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镇地图
飞云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全镇辖振兴、桥南、飞霞、桥东、江南、雅桥、普桥7个居民区;码道、上埠、前金、独峰、西垟、吴桥、东垟、霞砀、陈家垟、升天基、杜山头、垟西、龙头、章桥、孙桥、桥里、桥邻、汇头、金家堡、林泗垟、东风、南港、浦口、横河、石碣门、宋家埭、下厂、阁巷一、阁巷二、阁巷三、团前、柏树、塘头、沙园、塘渔、龙潜、大桥、外甲、直洛、南爿、大池头、林北、林中、林南、西湖、中洲、铁炉、干桥、高园、繁荣、黄垟、高旺、卓岙、马头、西山、社门、杏里、杏垟、坳头、上河、周村、门台、上步、十八江、下汇、下硐、半河、潭头、少埠、刘宅、龙珊、东湖、东旭73个行政村。2011年,撤销镇制,设立街道办事处。,邮编:325200经济建设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交通发达,104国道、56省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新建的瑞安大桥、温福铁路均贯穿境内,设有2座千吨级码头(南港、宋家埭)和铁路客货运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是浙闽两省重要的交通枢纽。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76亿元,同比增长16.7%;工业总产值34.69亿元,同比增长22.67%;农业总产值1.94亿元,同比增长8%;外贸出口交货值7.03亿元,同比增长23.78%,出口总量名列全市第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亿元,同比增长12%;税收入库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84%(其中地税4119.72万元,同比增长22.2%;国税6889万元,同比增长24.69%);财政收入5101.12万元,同比增长16.86%;农民人均收入7181元,同比增长12.4%。全镇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稳定。2000年来,该镇先后进入了全国千强镇,省教育强镇、体育先进镇、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初级卫生达标单位、“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合格单位,温州市文明城镇。2000年来,飞云镇党委、政府坚持“超越自我,与时俱进”的理念,牢牢把握瑞安市实施跨江发展的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农村与城市、改革与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推进瑞安南市区建设,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走在了瑞安市的前列,连续二年(2003、2004)荣获瑞安市乡镇综合考核第一名。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飞云是温州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镇。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机械化水平高,全镇所有农田均实行了农田标准化建设,2005年全镇投入300多万元,开展瑞平塘河治理、13.5公里河道疏竣、5座农业生产桥梁和6个村抛江护岸工程。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效益农业进程加快,产业化经营户达1523户,面积2.65万亩,拥有粮食生产、生猪饲养和农机等合作社10家,已形成商品粮、绿色蔬菜、畜禽养殖和水产品养殖4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去年,粮食播种面积9.89万亩,占瑞安市的三分之一强,总产量达3.56万吨。荣获温州市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镇共有各类企业1249家,其中规模500万元以上企业99家,个私企业979家,形成了制鞋、机电、机械、服饰、食品五大主导产业,是瑞安市重要的制鞋和机电机械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005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21.25亿元,同比增长35%,占工业总产值的61.25%,名列全市第三位;完成工业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2.5%,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4600万元的347%,占全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2%。占地227亩的云周工业小区已有7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年产值达2亿元。全镇拥有省名牌产品、著名商号和知名商标各2个(八达、通力),温州市名牌产品7个,温州知名商标7个,瑞安市名牌商标18个。国家级专利产品6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5个,省级新产品100多个,荣获53项国家专利,高新技术企业8家。瑞安市三十强企业1家(八达)、星级企业9家。年产能力超1000万元企业83家,其中超3000万元企业20家,超亿元3家(八达、通力、长征),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狠抓安全生产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创建市级安全生产达标企业9家、“五个一”建设达标村10个,通力、中龙2家公司被推荐为国家级安全生产达标企业。2005年荣获瑞安市唯一的温州市级安全生产先进乡镇。
社会事业
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连续多年保持了温州市的精神文明先进镇称号,涌现出一批新的文明示范群体,拥有省级文明单位1个、温州文明示范点2个、瑞安市文明单位38家。去年新创建文明单位、村居17个。科教事业: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经济的步伐,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全镇有各类学校11所,在校生1.18万人,专任教师610人;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逐步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进程。
文化事业:文化事业不断进步,高则诚、卓敬等人物被评为“瑞安十大杰出历史人物”。林洋水乡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省级名城专家验收,东洋村荣获温州市文化示范村称号。
卫生事业:卫生保障体制逐步完善,全镇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85人,飞云卫生院通过省级中医卫生院验收。深入开展殡葬改革,全面治理青山白化,去年拆除违章墓坟415穴,青山白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荣获瑞安2005年殡葬改革青山白化二等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创建计生合格村28个,马道、龙潜连续十年未违反计划生育。开展了以社会抚养征收为重点的计生百日攻坚大行动,使2005年计生工作由上半年的重点乡镇进入到下半年的全市先进单位,全年计生率达91.73%。社会治安井然有序。
综合治理:健全禁毒、普法、帮教、巡逻、治保、调解等综合治理机制,创建民主法治达标村48个,示范村5个,其中马道村被评为温州市唯一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繁荣村为温州市民主法治村,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有机防控体系,确保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定。2005所荣获瑞安市唯一的“无毒社区”创建达标单位。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该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2005年全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480人、7250人和4368人、1535人。积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集中供养制度,2005年,全镇纳入低保对象199户、314人;全镇共敬老院4所,78名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至2005年,已有2050人参保;开展农民素质培训2315人,已有935人取得培训技术证书。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至2005年,全镇共有62538人参保,完成率达125.08%;2005年全年已有179人次,接受76.46万元的保险补偿,真正解决了“因病致贫”问题。全镇首期募集83万元,成立了温州市首家乡镇红十字会,全年向168人和1家单位扶贫救助24.3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扶贫救助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