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屏东县地图 >
佳冬乡地图
佳冬乡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

佳冬乡原为平埔族马卡道族茄藤社的故地,旧名“六根”、“茄苳脚”。关于“茄苳脚”的地名由来说法有二:一是说因此地有茄苳树,加上地处屏东平原客家聚落的南边,故被称为“茄苳脚”;二是认为其来自平埔族语。清朝时此地为凤山县六根庄。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以台语茄苳(katahg)与日语“佳冬”(katau)发音相近,易名为佳冬,设置佳冬庄,划归高雄州东港郡管辖。战后初期划设为高雄县佳冬乡,1950年改隶屏东县至今。高屏地区客家六堆之左堆。

特色产业

本乡面积为309842公顷,其中农业耕地面积为144453公顷占全乡面积46%、渔业面积为550公顷占17%、畜牧业面积67.3公顷占2%,各业种类特色如下:
一、农业:(1)槟榔:种植面积为590公顷,采收期为每年5月~9月,价格可分中、合、不、外、S、SS、SSS等七种,开盘时以中子为例,由5元~10元,到采收末期5角~1元不等,大致来看槟榔为目前收益较高的农作物,有(绿钻石)之美名。(2)莲雾:种植面积为570公顷,采收期为每年12月~隔年5月,价格由每公斤100元~20元。由于本乡地属沿海地区,咸性黏质土壤适合莲雾之栽培,所产莲雾黑而发亮,而有(黑珍珠)之美名。(3)香蕉:种植面积为50公顷,采收期可分为冬蕉每年1月~2月、春蕉每年3月~4月、夏蕉每年5月~7月,价格依青果合作社与外国进口商之合约为准,约每公斤20元~10元,在香蕉市场之黄金时期,本乡种植面积达800公顷,对本乡之农村经济有很大的功劳。(4)水稻:种植面税约为30公顷每年可分为一期作(1月~4月)二期作(6月中旬~10月)1月~1月为里作期,由于经济效益少,佳冬乡种植面积有越来越少之现象。(5)椰子:种植面积约四八公顷,采收期每年1月~5月由于各种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及进口关系,目前每公斤约五元,经济效益少,农民种植意愿不高。(6)其它:包括各种蔬菜及水果,面积约156公顷。
二、渔业:目前本乡养殖业分为咸水养殖及淡水养殖。咸水养殖有塭丰养殖生产区,面积约250公顷,及下埔头养殖生产区,面积约140公顷。淡水养殖则零星分布,面积约60公顷。(1)咸水养殖可分成鱼类养殖、虾类养殖及鱼苗繁殖。成鱼养殖以石斑、鲷类为主,虾类养殖有草虾、斑节虾、白虾。鱼苗繁殖则供应国内成鱼养殖及部份外销。(2)淡水养殖以泰国虾、甲鱼为主,其余为牛蛙及部份淡水鱼类。
三、畜牧业:本乡畜牧业以养猪为主,目前情形如下:(1)猪:饲养100头以上有43户:计31000只,面积24公顷。100头以下有19户,计1800只,面积2.5公顷。(2)鸡:蛋鸡48户,计682000只,面积20公顷。肉鸡10户,计260000只面积11公顷。(3)羊:乳羊3户,计230只,面积0.3公顷。肉羊:六户计1250双面积2.2公顷。(4)牛:水牛7户,计8只,面积0.3公顷。

教育

高中职,佳冬高农,初级中学,屏东县立佳冬初中
小学:屏东县佳冬乡佳冬小学,屏东县佳冬乡塭子小学,屏东县佳冬乡羌园小学,屏东县佳冬乡昌隆小学,屏东县佳冬乡大新小学,屏东县佳冬乡玉光小学

旅游景点

佳冬萧家古厝,佳冬西隘门,佳冬杨氏宗祠,佳冬张家古厝,海鸥游乐区,地层下陷奇景,佳冬战备跑道,黑珍珠莲雾绿带

行政区划

佳冬乡共辖12个村庄,分别为佳冬村、六根村、赖家村、万建村、玉光村、石光村、昌隆村、丰隆村、羌园村、大同村、焰温村、塭丰村,佳冬村,村里特色介绍:村内古迹有萧家古厝及佳冬四大栅门内之东北隘门,及五落五进的萧家古厝,为台湾最大且最完整的客家古宅。佳冬四大栅门于嘉庆十六年创建,距今一百八十年。「客家粄条」及沿海公路「阿兰田螺」为味香经济实惠小吃部。六根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与佳冬村并邻,于客家六堆中属「左堆」,佳冬四大栅门之西隘门,位于本庄,上有「褒忠」二字。西侧有杨家宗祠,位佳与路(编号十二之九),街按沿海公路(台一七线)。「杨氏宗祠」具有「慎终追远」,发扬「孝行美德」的精神,均属三级古迹。赖家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旧名下埔头,村民多为客家人,姓氏多为「赖」姓,仅葫芦尾第十二邻之居民,纯属闽籍。村民农渔业兼营,盛产「黑珍珠」莲雾及鱼类养殖,成立「下埔头养殖渔业生产区」生产新鲜活跳鱼虾,美味可口。万建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村民多系于乾隆期间,从广东蕉岭、梅县移民,先由温姓居民来此垦殖,居民属客家人,大部份务农,主要作物,槟榔,莲雾及畜牧养殖。玉光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居民多属闽籍,以农耕、畜牧养殖为主,于各河川种植西瓜为副业,中山路打通后工商业繁荣,与石光村为本乡商业中心。邱宝藏羊肉小吃店,经济实惠,为特色之一,远近驰名。石光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与玉光村并称石光见,村民多属闽籍,本村名胜有泉水(洞湖)沟游泳池,又称公园,系全乡消暑的好地方。村民以农耕为主,主要作物有槟榔,莲雾及畜牧养殖。昌隆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居民以纯粤族(客家人)为主,本村有「五爪金盘」道路网,颇具特色。村民以农耕为主,主要作物有槟榔、香蕉、椰子及畜牧养殖。丰隆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昔为佳冬乡昌隆庄之一部份,因人口不多,与「三间屋」、「武丁潭」部落合为一村,本村居民以客家族为主,以张、戴、赖、曾、钟、沈等姓居大多数,民情勤奋,以农耕为主。主要作物有槟榔、香蕉、椰子及畜牧养殖。大同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称以大武丁,含新埔第十四、十五邻部落,合并为大同村。位林边溪佳冬堤防南侧,与新埤乡、林边乡遥望相对。鸭母王为本村旧有特色,现已绝迹。榕树下山产店新鲜可口为本村特色之一。村以农耕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香蕉、莲雾及槟榔。羌园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与大同村并排,位林边溪佳冬堤防东南侧,为沿海公路(台一七线)沿线村庄;分为三个部落第一邻为番仔寮,第二邻、第三邻为四块厝,第四邻至第十一邻为羌园村本部落。本村村民以农耕为主。主作物有香蕉、莲雾。地层下陷后排水不良,影响农作生产,有少部份改为鱼虾类养殖。「枝」、「胜」海产店,供应新鲜海产,为特色之一。焰温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属地层下陷区域,分为二个部落,前部落从第一邻至六邻,称海埔,后部落从第七邻至第十四邻称塭仔,两部落合称焰温村。村民大部份以捕渔及渔业养殖为生,盛产高经济价值鱼类,也因为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尉为奇观。塭丰村,村里特色介绍:本村分第一邻至十二邻的塭仔庄及第十三、十四邻部落、顶寮合为塭丰村。村民以捕鱼及渔业养殖为生,盛产高经济价值鱼类及种苗繁殖。有,林烈堂先生开创种苗繁殖之新纪元,并当选为十大农家之名衔。地层下陷残存之房屋为历史之见证,亦为本村奇景之一。往恒春半岛游览旅客可顺程绕道观赏,并品尝新鲜活跳海产,「享受口福」之好地方。

交通

公路:佳冬乡主要联外道路是省道台一线及台十七线,也就是屏鹅公路和沿海公路,台一线上的战备跑道就在佳冬乡,而佳冬乡在日据时代也有军用机场。佳冬乡台一线往北经新埤、南州到朝州、屏东市,往南到枋寮、恒春,可转往台东和花莲,台十七线往北到林边、东港接双园大桥到高雄县市,往南到枋寮接台一线。台一线过新埤大桥,桥又的堤岸道路经大同村、羌园村可接台十七线。公路系统上,有国光汽车客运、中南客运及屏东客运经营。
铁路:西部纵贯铁路屏东支线在佳冬乡有停靠站,铁路局设有佳冬火车站,台湾铁路管理局屏东线,佳冬车站,台1线,台17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