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镇地图
两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两河镇下辖村
两河镇下辖村:广阳村相合村勇敢村永付村黄林村镇江村新国村凉山村断桥村陕西省石泉县两河镇
两河镇位于石泉县西北边陲,离县城41公里,南与西乡县接壤,西与佛坪县交界,北与宁陕毗邻,五县交界,四面环山。210国道(西万公路)、石两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距西汉高速公路4公里,蜿蜒清澈的汶水河、堰坪河汇聚两河集镇,故名为两河镇。全镇辖19个行政村,1个集镇居委会,108个村民小组,21个驻镇单位,全镇2513户,总人口10097人。有国土面积15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085亩,其中水田6208亩。该镇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7325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610公斤,人均纯收入1425万,本级财政收入75万元。镇内山川秀丽,山地面积广阔,河流纵横,山峦叠障,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地面积达11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0万0亩,荒山1万亩,森林覆盖率89%,生态环境建设良好。主产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油菜、花生及薯类作物;盛产香菇、木耳、天麻、银杏、核桃、板栗、黄姜、魔芋、生漆、杜仲及类野生食用菌。白果远销全国各地,质优骨嫩,远近闻名。水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大小水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11330千瓦,年发电量7500万度,年总产值2250万元,其中席家坝水电站正在建设中,设计装机容量4800千瓦,年发电量2240万度,年产值670万元。云母矿遍布全镇,钻天坡钒钛矿品位高,储存量大,2003年西洽会,成功与外商签约,今年底可正式投产。近几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2002年镇政府投资30万元对集镇进镇路进行了全面改造,两河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村道建设步伐加快,新建、拓宽村级道路11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电力设施完善。2002年借国家农电改造之机,对全镇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全镇实现了村村组组电器化;集镇开通了光缆电视,农村电视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今年以来先后开通了程控电话和寻呼台,11个村开通电话,移动、联通机站5个,信息网络遍布全镇,四通八达,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主要以烤烟、蚕桑、黄姜、畜牧业为主,到2003年全镇烤烟面积2600亩,桑园面积达到4700亩,今年养蚕3500张,产茧110吨,黄姜种植面积2500亩,畜牧产业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生猪饲养量达到7200头,出栏3327头,牛羊存栏达到3780头。四项主导产业建设,广大群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全镇粮经作物面积有了较大调整,以粮为主传统农业逐渐改变,农民的现金收人有了较大幅度增加。集镇建设迅猛发展。两河镇(原名为两河乡),1996年撤乡建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米,镇党委、镇政府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突破口,本着“统一规划,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的思路,集镇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功能完善,一个美丽的农村集镇展示在世人面前,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西万公路上的重镇之一,是两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周边地区的商贸集散地。两河镇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两区两带”经济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了工作思路,在中高山建设绿色生态区和经济林区,在浅山积极发展“千亩”高效、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山青、水秀、人富的目标,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四川省叙永县两河镇
两河镇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城西南13千米处,距泸州市100千米。面积139.9平方千米,总人口3.46万人(2006年末),其中农业人口3.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73人。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8个居民小组。叙(永)威(信)公路过境。有天生桥自然溶洞群风景名胜旅游地。代码510524105:~001两河社区~201保丰村~203镇国村~211乐郎村~214河营村~224尖山村~230鱼香坪村~234双狮村~235关坝村~236天生桥村~237太平山村,沿革1948年设两河乡,1953年建镇,1958年改公社,1959年复镇。1997年,面积147.7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风岩、盖首、桐风、立新、六宝、落宁、保丰、边岩、镇国、金华、金银、落箭、张坝、还乡、尖山、飞龙、西山、网坝、大林、安足、落邦、余香、铜鼓、乐郎、培龙、江村、茶叶、孙家、石关、滥坝、麻园、新店、何营33个行政村和两河一、二、三3个居委会。2003年,面积142平方千米,城镇规划面积7平方千米,辖31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818人,其中农业人口31692人。2004年,面积142平方千米,城镇规划面积7平方千米,辖31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1万人。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
基本概况:两河镇地处盐亭县南大门、梓江、魏城河交汇于场镇,绵盐、盐三高等公路穿镇而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全镇辖两河、共和、垢溪3个办事处,18个村,195个社,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全镇有6905户,总人口25441人,其中农业人口23387人,非农业人口2054人。全年出生178人,死亡175人。年末耕地总面积18150亩,其中田7815亩,人均耕地0.96亩。全镇有党委2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39个,当小组103个,党员964名:其中2000年新发展党员17名,转正20名。2000年镇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六好乡镇党委”,镇党委、镇政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0年度先进集体;同时荣获全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集体,市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先进集体,公路建设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两河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4608男12795女11813家庭户户数6747家庭户总人口(总)24512家庭户男12719家庭户女117930-14岁(总)54610-14岁男28180-14岁女264315-64岁(总)1711815-64岁男907415-64岁女804465岁及以上(总)202965岁及以上男90365岁及以上女112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762
四川省威远县两河镇
全镇概况:两河镇位于内江市威远县西北部,距县城50余公里,距成都160公里,与仁寿县接壤,旧有“三山九寨六条沟”之称。1992年7月由原越溪区两河、光华乡合并而成,幅员面积40.2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行政村,124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5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11000人左右。生态环境:该镇处于荣(荣县)威(威远)穹窿地貌区,地质构造特征明显,浅丘与高山相接,平均海拔600米,年降雨量在700-1000毫米之间,年均日照1200小时,年均气温17.5℃。镇内山峦叠翠,沟壑纵横,丛林清悠,渌水逶迤,自然环境十分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0%。
产业经济:两河镇综合经济实力强,在内江市乡镇五大经济指标考核中,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综合经济实力第一镇,并进入全省乡镇200强,名列第111位,被省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获得内江市第一个红旗镇、村民自治示范镇、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截至2008年,两河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61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4700万元,财政总收入1321万元。农业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红苕、茶叶、银杏、杂交竹等,目前有1400多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果园、3959亩麻竹和3.8万亩林木资源。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善。两河镇交通网络健全,硬化程度高,仁威公路贯穿,成泸高速过境,全面实现公路社社通,部分完成便民路入户;场镇建成面积19.85平方千米,文化、餐饮、市场、娱乐、通讯等设施健全,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所,敬老院、卫生院1个,设多个合作医疗站点,广播、有线电视覆盖各村,移动电话通讯设施健全,实现场镇自来水、天然气入户。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到位。全镇医疗救助覆盖面广,城镇、农村人均救助水平95元,享受社会保障人口4.5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五保户”供养制度完善,分散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达到1800和2400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24%;全镇有敬老院1个,条件设施完善。
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两河镇是秀甲川南的著名煤乡,煤层分上、中、下三层,原煤发热量大,在4000-6000大卡之间。以资源为依托,原煤生产、加工企业众多,有10余个股份或私营能源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家。著名市属企业内江市沙湾煤业有限公司亦在境内。
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丰富。两河镇古寨甚多,有号称“川南第一名山”的俩母山,及以向家寨、高顶寨为首的古寨群落,风景优美,底蕴深厚,适宜避暑、度假、康体、休闲。俩母山属省级宗教活动胜地,主峰海拔834米,唐朝以来便长续香火,古庙秀山曾吸引众多文人香客,古诗曾云“百里飞龙两母分,蜿蜒飞架半天云”,“压尽陵州百万峰,岿然两母在云中”。俩母山有“八景名胜”:天池甘露、向寨春风、半边古刹、五块奇峰、柜岩晚霞、香炉残月、铁门云封,各有特色,令人心驰神往。除“二寨一山”之外,动宝石、灯杆坝、放生河、太白渡、诗仙遗迹等,亦驰名遐迩。2008年,向家寨、俩母山等旅游景点的进入《威远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发展愿景:两河镇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先行、农业强基、旅游发展、百姓受益”的主线,服务工业,重视农业,规划发展旅游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党委、政府一班人着力于改善民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工业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资源为依托,积极带动全镇旅游开发,为实现生态旅游强镇而不断努力奋斗。两河镇党委、政府下设党政办、综合办,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务中心,现共有工作人员33名。邮政编码:645469。
甘肃省康县两河镇
概况:位于康县城东南37公里处。西依贾、白杨、铜钱3乡,南与阳坝镇、托河乡相连,东、北部与陕西略阳、宁强2县毗邻。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5778。镇政府驻两河街道。历史沿革:以清河与麻柳河汇流而得名。属阳坝镇管辖。1949年解放后设两河乡,1958年成立两河人民公社,1983年由公社改为乡。1985年又由乡改为镇至今。现辖两河廖家坝、赵家坝、瓦场、巩坝、刘山、中坝、丁家山、中营、马家坝、后营、吴家营12个村委会,171个自然村。
自然与经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清河发源于境内西北的黑咀山,流向东南;麻柳河源于境西松尖子山,迂迥向西北汇入清河;还有巩坝河从境东北流过,水利资源较为丰富。修建小型水电站5座。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土壤肥沃,为发展家、林业生产供了良好条件。最高海拔(松尖子)1806米,最低海拔(两河)914米。耕地面积1.23万亩,其中川坝地占8.2%。粮食作物主产玉米、小麦,兼产黄豆和少量水稻。森林覆盖率占50%以上,系康县林区乡之一。境内盛产木耳,产量占全县四分之一左右;又是县内生产天麻和生漆的基地。林产品有油桐、栓皮、板栗、花椒等,其次还产香菇、猴头、中华猕猴桃等。有家具厂、水电站及林副产品加工等业。境内还设有清河林场。
交通:有清河公路过境30多公里,另有乡村家机路。
文教卫生:现有小学12所,有中心医院1所,医疗站1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