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关镇地图
姚关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姚关,古哀牢时有“濮人”群落。唐宋为百越民族居住地,名猛笼,意即森林的地方。元代名老窑,因老窑山烧制陶器得名,建基层政权称老窑寨,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因陇川宣抚司记室江西人岳凤弑主多士宁叛国,阴结木邦部耿马土目罕虔,勾结外力,谋五路犯滇,滇西边庭告急,云南巡抚刘世曾、巡按董裕奏疏明庭,神宗皇帝朱翊钧诏谕驻湖南黔阳州(今黔阳县)武靖参将邓子龙,南京小教场坐营中军游击刘綎援滇。邓子龙受命于危难之际,率三千精兵,远道驰援,日夜兼程,深入滇之西,屯驻东线老窑寨,筑关迎敌。时,把“窑”雅化为“姚”,始称姚关。姚者,艳也,关者,固若金汤,永镇姚关。姚关这个地名词条,中国地图可见,从明代沿用至今,从未更易,悠悠岁月,已四百余年。姚关藏有明代石碑四块,即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东线首战破敌象阵,邓子龙祝捷志胜,宰杀俘获之大象,犒劳将士,题书《烹象处》碑;十四年十月七日,奉议大夫云南楚雄府同知蜀内江怀山萧茽撰《姚关偃草坡记》碑;十五年孟冬,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沧佥事关西信亭李士达撰,赐进士出身整饰金腾兵备云南按察司按察使南昌春宇姜忻书丹,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云南按察司分巡金沧副使余姚云屏胡维新篆额《恤忠祠记》碑,南明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钦命姚关守备道加援游击府江西抚州府曾先捷撰,钦命姚关守备道前镇贵州西路总兵官都督府都督施其贤立《清平洞常住寺记》碑,郡人李根源题书《邓将军烹象处》碑。风景名胜
地理条件:姚关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风光优美。200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生态乡镇”称号。姚关镇辖地中心——姚关坝子,系高原型古湖岩溶溶蚀丘陵盆地,其间,独特的卡斯特地貌与陆薮交错的古湖遗址(俗称海子)共存,机构了一组奇秀特异的湿地自然景观。据现有的考古调查资料表明,在地质第四世纪末期,即距今两万年左右,姚关古湖从黑龙河尾切割外泄,原为湖水覆盖的大部分面积开始逐步暴露,唯有今天的山邑坝因其地势低洼,湖水未能尽泄面成湿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代欤相传,形成了今天的山邑湿地。海中礁石突兀,错落别致,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玲珑秀美。四面青山环绕,陆薮交错,夏日荷花盛开,一望未可尽收。不可胜数的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栖繁衍其间,各种鱼类在海中穿梭嬉游,形成了海中有山,山中有树,山水相映,浑然一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山邑湿地一派天然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色。远道而来,探亲访友或慕名而来观赏的不少文人墨客,看后,无不为之惊叹,真不愧为大自然神功鬼爷之佳作,奉献给姚关人民如此美妙的风水宝地,故而,姚关人将其称之为“迤西小桂林”。称号:姚关因小河、溪流众多的缘故,被赋予了“高原水乡”的美称,“姊妹河”堪称姚关一绝,每到夏日,河边杨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与古镇一起给姚关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大尖山万亩生态茶园也是人们品茶休憩的好去处,该茶园出产的里畿茶,光绪年间被选为进贡朝廷之珍品。一九五三年作为云南名茶选送北京中南海,一九九九年荣获第五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