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镇地图
金鸡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金鸡镇交通方便,资源充足,投资环境得天独厚。省级公路直通开平市区、台山、恩平等地,其中通往开平市区的38公里全部为4车道15米宽路面,使金鸡镇到开平市区仅需30分钟车程。全镇九成通村委会道路铺设了水泥路面。镇内建有11万伏输变电站和拥有库容量480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工程系统,通讯实现网络化,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镇兴办的四级企业(含第三产业)已达431家,产品种类达1100多种,逐步形成以水泥、食品、家具、服装、印刷、化工、建材等为主的生产体系,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较快,全镇个体私营工商业、外资企业共有421家。兴建农贸市场2个,总面积10000平方米。文、教、卫事业蓬勃发展。目前,金鸡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所,幼儿园一间,在职教师222人,在校中、小学生4013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现有医院1家,计生服务站1所,卫生站16间办有刊物《金鸡侨刊》。
金鸡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9037男9808女9229家庭户户数5127家庭户总人口(总)18992家庭户男9769家庭户女92230-14岁(总)42520-14岁男22350-14岁女201715-64岁(总)1316415-64岁男684015-64岁女632465岁及以上(总)162165岁及以上男73365岁及以上女88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8417
农业生产
金鸡镇农业以水稻插植和旱地作物种植为主,产量较低,1980年水稻亩产只有380公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稻亩产不断增加,1990年618公斤,比1980年增238公斤;2003年为918公斤,比1990年增300公斤。以“三种三养”(种果、种桑、种药,养蚕、养山地鸡、养瘦肉型猪)为主的“三高”农业发展较快。该镇农民的传统种植作物指天椒,色泽鲜红,肉厚,辣味十足,醇香浓郁,是制作调味品的优质原料,2003年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700吨;大肉姜根块肥大,色泽鲜润,皮薄丝少,辣浓味美,是优质的佐料和调味品,2003年种植面积1200亩,产量3000吨;蔓荆子又名万京子,具有疏风散热,平肝凉血,明目止痛等功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材,2003年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200吨;用金鸡黄豆作原料、以传统工艺加工生产的大垌腐竹,色泽淡黄均匀,豆香味浓,口感清爽,久煮或复炒皆不糊汤,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产品远销市内外。2003年,农业总产值4462万元,是1980年651万元的7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539元,是1980年91元的39倍。2007年末全镇耕地面积共18000亩,其中水田11000亩,旱地7000亩。全镇现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3座,灌溉面积4000多亩。机械排灌站5个,灌溉面积800多亩。农业生产以传统耕作为主,水田主要是种植水稻,旱地主要种植花生、黄豆、玉米及薯类作物。近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天椒种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种植面积约1000亩,全年产量约1550吨,年产值约620多万元,是云浮市的最大指天椒生产基地。生猪养殖发展也很快,2007年母猪存栏约2500头,出栏生猪14000头(其中亨达利农庄存栏母猪500多头,年产仔猪10000多只),是罗定市生猪养殖的几个规模镇之一。日前,该镇已形成指天椒种植和生猪养殖两大农业支柱产业。
财税工作
2007年全镇国民生生产总值13407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0660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913万元,全镇人平收入4401元。全年共完成财税入库203万元(地方库部分),同比2006年增长120%,荣获2007年度罗定市财税工作一等奖。今年1--7月完成财税收入127万元,同比去年增长47.7%。
基本概况
金鸡镇位于罗定市东部,东经111°50′,北纬22°4′,东接云安县,南靠阳春市,西南连朗塘镇,西北与苹塘镇为邻。国道324线公路、云浮市大环市路、罗定地方铁路分别纵横贯穿其境,交通便利。该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45天,降雨量1250毫米,无大河流,旱地多,适宜种植花生、黄豆、木薯、沙姜、指天椒等旱地作物和水果。主要特产有蛤蚧蛇、石蛤、蔓荆子和大垌腐竹。
农业发展
金鸡镇近年来贯彻“科技兴农”方针,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以发展养鸡业、种植业、生态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镇拥有可耕地面积31082亩,其中水田24880亩,旱地6202亩,宜林山地9.2万亩。盛产水稻、花生、木薯、甘蔗、水果、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水产品以“四大家鱼”、塘虱为主,农业特产有肉鸡、沙葛等。养鸡业年总饲养量达600多万只,建立了蔬菜、生猪、肉鸡、优质粮、林业、水果等商品化基地。同时,金鸡镇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全镇拥有大小山塘水库60宗,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