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卧镇地图
凤卧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4187男7571女6616家庭户户数4103家庭户总人口(总)14176家庭户男7560家庭户女66160-14岁(总)32890-14岁男18340-14岁女145515-64岁(总)903615-64岁男475215-64岁女428465岁及以上(总)186265岁及以上男98565岁及以上女87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638
区位优势
凤卧镇是浙南有名的革命根据地,有闽浙边临时省委及红军挺进师驻地、浙江省临时省委成立地、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誓师大会会址等革命胜迹,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全中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内。凤卧镇辖24个行政村(撤并后为1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082亩,其中水田8063亩,旱地4019亩,已造林2.75万亩,森林覆盖率70%,水资源十分丰富。
效益农业
凤卧镇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凤卧镇农技人员指导试种的绿色食品黑花生在马头岗村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亩收入超过5000元。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3308万元,人均收入达2648元,在农业、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党建、计生、文教、卫生等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凤卧镇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在山、潜力在林,搞农业集约化经营,创办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凤卧人的出路所在。凤卧镇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针,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发展了早香茶、马蹄笋、四季柚、文旦柚、脐橙、雪梨、中草药、草莓等15个有一定规模效益的基地3200亩。还建立了山羊、肉兔、土鸡、蕃鸭、生猪等养殖业基地,特别是生猪养殖发展势头迅猛,蒲山、洋头、后山、吴桥、凤林、内塘等村的生猪存栏数都在1500头以上。凤卧镇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文章,后山村的长寿面加工、平凤村的蕃薯粉丝加工都成为一村一品的产业。
工业生产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农业开发基地逐年增加,2004年,凤卧镇工农业总产值为137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732元,凤卧镇利用自身三大优势(一是利用革命老区政策优势、二是利用溪滩地资源丰富优势、三是利用靠近水头镇三大经济圈优势),做“筑巢引凤”工程,引进工业企业。已有温州禧龙轻工有限公司、平阳远洋皮件服饰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落户凤卧镇,这些企业以生产移膜革和再生革为主,发展态势良好,2004年凤卧镇实现工业总产值近亿元,安排就业职工近800人。
基础设施
凤卧镇老区的有关道路交通、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用电饮水、敬老院等各项事业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凤卧镇共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了红军小学、吴桥扶贫区、集镇新菜场,架通了红军桥、吴凤大桥、凤安公路桥、内塘二桥;各村机耕路的建设,2003年新建17公里道路,修建了马头岗无线电话中转站,装设了凤卧镇调频广播,安装了有线电视接收装置等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给“筑巢引凤”工程准备了硬件设备,凤卧人民正以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展示在人们面前。凤卧镇康庄工程建设和机耕路的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洋头—平凤的水泥路面建设,马迹—赤砂、内塘—樟洋、内塘—马迹—平坑、凤林—冠尖—玉青—轩头“康庄工程”建设,凤卧镇十分重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40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并争取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0万元,投入凤卧溪小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配套建成了后山水渠、凤林堰坝、东堡堰坝以及吴桥、东堡、后山的防洪堤。完成凤卧镇中学生宿舍楼和食堂的建设,红军小学的围墙、操场建设,希望小学的水泥路改造。添置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软件设施,并通过温州市创强达标验收,进入全温州市教育强镇行列。
人文景观
浙江省平阳县凤卧镇是浙南有名的革命根据地,有闽浙边临时省委及红军挺进师驻地、浙江省临时省委成立地、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誓师大会会址等革命胜迹,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全中国重点建设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内。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是浙南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所在地。凤卧镇遍布丰富的红色旅游、历史人文资源及自然生态景观。除浙江省“一大”会址外,红军挺进师驻地、郑海啸故居、“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纪念室及革命摇篮——凤林小学等多处革命圣迹均保存完好。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边临时省委、浙南特委、平阳县委都驻在凤林村,被誉称“浙南西柏坡”、“浙江红村”。凤林村是一块染红革命鲜血的红色热土。2006年被命名为温州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凤卧镇红军小学,凤卧镇红军小学创办于2001年秋,坐落于中共浙江省“一大”所在地——凤卧镇,位于当年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的红军桥边。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军精神,故名“红军小学”。水尾宫,平阳凤卧镇吴潭村水尾宫。1937年冬,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在平阳山。门集训整编后,奉命北上抗日。1938年3月18日,在凤卧镇吴潭村水尾宫召开誓师大会,由司令员粟裕率领开赴皖南。水尾宫崐为三间木构平房,今尚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