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槽苗族乡地图
枧槽苗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枧槽苗族乡-生活习俗
枧槽苗族乡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平时都只呼本名,不连父名。由于受汉族宗法封建的影响,有的制定字辈、建立宗祠、修纂家谱。枧槽苗族乡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跳花”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枧槽苗族乡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枧槽苗族乡-招商引资
枧槽苗族乡,2005年,枧槽苗族乡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取得绿证70人;职业技能培训410人,取得技能资格证书361人;农民就业前引导培训806人。实现生猪出栏4.5万头,小家禽出栏135万只,畜牧业总产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4496万元,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84元,增长率达12%。大力发展枧槽苗族乡小家禽产业经济,2005年成立了枧槽苗族乡家禽业联合社和九尺家禽联合会2个规范化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了孵抱、宰杀、腌卤等分会,会员人数达120人,农村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务工520人。在双土、金沙等村新引进发展制种和养殖业土地承包业主3个,实现新流转土地250亩。2005年,枧槽苗族乡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14922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0975万元。成功引进了成都草字坡食品有限公司、金州禽业有限公司、金固机械厂等项目3个,到位资金2700万元。引导农民外出务工,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10000人,引导失地农民就业100人。枧槽苗族乡-乡镇特色
枧槽苗族乡,服饰特色枧槽苗族乡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头饰特色:枧槽苗族乡男子头饰青年留分头,部分地区所包的头帕直径40厘米。21世纪以来,大部分老年男子多戴上皮帽。枧槽苗族乡儿童头饰多留头顶左、右两撮扎梳成两根小辫或扎成两把,如古代汉,人之“总角”。枧槽苗族乡妇女头饰一般挽高髻于顶,别上银针、银簪及插上银梳、塑料梳、木梳等梳子。
枧槽苗族乡-爱心服务
枧槽苗族乡,叙永1600个留守学生喜得爱心亲情卡“我家里很穷,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以前很少与父母通话,现在有了电,话卡就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了。”一少数民族学生高兴地说。叙永电信“爱没有距离家就在身边”关爱留守学生爱心亲情卡捐赠仪式在叙永县枧槽苗族乡中心校举行。叙永电信共向该县贫困留守学生捐赠了1600张价值32000元的201电话卡,让这些特殊的群体虽然远离父母,但也能和父母沟通,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该公司总经理曾小雄表示:留守学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叙永电信通过赠送电话卡的形式,为留守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他们在爱的海洋里茁壮成长,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学们领到电话卡后都非常高兴,他们表示一定通过电话聆听父母的教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叙永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叙永电信及枧槽乡政府相关领导参加了此次赠卡仪式。枧槽苗族乡-资源气候
枧槽苗族乡,枧槽苗族乡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地下水源丰富,水质清澈甘冽,耕地以水田为主,土壤肥沃,自流灌溉,宜种性广,有利于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因此,九尺镇农业发展,特别是小家禽养殖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油菜、中药材为主。养殖业以鹅、鸭、鸡。兔等小家禽畜养殖为主。枧槽苗族乡地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北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27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25.7mm。全镇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人民渠第8、9号支渠、白土河、蒙阳河、黄土河均流经境内,灌溉十分便利。地下水源丰富,全镇大小泉、堰近百处,水质清澈为洌,素有“九尺水好养人”的说法。耕地属湔江冲积土壤,以水田为主,土壤肥沃,自流灌溉,宜种性广,有利于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全面发展粮油、经、畜、禽等商品生产。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蔬菜、中药材为主。2000年粮食总产量1746.6万公斤,油菜籽总产量1295吨,农业总产值2493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398元。枧槽苗族乡-乡镇建设
枧槽苗族乡,枧槽苗族乡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以烤烟、水稻、玉米、洋芋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生猪、肉牛、乌骨鸡为主的养殖业构成枧槽苗族乡的经济主体。确立了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交通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烤烟5500亩、肉牛5000头、笋用林5000亩、茶果林5000亩和“丰岩乌骨鸡”10—30万只为品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深化农村改革,巩固民族团结,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枧槽社会全面进步。2008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抓支柱产业发展:2007年烤烟生产面积5500亩,产值600万元,产量140万斤。实现牛存栏4700头,生猪出栏10100头,抓肉牛养殖小共示范建设,实施改圈、建池、牛种改良、种草、防疫配套服务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行秸杆青贮饲料技术,枧槽苗族乡肉牛经济不断壮大,连续三年荣获县上肉牛产业化一等奖,养牛小区建设一等奖;外出务工人员3000人以上。
二、教育现状:现有1间中学、1间中心校、3间完全小学,3间村小和1间私立小学,在校学生2500人。
三、场镇建设:现已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实施建设正在争取启动中,使枧槽苗族乡人民赶集有了一定的活动场所。四、公路建设:为了实施“三级路网”建设,投资4万元完成了长—长路枧槽至长,秧段三级水泥路勘测设计,并投入150万元完成了3公里水泥路路基建设,并实施了1.5公里硬化,枧槽苗族乡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五、能源建设:2006年投入金5万元,完成了沼气池建设106口。
六、通讯设施:安装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增加容量125门,新建移动网站3个,联通网站一个。
七、人畜饮水工程:已完善场镇人饮工程,可供3000—4000人的用水,已实施完成第一期烟水工程,第二期烟水工程正在实施。
八、扶贫开发:几年来投入资金70多万元,解决了150户少数民族和贫困户建房;启动实施了3个村的外资扶贫项目。
九、卫生事业:投入资金60万元,新建了乡卫生院,落实农村合作医疗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