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镇地图
龙潭镇相关地区地图:
科教文卫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镇教育事业走国家办学与私立办学相结合的路子,全镇共有小学5所,高完中1所,占地50余亩(涪陵第十七中学),2所幼儿园。其中:国家办高完中1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高中学生792人,初中学生2147人,小学生2750人,幼儿园600人,教职工265人;私立小学创办于1999年秋(新星小学、幼儿园),现有教职工人数32人,学生550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涪陵第十七中学,自1996年创办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教学设施完善,校园风景优美怡人,全校教职工有148人,教学班46个,学生2939人,其中:初中32个班,学生2147人,高中14个班,学生792人;办学12年来,学校实现了上规模,进档次的目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各项指标都在全区同类学校的前茅,高中毕业升大学,连续几年录取平均率达78%。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该镇卫生院是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是市级规范化卫生院,占地14550m²,建筑面积15500m²,内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放射科等科室,现有医务人员100余人,固定资产600多万元。该镇的文化广播电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2001年被区文体局评为“标准化站”、“先进文化乡镇”,2003年荣获“重庆市亿万农民健身乡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现有宽带用户3000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022男15056女13966家庭户户数6530家庭户总人口(总)28708家庭户男14810家庭户女138980-14岁(总)91500-14岁男47460-14岁女440415-64岁(总)1711915-64岁男899215-64岁女812765岁及以上(总)275365岁及以上男131865岁及以上女143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068
自然条件
龙潭镇属浅丘低谷带坝,以平坝低山为主,平坝面积占69%,山区、缓丘占31%,最低海拔高度为665.7m,最高海拔为1200m,中部平坝线丘,地貌呈盆状,东西北森林植被茂密,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6.4%,中小型水库7座,山坪塘145口,真可谓:山上鸟语花香,平坝农田延绵。久负盛名的河潭蜿蜒穿越集镇而过,土地肥沃,山水秀美,素有“渔米之乡”之美喻。龙潭镇镇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7°C,最热平均气温29.5°C,极低气温2°C。镇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蕴藏总量2200万立方米,可开发量1210万立方米,用于发电1050万立方米,可用于农灌130万立方米,生产生活用水30万立方米。我镇的地质状态多为页岩、砂岩混合浅丘地貌发育,以红棕紫泥和棕紫油泥为主。
村镇建设
1978年,我镇房屋以木房为主。九十年代以后,镇区街道新建房屋400栋,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农民进镇建房320栋,投资3680万元。2006年,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多方筹资560万元,对车站至莲河段的公路进行硬化,并安装了高标准的路灯。加快了镇区建设和发展步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底,农民纯收入达到2782元,全镇储蓄存款额达1.5亿元。
乡镇简介
龙潭镇位于永定县境之东,永定河上游,东接新罗区适中镇,南连南靖县梅林乡,西靠抚市镇,北与培丰镇毗邻,面积81.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龙潭村,距县城41公里。全镇下辖7个行政村,1个林场,1个果场。有83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其中5个革命基点村。2000年,全镇有3352户12727人。属汉族,除联中村兼讲“金子学”外,其余均讲客家方言。
乡镇简介
龙潭镇位于嘉禾县县境东部,距县城19公里。东与桂阳县燕塘乡相连,南与临武县三合、麦市两乡接壤,北与行廊镇交界,西与袁家镇相接,西北与泮头乡毗邻。镇政府驻龙潭圩村,辖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镇沿用驻地村村名。全镇总面积73.12平方公里,耕地2005.5公顷,7175户,26096人。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年工农业产值为22817.16万元,年财政收入为438万元。省道322线东西向贯通辖区。境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14所,医疗机构2个。
历史沿革
民国以前属丰田里,解放前称上丰乡,解放后设龙潭乡。1958年,与溪联、龙义、五湖、抚溪等村组建为抚市人民公社。1959年分设龙潭管理区。1961年单设龙潭乡人民公社,1970年3月并入抚市人民公社。1984年属抚市乡。1992年抚市撤乡建镇。1993年从抚市镇分出设龙潭乡。1997年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