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乡地图
南湖乡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大乡
原南湖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历届党委政府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效益农业发展思路,培育和扶持名特优产品,增强效益农业的发展后劲。南湖乡是马蹄笋之乡,早在南宋时期湖西片(即南湖底)就有从在山边缓坡上栽种绿竹,并成一定规模,是北港地区的马蹄笋供应地。在1998年浙江省首届特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银质奖。在科技攻关方面,马蹄笋早产、丰产、品种改良等技术已试验成功,为马蹄笋的销售拓宽了渠道,弥补淡季市场蔬菜供应不足的空档,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乡马蹄笋产量达520万斤。在重点做好马蹄笋支柱产业的同时,南湖乡大力培育其它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种养户巩固提高早香茶和食用菌的生产能力,还开发了莲籽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全乡现有绿竹基地10075多亩,早香茶基地700多亩,莲籽基地近500亩,蔬菜基地2000亩。并一一建立农业基地挂钩联系制度,每一基地有一名农技人员联系,定期到时基地指导工作,帮助种养户解决困难,为效益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特色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立足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建成了"一乡一品"的葡萄生产专业乡。2005年,全乡葡萄定植面积达到14018亩,占耕地面积的99%,年产量达3100万公斤,成为该省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栽培品种以无核白为主,另有京秀、京亚、87-1、无核白鸡心、乍娜、藤稔、里扎马特、红堤、黑堤等二十多个新、优品种,在四川、重庆、湖北、拉萨、广州、上海、北京,福建、贵州等20多个省市的市场上颇受消费者欢迎,被誉为“甘肃的吐鲁番”和“中国的第二个葡萄沟”。南湖葡萄也于2001年9月在国家商标事务所以“阳关”牌商标申请注册立户,并于2002年取得了“绿色食品”资质认证,“两证”的取得为南湖乡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葡萄鲜贮:南湖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围绕葡萄基地兴建了一批葡萄鲜贮、巧克力葡萄干生产、葡萄包装材料生产等深加工及配套项目。截至2005年,全乡葡萄鲜贮能力达4000吨,恒温库项目的持续发展,为该乡葡萄产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湖乡就在敦煌市阳关景点边上。除了冬季,都可以在那里买到新鲜葡萄或者葡萄干。
经济状况
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47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50元,财政收入172万元,上缴税收18多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全乡人民解放思想,实是求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6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356元.南湖乡是产业结构单一的纯农业乡,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南湖的总体目标,加快实施“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教兴乡”四大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0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马蹄笋之乡”,2003年命名为“温州市十佳绿色农产品基地”。南湖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历届党委政府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效益农业发展思路,培育和扶持名特优产品,增强效益农业的发展后劲。南湖乡是马蹄笋之乡,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乡马蹄笋产量达520万斤。在重点做好马蹄笋支柱产业的同时,南湖乡大力培育其它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广大种养户巩固提高早香茶和食用菌的生产能力,还开发了莲籽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2005年,全乡有绿竹基地10075多亩,早香茶基地700多亩,莲籽基地近500亩,蔬菜基地2000亩。并一一建立农业基地挂钩联系制度,每一基地有一名农技人员联系,定期到时基地指导工作,帮助种养户解决困难,为效益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消逝的习俗
三塔湾划踏白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运河塘三塔湾划踏白船是嘉兴颇有地方色彩的一大民俗。是日,乡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桑茂茧丰,摇着已改装后的小木船,自发地从四方汇集到三塔湾赛场。在运河边上掘灶生火,煮上大锅肉,在三塔寺中献上猪头、全鸡及鱼肉等祭品,河中赛船上设有锣鼓,插有龙旗,每条船上配有10来名青壮好水手,偶有女子参加,身着民族盛装,持桨摇橹,精神抖擞,两岸观看者数以万计,只听号令一响,锣鼓喧天,百舸竞流,助威声此起彼落,场面十分壮观,1963年后消失。1992年、1997年市体委曾组织过两次全市性比赛。
区域概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南湖乡地处邓马营湖,是腾格里沙漠西部较大的湖积盆地,西北至民勤县65公里,西南距凉州区60公里,东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20多万亩,耕地18633亩。南湖乡原系草原大队,1983年设乡,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畜牧基地。1991年民勤县作出了“兴坝济湖,开发两翼”的举措,成立了南湖开发指挥部,实施移民就水开发利用。全乡辖南井、毛英、西井、西渠、东新、马莲井、夹岗井7个行政村。2005年有1055户,0.35万人,全乡有初级小学1所,教师8人,在校学生100余人,乡村两级卫生院(所)2个,有商店、粮站、饭馆、农机修理铺面、加油站、电信所、移动通信代办点等单位和便民服务机构。系民勤三类乡镇。
经济状况
2005年,南湖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486元,固定资产投资80万元。播种小麦7900亩,粮食产量11390吨,人均产量4785公斤。经济作物7300亩,其它7500亩。羊存栏数2万只,羊出栏数2万只。
地理气候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该乡成为哈密瓜的主要生产基地。南湖乡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夏季昼夜温差达摄氏20-25度,最高气温达摄氏43-45度,具有哈密瓜生产的特殊气候条件。该乡种植哈密瓜历史悠久,因瓜质甜美而闻名于世,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是皇帝的贡瓜地。2002年该乡已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公害哈密瓜基地及产品的认证。2000年以来,随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大力推行无公害生产,该乡生产的哈密瓜质量上乘,外形美观,颜色鲜亮,含糖量较其它瓜区高3-5度,最高含糖量可达21%,年产量近3万吨,畅销国内外。国外主要销往日本、越南、新加坡及其它东南亚国家,国内主要销往广州、南宁、深圳、上海、长春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