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镇地图
龙湖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隶属新郑市,位于新郑市北部,东邻孟庄镇,西接新密市界,南依郭店镇,北靠郑州市郊区,距郑州市区11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4°33′—34°39′,东经113°35′—113°44′。总面积为9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
地理位置
浙江龙湖镇位于瑞安市区西南33.5公里、飞云江中游南岸,北与高楼乡隔江相望,东南与平阳县交界,西南与文成县接壤,西北与营前乡为邻,东北与平阳坑镇毗连。邮编:325200
经济发展
龙湖镇立足侨乡人文地源优势,打好“侨牌”,用足“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安定稳定。先后荣获“福建省24强乡镇”、“省文明乡镇”、“省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2004年12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织造名镇”称号。全镇有晋南、烧灰和梧坑三个镇级工业区,初步形成服装纺织、五金拉链、塑料玩具三大支柱产业。全镇共有乡镇企业932家,其中三资企业182家,有4家企业集团和1家股份制公司。全镇企业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7家,获泉州市知名商标3枚,获福建省名牌产品企业5家,福建省著名商标7枚,获食品安全QS认证1家,获国家免检产品企业1家,福兴拉链获中国拉链十大知名品牌。百宏纺织化纤、万兴隆集团、鑫华股份、南方织造等四家公司被泉州市政府列为2005年-2006年度百家工业重点企业,百宏集团、鑫华股份、福兴拉链等8家企业被晋江市政府确定为2005年-2006年度产业集群核心企业。2000年以来,龙湖镇招商引资、税收增长幅度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名列全市各镇(场)前茅,多次被晋江市委、市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6.2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4.88亿元,农业产值1.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9.28亿元,三资企业产值60.0亿元,社会出口交货值24.0亿元,招商引资9596万美元,财税收入1874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71元。
历史沿革
明嘉靖间属嘉屿乡四十八都。民国20年(1931)属第四区(西区)江丰、江裕两乡;24年属高楼区丰裕乡。1949年仍称丰裕乡,1951年析置石龙、丰裕两乡,同年合并为石龙乡;1958年为石龙管理区,l961年为石龙人民公社;1984年复称石龙乡,1987年撤乡设镇,改为龙湖镇。1958年至1992年为高楼区区公所驻地。龙湖镇是革命老区,1931年红十三军一部曾在湖石村开展武装斗争,1934年中共平阳县委机关曾驻在张基、顺溪、永安等村,1936年红军挺进师与中共浙南地方组织在永安村的葛腾湖会师,长期开展革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龙湖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为解放瑞安县城作出贡献。
历史沿革
宋时属安仁乡弦歌里,元至清代属十七八都,1942年属衙口镇,1944年改属霞坡乡;1956年归入西梧区,1958年合并设龙湖公社,1978年由公社改为乡建制,1991年经省民政厅批准,由龙湖乡改为龙湖镇建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全镇现有中学4所,其中南侨中学为省一级达标中学,小学22所,幼儿园23所,其中,独立幼儿园4所。卫生医疗:境内的晋南医院为一级甲达标医院,有64个村级卫生所。广播电视: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扎实推进,实现有线电视光缆与市台联网并实现了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电缆同缆传输。计划生育:2005年度,龙湖镇总人口8.66万人,出生635人,出生率7.33‰,出生政策符合率95.28%,晚婚率61.57%,性别比116.72:100,合格村及基本合格村率92.86%。其他社会事业:境内有施琅将军纪念馆、施氏大宗祠、真如殿、钱江典公陵园、龙宫、定光庵、福林寺等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镇级福寿堂已于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全镇村村建有老人活动中心,共有固定座位灯光篮球场73处,普通篮球场145处,门球场5处,非标准运动场所12处,室内运动房(馆)27所。
人文古籍
全镇有7.05万人,镇区人口3.8万人,有汉、回两个民族,其中回族有520人,主要居住在山西乔村。郑新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袁(堡)张(沟)公路、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境内有建筑业鼻祖李诫之墓、唐朝宰相裴杜之墓、荆王石塔等古迹。1953年由郑县划归新郑,为第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