位于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又受太湖小气候环境影响,四季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湿度76%,年均无霜期达298天,年平均降雨量1139毫米,适宜种植温带多种果树和蔬菜以及淡水渔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
以人畜饮水、除险加固、烟农田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前期规划设计,解决了44个村民小组饮水难题,有效灌溉面积达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强势推进“法—犀”、“新—土”公路建设。实现镇域内半小时通达圈。深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清洁能源工程,建成沼气池3031口,新建通讯基站38个。圆满地完成了撒玛依“866”整村推进项目和新村、恩洪、石头寨、拖古、独木、卑舍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打造了新村村委会现代办公场所、拖古彝族文化活动广场、撒玛依村委会至旱龙潭3公里景观大道、麒麟东大门等一批亮点工程,人均住房面积达38平方米,固定电话用户超过2800,移动电话用户超过26000,90%以上农户拥有了洗衣机、电冰箱、组合音响、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电脑、轿车等新型消费品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简介
该镇(又称洞庭东山)距苏州城区37公里,是太湖东麓的一座湖中半岛,三面临湖,一面连陆,全镇总面积9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余人。
社会事业
全面落实“普九”、“五改六”、“危改”、“2+2”校园改扩建等工程,新建校舍30880平方米,排除危房5427平方米,撤并校点14所,现有3所初级中学、21所村委会完小、13所村小、29所民办幼儿园,在校人数16458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坚持“一放二扎”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率先建成了乡村120急救中心,完成了中心卫生院和14个村级标准化卫生所建设,现代医疗设施设备更加完备,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民参合率达98.15%。新建治安执勤点6个,规范化人民调解庭15个,在集镇、煤矿和主要交通路口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初步形成了专职队伍控面、村级三室守点、公安交警巡线、职能部门问责的综治、维稳体系,成功地化解了一批遗留多年的信访难题,调处了一批越级上访和群体性突发事件,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平安乡镇”和“无毒乡镇”。全面推行农业补贴“一折通”,每年发放各类补贴500余万元,优抚、救济金249.77万元,9733人享受到独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补助,1022户1983人享受农村低保,9000多户农户享受成本价供煤,安排残疾人就业700人,办理煤矿职工保险5000人,新建了一批老年人活动室和农村文化活动室。东山籍2名残疾运动员在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勇夺金牌和银牌,“和谐杯”篮球运动会和彝族火把节已成为东山的传统活动,组歌舞“魅力东山”、“苍鹭”等节目在多次市、区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