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六安市地图 > 霍山县地图 >
落儿岭镇地图
落儿岭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落儿岭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拥有大面积的竹园、杉木林、坑木林,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拥有6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890千瓦;中药材和桑茶资源丰富,拥有广阔的天麻基地、皖贝母基地、药百合基地、生态有机茶基地和蚕桑基地;此外还有五桂峡绝壁、挂龙尘、六万晴霞等神秘诡怪的自然奇观。
落儿岭镇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落儿岭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平均气温15℃,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生产条件优越。落儿岭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拥有大面积的竹园、杉木林、坑木林,森林覆盖率达76.4%,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植业、生态旅游业成为全镇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最适宜旅游居住的胜境佳地。全镇拥有竹园2万亩,占山场面积的22%,总蓄积量350万株,亩均立竹170株,年出笋量40万株,出笋率为12%,年采伐量40万株,年产值200万元。落儿岭毛竹以其节长、质韧、壁厚、竹纤维长而紧密,享誉各地。境内现有小型半成品加工企业5家,毛竹产品转化率40%。全镇拥有生态有机茶园3000亩,是名茶重点产区。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以及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霍山黄芽”非凡的品质,自唐代以来就成为御用贡茶,现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落儿岭镇遍山分布各种野生中药材近260科,325属,1000多种,人工种植药园5000亩。是素有“软黄金”之称的人间仙草“霍山石斛”和皖贝母的生产地,天麻、贝母、茯苓、灵芝、杜仲、枣皮、丹参、百合等各类中药材享誉全国各地。此外境内1万亩坑木林基地,3000亩优质桑基地也是该镇在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中涌现出来的龙头示范基地;境内花岗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白麻、墨玉、雪花、芝麻白、夜雪梅等多个花岗石品种可供开采。境内梯级开发的六级水力发电站,如六颗亮丽的明珠闪耀在青山碧水之间,总装机容量2890千瓦,为全镇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神奇的六万寨奇峰,五桂峡绝壁,挂龙尖白果,使游人流连,香客云集,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之美誉;

农业发展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境内的翠岭精制茶厂采用野生兰花和霍山黄芽窑制的“翠岭兰香”,集黄芽的醇香和兰花的幽香为一体,香味独特持久,口味纯正,极大地丰富我国的兰文化和茶文化。蚕桑、中药材、养殖业等短平快项目迅速扩展,推出了一批具有落儿岭特色的生态品牌产品,如“翠岭兰香”挂龙尖黄芽、“致富牌”葛粉、落儿岭冬笋、祝家铺天麻等,农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482男4918女4564家庭户户数2857家庭户总人口(总)9423家庭户男4878家庭户女45450-14岁(总)22330-14岁男11880-14岁女104515-64岁(总)652015-64岁男336515-64岁女315565岁及以上(总)72965岁及以上男36565岁及以上女36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048

基础设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加强。道路、水电、电视、电话、宽带网等配套建设一应俱全,政务、商务信息化不断向前推进,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落儿岭镇逐步成为霍山县的经济强镇,并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大步迈进。

工业发展

工业经济成为全镇的支撑,已形成了造纸、彩印包装、铸造加工、小水电四大支柱产业。现有工业企业3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安徽东风纸业有限公司),工商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0%以上,农民人均从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全县乃至皖西的亮点。这里是工业重镇。落儿岭人有着较强的工业意识,工业经济在全镇的经济发展中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多年来已形成了造纸、彩印包装、铸造加工、小水电四大支柱产业。工商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90%以上,农民人均从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全县乃至皖西的亮点。在工业经济中,个私民营经济是一支强劲的生力军,推动着该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新时期,许多企业能人投身到发展工业经济的大潮中,大批乡镇企业脱颖而出,造就了落儿岭工业重镇的雏形。落儿岭镇工业集中区利用原三线厂区和原校舍拓展而成。位于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六万寨脚下,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集中区位于318线省道以南,5KV变电所以西,东起35KV变电所,西至东风大道,南至孔家河,总占地面积280亩,集中区分为五个区:即高新技术制造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精密铸造区、彩印包装加工区以及政务区,已实现八通一平(通路、通电、通邮、排污、排水、宽带、有线、土地平整),境内上游有一座蓄水量达370万立方米的水库和35KV变电所1座,同时拥有建筑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原三线军工厂企业搬迁遗留的大量闲置厂房。工业集中区在规划用地、建设、招商、税收等方面,除享受国家及县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外,还享受落儿岭镇招商引资及发展工业与民营经济的特别优惠政策。目前,集中区内有工业企业45家,其中营业收入超亿万元企业1家,500万元以上的有3家,300万元以上的有6家,且集中区内企业年均以6-8家的速度增长。集中区内服务机构齐全,实行“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一站式”服务。

人文历史

六万寨位于大别山腹地,霍山县城之西40公里处。据《霍山县志》记载,南宋末年(1275),驻守在霍山的爱国将领曹平章,得知南宋被元军战败,朝廷濒于灭亡,霍山附近的城池也相继被元军攻陷,遂命令霍山城内6万军民撤离霍山县城,在这座山上安营扎寨,抵抗元军,六万寨因此而得名。
白云庵:寺庙地处落儿岭、大化坪两镇交界处,位于挂龙尖,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文革期间遭彻底毁坏。1991年由当地农民与佛教界人士在旧址重建寺庙。
鹿吐石铺:落儿岭镇境内的“三点一线”小集镇之一,传苏母娘娘逃难至此,因山洪暴发,无法渡河,追兵将至,万分危急。忽见一梅花鹿连吐数十个大石头于河中,排成石铺,救苏氏过了河,鹿吐石铺因此而得名。
烂泥坳水库于1979年动工,1983年10月竣工,投入生产运行,总库容量370万立方米,该水库属坝顶溢流式双曲薄拱坝,坝高35米,溢流挡墙高3米,为在册小(一)型水库,坝后建有装机容量为320千瓦发电站一座。烂泥坳水库属龙井河流域梯级发电的龙头水库,水库下游建有六座梯级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890千瓦,烂泥坳水库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养殖、发电等多种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