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渡镇地图
黑石渡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黑石渡位于城西8公里,是淠河小渡口。光绪《霍山县志》记载;“天久晴欲雨,久雨欲晴,登高眺望,有黑石如牛如豕,数百成群,浮没于上下”。曾有渡口记胜诗云:“一水渊渊两岸平,远通楚蜀近通英,无边云树苍茫里,不断行歌矣乃声。”皆是描述“黑石待渡”之景。传说古时有外藩封王谋反,上遣将军征讨,其时王妃有孕,乘夜出逃,行至黑石渡口,无船可渡,后有追兵将至,王妃急登黑石上,忽石动将王妃送渡对岸,因名“黑石待渡”,“黑石渡”因此得名。1965年,修筑霍英公路,河面架起大桥,可观“长虹横波”之新景。1999年,县委、政府为开发旅游,在大桥南侧建一亭台,登亭回首可观西边“睡美人”之态,此亭名曰“回眸亭”。
旅游资源
该镇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区。境内有六万寨、狮山睡美人等著名旅游景点。[六万寨相传南宋]遗臣曹平章辅[宋王孙南下潜]霍,“拆古城修六万”,抗元十余年,故[而得名;山寨]依山傍水,山中有谷,谷中有山,并以其古、奇、秀、险之特色而极具自然魅力,特别是久阴转晴时所出现的“六万晴霞”景观更是著名的霍山八景之[一。狮山睡美]人也是大自然的绝妙佳作,堪称“神州一绝”;她头西脚东安娴甜静地仰卧于黑石渡镇西北的淠河岸边,飘逸的秀发、丰满的胸脯、修长的身材无不清晰可见,传说她是当年迎汉武帝大驾并为之献酒的绝色美人,武帝走后,她思念甚切,于是神走魂飞,从此长卧于淠河之滨。
生态示范园
黑石渡万亩生态农业综合示范片地处黑石渡镇境内,距城关10公里,省道318线穿境而过,属典型低山丘陵区,同时也是淠河的主要水土保持区之一,境内没有重大工业企业,无直接的“三废”污染,水土流失也得到较好控制。示范片总面积为11600亩,覆盖黑石渡镇的黄家畈、戴家河、黑石渡三个行政村37个居民组将近5000人口。在示范片内现已建成涉及到粮、栗、茶、果、经、饲、畜、林等领域的十个生态型农业区域。即:桑园基地、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绿肥基地、有机茶转换基地、矮生密植板栗基地、栗茶间作基地、种草养畜(牛、羊、鹅)基地、密枣、核桃基地、沼气节能小区、改水改厕小区。示范片内的茶叶基地已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茶转换证书;并已在示范区内安装了24盏频振式杀虫灯;水田节本增效技术(即水稻旱育抛秧)在示范片的水稻生产上普及率已达100%。大力推广化肥、农药的减量化使用,积极推广秸杆还田和有机肥使用;同时加大改水改厕和沼气节能项目的普及力度,加强示范区内的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力度,使示范片内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体系得到较好的全面保护,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成为霍山县初具规模的生态农业示范亮点。
特色农业生态作物:黑石渡镇的六万寨是“霍山石斛”的唯一野生原产地,所产的霍山石斛系药用石斛中的极品,素有“软黄金”之称;“六万寨”牌有机茶以在2002-2005年度黄芽茶评比中连续四年荣获金奖,得到国家环保局颁发的有机茶转换证书;黑石渡是一个蚕桑大镇,产茧总量占全县的1/3强,用优质蚕茧加工成的“蚕丝睡宝”以其柔软舒适、透气保暖而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蚕桑、茶叶、板栗、毛竹、木耳、香菇、野生葛粉、野生薇菜、茶油、高山蔬菜等特色资源十分丰富。
乡镇荣誉
黑石渡镇坚持“教育兴镇、生态立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坚持“融入大城关、接轨高桥湾”,建设“西城区”的发展思路。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乡镇”、“六安市科技示范乡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综合考评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生态创建先进乡镇”、“乡村公路建设先进乡镇”、“安全生产先进乡镇”、“人大工作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先进乡镇”、“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和“六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等。黑石渡镇坚持“教育兴镇、生态立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坚持“融入大城关、接轨高桥湾”,建设“西城区”的发展思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乡镇”、“六安市科技示范乡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综合考评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生态创建先进乡镇”、“乡村公路建设先进乡镇”、“安全生产先进乡镇”、“人大工作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先进乡镇”、“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和“六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等。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3641男12112女11529家庭户户数6812家庭户总人口(总)23622家庭户男12100家庭户女115220-14岁(总)59350-14岁男32110-14岁女272415-64岁(总)1581915-64岁男801115-64岁女780865岁及以上(总)188765岁及以上男89065岁及以上女99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169
经济发展
2000年来,该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加快工农业发展和集镇建设,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农业上,该镇重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把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已建成了万亩生态农业示范片,分为蚕桑、无公害粮油、绿肥、有机茶、茶栗间作、种草养畜、经济林果等八个生态型农业区域,有力推动了生态立体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上,树立了“抓招商引资就是抓机遇、抓关键、抓发展”的观念,重视并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兴办民营企业,通过科学确立项目库和搞好园区建设为广大投资者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从而促进了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黑石渡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桑园的面积更是占霍山县1/3强,一定要使优势更优、亮点更亮。有机茶生产,主打“六万寨”有机茶品牌,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有机茶开发。毛竹生产,坚持生产和加工并重,发展竹制品加工,扩大加工增值比重。板栗生产,要发挥低丘陵、野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到一步成园,当年见效。积极培育和开发桑枝袋科食用菌、石斛、油茶等新型生态农业。黑石渡镇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引导有能力、条件成熟的农民进城、进镇经商、落户,壮大集镇规模。黑石渡镇坚持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同时抓住生态镇创建的契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六万寨、睡美人等风景区加大保护力度,努力把黑石渡镇建设成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环境优美的乡镇。黑石渡镇坚持“工业富镇”战略,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着力打造招商引资平台,推动了全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集中区由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2005年开始建设,占地500亩,现集中区内有企业11家,已初步形成建材、铸造、竹木加工、石料加工、综合养殖、种植业为重点的集中区基地。在工业集中区建设过程中,黑石渡镇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开发机制,鼓励外来投资者对工业集中区进行总体开发,引入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区办实业,形成多元化投资的良好格局。黑石渡镇集中区企业实现总产值1800万元,利税150多万元。华庆铸业有限公司、天勤物资回收有限公司、金江建材有限公司、应流集团源原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等四家招商企业先后落户集中区,总投资28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达6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