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温州市地图 > 瑞安市地图 >
营前乡地图
营前乡相关地区地图:

地方特产

玉海春早:营前乡洪地村产茶历史悠久,是浙南早茶主产区,洪地村被瑞安市政府评为清明早茶专业村,种茶业是乡里的主导产业。洪地早茶含茶多酚27.64%,氨基酸2.86%,咖啡碱3.87%,具有生津止渴、解毒、解酒、消炎、降血压、抗衰老、护肤、健体之功效。07年在原有“清明早”品牌的基础上,新创立了“玉海春早”品牌,争取通过QS食品论证,拥有茶园5287亩。创办于2001年的瑞安市洪地早茶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洪地村,一直积极推广茶园养鸡、大棚茶叶种植等生态种植新项目,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道路。公司生产的“洪地牌”清明早荣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金奖,获得绿色农产品证书,洪地村、地赖村还被评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清明早还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获得了有机茶论证证书。2006年12月“玉海春早”被评为中国有机产品。深受广大客商青睐。

农业状况

营前乡于2007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大棚茶叶和茶园养鸡等新项目同时,加大支农资金投入,走品牌化、市场化产业道路,新注册了“玉海春早”商标,成立了温州玉海春早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全年实现茶叶产值527万元。年底被瑞安市政府评为“茶叶专业特色乡”。另外充分利用农村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农业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发展茶叶、杨梅等专业合作社,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全乡的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经济发展

营前乡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洪地、双垟两村为中心的早茶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亩,茶叶产值达800多万元。投入48万元在全乡范围内修建茶叶园区道路网8000米。投资195万元建筑面积为3304M2的16间5层茶叶加工厂已建设完成,将有利于全面提升茶叶的产品质量,提高品牌效应,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体系;全乡杨梅种植面积已达3996亩,成立了营前乡杨梅合作社,入社社员34人,共54股,并注册了“飞云明珠”牌商标,杨梅合作社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杨梅产业效益,推动三位一体合作制度在营前乡的深入发展。地赖村的“赵山渡农家乐”和小口村的“渔家乐”正式注册营业,为山区经济发展增加了创收渠道。养殖业上,继续投入资金扶持养殖业,如洪地、双垟等村的本地鸡养殖,文湾、下山两村的家兔养殖,赵山、洪地、双垟等三村开展稻田养鱼项目500亩,小口村渔场养殖160亩。营前乡特色农产品现已初具规模和品牌效应,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在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和帮助下,营前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鲤鱼、草鱼、河蟹等水产品。营前乡的淡水养殖业又有了新的进步,其中淡水养殖场(渔塘)有小口、旺垟、营前彭湾、洪地水库4个,总养殖面积190亩,投入鱼苗29万尾,蟹苗9万只,总投资56万元。除了养殖面积、养殖种类都稳步增加外,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营前乡不断创新养殖技术,积极运用先进的网箱养殖等方法,使营前乡的养殖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共捕捞水产品约33吨,总收入约41万元。

发展

营前乡紧紧抓住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工作重点,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功能,实施城乡发展带动战略。1、加快各村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地赖至地赖山通村公路,洪地至双垟村通过公路顺利通过验收;下山村投资147万全长3公里的通村公路竣工通车;总投资40万元,营前至大树村的587米沿江大道完工,并对道路两边进行了绿化。通过对通村公路的建设投资,进一步完善了营前乡交通网络,为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出行便利。2、整治村庄环境,开展千百工程建设。营前乡石溪、官岩、地赖等三村开展千百工程,三个村累计投入46万元左右,用于石溪公厕建设、官岩村休闲公园建设、地赖村民间道路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已完成验收。3、生态村建设,营前乡投入50多万元在官岩、石溪、黄岙、旺垟四个村开展排污管网、生态公厕和生态化粪池建设,进一步改善库区周边环境。4、加大其他项目建设力度,全面协调发展。营前乡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共有文湾、洪地、林山、双垟、赵山、地赖山、石溪、营前,旺洋,潘营等10个村参与标准农田建设,总建设面积2700亩。水利设施建设,投入60余万元,对营前、旺垟、潘营等6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共更新水管16500米,建蓄水池8座,保障广大村民的饮用水安全。营前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普查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参加温州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营前乡的群众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方面,修建全民健身点2处,设立全民健身宣传牌3块,组织开展象棋比赛、钓鱼比赛、爬山比赛等群众体育活动,增强群众体质。广播电视方面,每村接通广播,丰富村民业余娱乐生活,方便村民收听新闻信息,完成赵山、黄岙、官岩、双垟、林山等村避路电视村村通工程,安装户数50户,实行每村通有线电视。

下属村庄

营前乡下属共17个村,分别是:营前村、铁山村、官岩村、地赖村、赵山村、小口村、旺垟村、文湾村、黄岙村、潘营村、石溪村、下山村、大树脚村、双垟村、林山村、洪地村、地赖山村。

乡镇建设

营前乡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乡容乡貌发生巨大改变。营前中心小学,师资力量雄厚,软硬件设施齐全,是该市的示范性教育基地之一。乡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一条长250米、极具现代化气息的营东大街横贯集镇成为营东码头与瑞文公路间枢纽要道、乡中学水泥路的建设,营东新街改水、改电工程的实施,集镇街排污渠道的设置以及环境卫生形象工程的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开展,大大提升了营前乡的乡容乡貌。有线电视网络遍及全乡各个角落,自动化程控电话业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全乡基本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该乡境内赵山渡被定为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工程建设造成移民人数占乡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使得全乡32%的水田没于库底。面对这严峻的形势,乡领导集智决定以“山区效益农业单线发展”模式,而以“发展效益农业和旅游餐饮业为主,劳务输出等第三产业为辅”多元化发展模式取而代之。2007年,营前乡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全乡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为营前的“十一五”规划实现了良好开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①康庄工程建设。截止年底,56省道至洪地、官岩、小口、地赖山、双垟五村的通村公路已顺利通过验收,另有4条公路正在建设中,总投资约1089万元的9条康庄路建成后将形成方便快捷交通网,大大方便全乡群众生产生活出行。②千百工程建设。全年相继投入40多万元,在潘营村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治理“脏、乱、差”现象,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瑞安市办评为村庄整治合格村。③生态乡创建工作。结合山区生态环境特点,在全乡范围内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休闲公园、公共凉亭、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生态公厕,绿化荒地等建设,经过近三年的创建,其中营前、小口、地赖、铁山、潘营等五村被评为温州市级生态乡。年底我乡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乡。随着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飞云江中游之水浩森而下,漈门溪之水蜿蜒而来,汇集于此形成4.4平方公里的湖泊与这里群峦叠翠的山色相映成趣,出现了“山峦间云遮雾绕,湖面上水汽升腾”的奇观胜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营前旅游开发计划正在酝酿,各项政策措施即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