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莆田市地图 > 涵江区地图 >
江口镇地图
江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实施五大战略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小城市

近年来江口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商贸富镇、文卫兴镇、交通活镇、农业稳镇、城镇建市的五大战略工程,全力打造工业、商贸、文卫、交通四大中心,由小城镇建设小城市,取得显著成绩。江口镇在快速发展中迅猛崛起,在去年的GDP中,工业产值占36%,第三产业占35%,农业产值仅占29%;在财政收入中,农业税仅占10%;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的人员达到4000人;城镇人口达2.1万人,占全镇人口的48%。虽然这是一组枯燥的数据,但无不展示出江口镇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中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显著成绩,云阳县城镇次中心作用正在迅速增强,其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江口镇位于我县东北部,现有人口4.3万余人,是云阳、开县、巫溪三县交通的枢纽。该镇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县城搬迁带来的辐射空白,以及江口镇作为建设部命名的“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云阳县非公有制试验区,重庆市首批启动的45个“百强镇”之一的系列有利条件,结合本镇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经济发展路子,响亮提出实施五大战略工程,打造四大中心。决心用8—10年时间把江口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大、商贸发达、文卫兴旺、交通便捷、城镇人口达5万人的小城市,云阳名符其实的第二大城镇、次中心。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打造工业中心。强大的工业经济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是农村驶入小康的强有力引擎。该镇根据本镇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资源特色,科学确立了“1234”产业发展目标。“1”即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个亿,利税超过1个亿;“2”即抓好现有的两个龙头企业,即三峡硅锰厂和植物油厂,让硅锰冶炼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5个亿;以植物油加工厂为龙头,通过滚动发展建设油料城,争取5年后产值超过3个亿。“3”即扩建上游公司酒业基地,重庆渝洋食品有限公司,江口车辆配件厂,使其产值达到2个亿。“4”即抓好四类现有工业企业使产值达到1个亿,主要是农产品加工、资源采掘、建筑材料生产经销、农业机械加工及营销。

交通

江口镇境内交通便捷,福厦公路和福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泥路通往江口镇27个行政村,共有6-40米宽规格化水泥路30公里,形成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建国前,镇上一条街长不到200米,宽只3米,中亭街仅有18家低矮简陋的店房。民国时期,东门大岭村出现有碉堡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群。1978年始建江口新街(即江口街至石西村顶西坡的福厦公路江口段),以东岳观为中心,向四面伸展,全长6公里,路面平均宽32米,浇灌混凝土或沥青,设置绿化带花坛和路灯,路旁的工厂、商店、住宅、学校,多为3~4层混合结构的建筑物,最高的石西新光大厦和中心小学教学楼,均为7层。锦江路自锦江大桥至平民医院路口长2公里,宽32米,路旁皆砖混结构楼房,装饰整齐华丽。税务、邮电、供销、宾馆、车站、医院、学校、商店、影剧院和古迹“东岳观”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锦江中学拥有各类楼、馆19座)。华港路长1.7公里,东西走向,建有3层套房式住宅113单元,建筑总面积42840平方米。天益路长0.19公里,路旁为3~4层店房74单元,建筑面积30714平方米。孝义路长0.3公里,路旁为2~3层砖混结构的店房,住宅51幢,建筑面积18250平方米;街北的华辉电子厂,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托儿所花园式平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锦华路长0.5公里,有店房108幢,建筑面积29764平方米;别墅式的敬老院,双层楼房(屋顶为凉台),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省重点校之一的华侨中学,占地112亩,建有5层42间的教学楼,3层对称的办公楼,科学楼、宿舍楼和膳厅等9幢,建筑面积12660平方米。桥头门路长2公里,街南的旧店房大部翻修为2~3层楼房,建筑面积52705平方米,街中心的卫生院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街北的农贸市场,建筑总面积3300平方米。镇府路长0.35公里,沿街店房、住宅建筑面积34600平方米,镇政府新楼3500平方米。4层混合结构的邮电大楼,占地3.75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已安装程控电话300部,可与国内外各地直拨通话。镇内的赤港农场有职工宿舍16幢,场办塑料厂、小学、俱乐部等建筑面积74160平方米。平民医院为县级五大医院之一,拥有“道清楼”、“桂芳楼”、“群芳楼”等结构不同的楼、房、馆、室21座,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华侨医院建筑总面积5531平方米。为了改善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镇人民政府筹资创办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华正自来水公司,日供水量1.6万吨,受益人口达6.7万人;并架设供电专线,设置部分自动拨号通话和铺设混凝土路面56.25公里。

农业经济

山海田俱备的自然条件,注定了江口镇农业发展的多元化,粮食生产的水稻、大小麦为主,年产量1.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果树2万亩;主要是龙眼、枇杷、葡萄等;畜牧业有荷斯坦奶牛、法国克里莫番鸭、良种猪等畜禽良种;水产养殖以牡蛎、海蛏、对虾和鳗鱼为主。江口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具体可以总结为"五化"。一是种植良种化,果树生产累计已引进国内外各特优新水果品种30余种,水产养植发展了吊养牡蛎、海蛏、南美对虾等新技术,水稻种植方面,每年都调供良种,2002年引进良种197担,实现种植的良种化。二是种田示范化,目前已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建立良果生产示范基地300亩,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种植。2002年3月份完工的江口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20多万元,涵盖丰山、丰美、新前等多个村共约3000亩农田,对发展现代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将对江口镇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示范推广的作用。三是经营集体化,止2002年已有11户承包耕地约2000亩,以生产种植经济物为主;引进4家外资企业承包山地4000亩,实行集体化经营,在禽畜养殖方面,在江口建有良种猪养殖基地,还引进荷斯坦奶牛、法国克里莫番鸭等良种,成为莆田市发展的龙头,集体化生产经营程度高。四是基础建设网络化,水利等到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海堤维护,河道清淤等工作,以维护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2001年,为实现基础建设的网络化,又推出了农业基础建设三大项目,包括九里洋河道清淤,农业综合开发,盐场改造等,九里洋河道清淤改造,总长20公里,投资1800万元,拟于2002-2003年投资建设,前期已投资208万元,投劳12002日,出动船只11艘次,打捞水浮莲面积320亩;农业综合项目改造低产田12500亩,分水利工程和农业工程两大块,分步实施;盐场改造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土地整理规模3091亩,就增耕地1703.5亩,总投资1393万元,三大工程全部落实后,江口镇农业基础建设网络化将提高至一个新的层次。五是农业服务系列化,做出基础建设与示范推广,信息提供与技术服务,专家咨询与上门服务"三结合",镇政府就小农业生产服务方面,每年农业信息简报就编发约20期,用于异农业生产。

市场

江口市场、江口旧市场、石庭市场和赤港路口市场,固定滩位500个。

资源状况

特色景区,江口镇是重庆市的八大特色旅游区之一,也是全市37个重点旅游镇之一,有被誉为“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丰富的洞穴科学博物馆”----芙蓉洞国家4A级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6月,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芙蓉洞、天生三桥、后坪箐口天坑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获得全票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川东九寨沟”的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唐长孙无忌墓”、“李进士故里石刻”等人文景观。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到石斧,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钺,汉代铜釜铁釜等。
自然资源:该镇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的装机容量30万kw、投资24亿元的芙蓉江江口电站已于2003年开始发电;正在建设的有装机65万千瓦、投资60亿元的乌江银盘电站,在2009年竣工开始发电。该镇动物品种达230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有200多只,植物品种约600种。该镇坐落于芙蓉江与乌江汇合处,形成铁路、公路、水运有机结合的综合交通网络,特别是乌江银盘电站、武务路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实施,巨大的投资将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大发展的机遇,使旅游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链条,使之成为渝黔两地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乌江流域主要的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市场繁荣。

基本镇情

江口镇位于云阳县东北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三峡库区尾水地。幅员面积84Km2,人口43958人。其中农业人口30725人,辖20个村,255个组,4个居委。全镇地形呈陵形。地理坐标为北纬31°15′,东经108°48′。东与盛堡镇比邻通云阳,西同路阳、后叶、农坝镇相连通开县,南面是长洪镇通万州,北与鱼泉镇接壤通巫溪县。

历史沿革

江口镇因汤溪河与团滩河的交汇而得名。在清末民国初年属云阳北岸崇善里,1930年设江口镇,1940年撤销江口镇并入路阳乡,1941恢复江口乡,1953年民主建政设江口镇,1956年将农坝、路阳区合并到江口区,设区公所于此地,1958年并入团滩乡,1986年恢复江口镇,1992年与团滩乡合并建立江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