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镇地图
东园镇相关地区地图:
福建省龙海市东园镇
东园概况:东园镇位于龙海市东南隅,东经117°54′,北纬24°25′,东南与白水、浮宫隔溪相望,西与海澄接壤,北临九龙江入海处,与厦门特区仅一水之隔。全境面积35.4平方公里,总耕地22343亩,辖14个村、1个居委会和3个农场,总户数9785户,总人口39142人。拥有东园工业区和农业示范区两个省级园区。地理环境:东园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量足,日照长,年均气温21.5℃,年降水量在1400~1500mm之间,盛产粮、果、蔬、菇、鱼、虾等农副产品,境内陆路交通便利,省道西浮公路横贯全境,距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3.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12公里,货轮可直达厦门、上海、港澳和东南亚各港口,漳诏高速公路穿越全境,开口与环镇路相接,直通浮宫大桥。宜人的气候和优越的交通条件给东园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先机。
基础设施:近年来,我镇积极推进四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6413.5万元,相当于过去十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实施已列入国土资源部项目盘子的碑内洋万亩土地整理示范项目,首期已整理地块7100亩,新增耕地514亩;建设U型槽排灌渠系20公里,机耕路8公里,绿化带10公里,修建、扩建18座桥涵,建成50亩单幢式遮阳大棚,清淤清障和改种1000亩中试水稻。二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长7公里海堤二期加固工程。三是加快道路建设。完成了漳诏高速公路东园段和东园分离式立交接线工程,镇道东园至新林长2.3公里、宽9米的水泥路工程以及东园到厚境长3.5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工程。今年年底又将完成6.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四是加快村镇建设。规划厚境、茶斜、凤鸣、过田、东园、枫林6个新村示范点,完成总拆迁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竣工263套,在建60套,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
特产资源:一是特有原材料资源。漳州平原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水产品、花果、蔬菜、食用菌产量、品质全国著名,东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可为东园工业区提供充足优质花果、低农残蔬菜等,极利于兴办食品深加工行业。二是矿产资源。我镇矿产资源丰富,尤以花岗岩、高岭土、建筑用沙为优势矿种,有利于兴办建材加工企业。三是淡水资源。九龙江西溪、南溪绕我镇而过,可为企业提供优质价廉工业用水。
发展状况: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9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0.2%;乡镇企业总产值10.05亿元,比增24.3%,其中工业总产值8.41亿元,比增38.9%;农民人均纯收入3927元,比增4%。东园工业区被省乡镇企业局授予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被漳州市委、市政府评为2003年度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综合考评第一名;农业示范区被全国科协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工作示范基地,被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九五”期间农村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万亩土地整理、耕地开发项目列入国土资源部项目盘子。
工业园区:龙海市东园工业区于2000年9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1年7月被省乡镇企业局确定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是龙海市委、市政府“依港兴市、兴工富民”发展战略和“融入一湾、做强两翼、对接三区、牵动四线、构建五个经济圈”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2.9平方公里。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区内道路、通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引进各类企业48家,涉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电子通讯、机械工业、造纸包装、工艺用品等行业,其中投资上500万元规模企业有34家,投资上亿元大型企业有2家;区内企业体现“三多”特点,即:①以商引商企业多,达10家;②增资扩建企业多,达9家,其中闽星已进入第三期扩建工程;③台资企业多,达14家;2003年,区内企业总产值1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4亿元,上缴税收1500万元,安置劳力5000人。今年已新投建或准备投建的企业有11家,可新投产的企业有8家。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税收2300万元,出口交货值2.46亿元,新增安置劳力5000人。
社会事业: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9.7%,涌现出计生合格村11个,基本合格村3个,连续三年荣获全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统计质量得到上级肯定;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无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宣传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两反一扫”工作力度加大,狠刹封建迷信、乱建庙宇、大操大办等陋习歪风;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到位;教育事业再创佳绩;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科技应用推广对经济贡献逐年增加,被龙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党建工作富有成效。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五星级”村党支部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镇涌现出1个“五星级”党支部、4个“四星级”党支部和9个“三星级”党支部,农村党支部先进面达100%。三是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始终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好综治领导责任制,基层治安队伍建设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健全,“严打”整治斗争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整顿规范,“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扎实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呈现出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私家园林——“东园”:位于吉林省扶余县的“东园”是由作家东子先生建造的私家园林。之名其意有三:一是得主人之名,东子之园所;二是得方位之号,园居世界之东方,中国之东北;三是得寓意之隆,东乃太阳升起之位,昭示希望之在。东园是集创作、农耕、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小园落,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园中辟有:果园、林园、农作物园、蔬菜园、瓜园、花草园及寓所、健身区、鱼池、鸡舍、鸭舍。东园现在树木24种,其中结果的树木占1/2;蔬菜、瓜果31种,农作物13种,花草30多种,植物总种类100多种,近年还将引进其他适合生长的植物,使之成为植物“大观园”。“东园”园名由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演讲大师李燕杰教授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