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水镇地图
陡水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陡水湖风景区位于上犹的避暑山城陡水镇。1955年至1957年底,国家“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上犹江水力发电厂”在陡水建成。筑坝截流而营造出45万公顷、长百里相连的自然水库,称“陡水湖”。1995年经省批准列为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三千公顷。陡水湖,高山峻、湖水秀、景如画。“湖光山色望无涯,九曲十弯处处叉”。湖中427个水湾,50多座大小岛屿。水纲交错,岛湾相通,湖水清澈如镜,绿波粼粼。开阔处天水相接,狭窄地只流一叶轻舟。沿湖西周,中山逶迤,银湖黛峰,一湾一景,各具千秋,绘成栩栩如生的诗画走廊。陡水湖盛产石鱼,石鱼又名千年鱼。是一种生长于河流溪水中的淡水鱼,被称为地球冰川时期的活化石,数量稀少,体形纤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清寂、自然。一年四季气候温凉,舒适宜人。
陡水湖风景区
位于上犹的避暑山城陡水镇。1955年至1957年底,国家“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上犹江水力发电厂”在陡水建成。筑坝截流而营造出45万公顷、长百里相连的自然水库,称“陡水湖”。1995年经省批准列为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三千公顷。陡水湖,高山峻、湖水秀、景如画。“湖光山色望无涯,九曲十弯处处叉”。湖中427个水湾,50多座大小岛屿。水纲交错,岛湾相通,湖水清澈如镜,绿波粼粼。开阔处天水相接,狭窄地只流一叶轻舟。沿湖西周,中山逶迤,银湖黛峰,一湾一景,各具千秋,绘成栩栩如生的诗画走廊。陡水湖盛产石鱼,石鱼又名千年鱼。是一种生长于河流溪水中的淡水鱼,被称为地球冰川时期的活化石,数量稀少,体形纤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陡水湖风景区,林木茂密,漳谷含幽,曲流深涧,水秀瀑雄。有国家一级景点2处,二级景点3处,三级景点2处。铁扇关大坝,犹如巨人屹立,紧扼蛟龙,雄伟壮观。它是我国第一座坝内电厂,装机容量为6万千瓦小时,年发电量2亿多度。参观大坝可窥觅水与电的奥妙世界,宛如置身于水中龙宫;龙潭瀑布,直落38米,瀑水常年不息。飞流直下若天水顷泻,泛起斑斓七色虹光,数百米之外可听到她那动人的气息;森木公园是树的世界,花的世界,草的世界,又是极好的科普教育基地。园中集有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亚诸国珍稀植物和国家一、二类保护树种1700多种木本植物。名树异花,争奇斗妍。漫步游览在园中的林荫小道间,仿佛回归自然,美不胜收;九曲揽胜,景景密接,游移景换;狮象把水口,神趣妙影;渔翁峡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令人遐想……;江南唯一的一条“夹皮沟”式小火车,谌称世界旅游珍品,自赣州通达湖区,可让游人别有一番旅途情趣。陡水湖风景集山势、林海、瀑布、千岛、奇树五大自然风景奇观为一体,山水湖光俱美,她有“琵琶湖”的美丽,也有“千岛湖”的秀姿,更有独秀奇观的大自然情韵。古朴、
特色产业
陡水镇与生态旅游相对接发展特色产业,宽敞的水泥路成为群众的致富路。月仔村上下组,依山傍水,经过科学规划,定位打造成一个“农家乐”式的生态旅游新农村。在村前荒芜了七八年的湖面上开发大水面养殖,在村水产养殖协会的扶持下,带动农户搞起了网箱养鱼,总规模达60多亩,养殖的鳜鱼、鳊鱼除了供应村里的农家乐外,还远销省内外,养殖户年收入达10万元。村民们加工的腊鱼干,还成为这里抢手的旅游商品。同时,修通了环湖游步道,新建了旅游小广场、小码头,在环湖游步道每隔几十米建起一个钓鱼台,四五个钓鱼台将整个湖湾点缀得格外精神。月仔村上下组做足“鱼”文章,红星村早禾坑发展起“竹”产业。早禾坑组内主干道两旁的农舍鳞次栉比,层层叠叠的梯田与满山的青青翠竹交相辉映,又是一个乡村旅游的好去处。村内的山地毛竹资源丰富,每户二三十亩的毛竹林成为了村民的“绿色银行”,春笋、冬笋、笋干、毛竹、竹工艺品,毛竹林一年四季都给当地村民带来希望,特别是实行了毛竹林低改后,每亩毛竹林的综合收入达1000多元。与生态旅游对接的鱼、竹、苗木等特色产业渐渐鼓起了陡水镇农民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