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保山市地图 > 施甸县地图 >
何元乡地图
何元乡相关地区地图:

水利设施

水利设施有上寨水库、栗子园水库、秧草塘水库等,总库容为317万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莽城河、何元河、莽王河等,皆由西北向西南流入施甸河而注入怒江。林地面积8.094万亩,主要树种为云南松,经济林木主要有茶、核桃、花椒等。耕地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甘蔗、辣椒、花生、葵花籽、凉晒烟等。乡内大寨门、大歇厂一带有大量古代无脊椎动物化石,被确定为全球目前保存完整的泥盆二叠纪地质。乡内有娲妮澡塘,不同的水质、不同的颜色,及其医疗价值吸引着远方的客人,胃病、风湿病、皮肤病、黄水疮的相继治愈让它闻名遐迩;乡境内有铁矿、雌雄黄、汞矿等,曾在组军门建有“六一四”水银厂。乡内有滇西抗战时期的战壕、保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台坡碉堡位于何元乡人民政府驻地20公里处攀枝花渡口,地处王家庄村攀枝花自然村,海拔660米。明万历11年(公元1583年)11月,永昌参将邓子龙镇守姚关围歼缅军主力,敌军残部向攀枝花渡口溃逃。据历史记载,攀枝花渡口之战,是邓子龙抗缅战役中的东线第一战役胜利结束之地。攀枝花渡口在抗战时期的一九四二年成立“攀枝花抗日军民合作站”,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攀枝花渡口作为著名的松山战役的第一线,配合抗日远征军第88师,新编28师抗击日本人侵略者,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农村经济

何元乡,何元乡2006年农村经济收入4621.5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67.82万元,占总,收入44.7的%;畜牧业收入1814.41万元,占总收入的39.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907头,肉牛396头,肉羊211头),林业收入199.7万元,占总收入4.3%,第二三产业收入310.9万元,占总收入6.7%,工资性收入194.8万元,占总收入4.2%。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172.2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14人(占劳动力的8.1%),在省内务工368人,到省外务工546人。

人口卫生

何元乡现有农户3417户,乡村人口15567人,其中男性8075人,女性7492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劳动力15452人。何元乡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为彝、佤、傈僳、独龙、景颇、布朗、纳西、白族,其中汉族13104人,其他民族2470人。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390人,参合率86.7%;享受低保1020人。有乡卫生院1所,有医务人员9人,建筑面积922.44m2,设有病床8张,X光机1台,黑白B超机1台。全乡设有9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3人。乡内建有公厕2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建有生活排水设施2个。

发展建设

截止2006年底,该乡已实现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现辖:9个行政村(何元、莽王、王家庄、石头寨、李为地、大仆寨、组军门、大坡脚、大寨门),52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农户数3417户,乡村人口15567人,其中:农业人口15452人。何元,原为人名,施甸坝何家村人。本人于明末崇祯十一年(1683),从施甸何家村搬迁至何元乡何家寨居住,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而改乡名为何元。

招商引资

何元乡,积极主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放手发展个私经济。一是全力营造发展环境,消除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束缚和不符合发展要求的做法,不断改进服务,优化政务环境。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凡符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不违反产业政策的行业,都允许民间资本经营。三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改进政府服务方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保护合法经营,维护公平竞争,坚决治理各种乱罚款、乱摊派行为。以石材产品开发为工业支撑:一是继续支持江苏王老板,加快建厂速度,尽快投产;二是加快莽王红的市场开发,争取尽快办厂开发;三是支持大寨门、小大山石厂,增加何元青石开发效益;四是进一步规范砂石厂的采伐制度,保证全乡资源得到保护性利用,以市场为导向,依法进行开采。

降水温度

全乡地处怒江东岸,山势东高西低,山脉多呈南北走向,南北最大纵长16公里,东西最宽12公里。主要山峰有大尖山、长箐山、岩子脚山等,大尖山海拔2354.3米,是境内最高峰。由于受地形特征及怒江热气流影响,气候属立体型气候。李为地、大仆寨一带为亚热带,大寨门一带属冷带,其余为温带,转换界线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5℃,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仅为3℃。年平均降水量为104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