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镇地图
金家镇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环境
地理资源:金家镇属地处射洪县境西部,属丘陵地貌,最高海拔535米,最低海低334米,相对同差201米,镇境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0°C,年平均降水量931mm。全年无霜期285天,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农业资源:金家镇境内资源丰富,特别是农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作为农业镇,其农副产品品种多,产量大,镇域农作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棉花及豆类产品,另外还有水果、蔬菜等副业;农村养殖业也很发达,主要有牛、羊、猪以及鸡、鸭、兔等家禽饲养和蚕桑,并利用堰塘、河流进行水产养殖。是射洪县主要的粮食、油料、棉花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自然资源:金家镇境内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石油具体分布在2、4、8、10、11、13、村,天然气分布在18、20村,有三个浅层天然气井,另外还有分布全镇的页岩资源;金家镇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水力资源。地处丘陵地带,全镇林业品种多、面积广,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金家镇属都江堰尾灌区,人民渠控灌面积占总耕地的50%以上,罗家堰及磨埝桥、石河埝设有8处电力提灌站,水源充足,并利用河流,在镇境内建有一个装机400KW的罗家埝水电站;
旅游资源:金家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镇区内距城镇2公里处有一尊石刻大佛,高30米,居川中第一,名曰:云霄大佛,远近闻名;距城镇1.5公里处还有一名山“云顶山”,山郁葱葱,桃李花开,山内有一千年古刹。两处景点游人不决,庙会期间有上万人次观光旅游。
辽宁省铁岭市金家镇
金家镇位于昌图县的西部,昭苏太河左岸,距县城35千米。区域面积89.3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521.3公顷,辖13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和一个街道办事处,总户数8778户,其中农业户7350户,总人口28842人,其中农业人口26105人。全境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适于农耕,盛产玉米、高粱、大豆和水稻,特产黄烟和蔬菜。公路四通八达,除村村通砂石路外,秀梨、昌四、昌金、金宝公路和阜四高速公路横贯境内,交通十分便利,是昌图县重点粮食、蔬菜、畜牧生产基地和昌、康、法三县交界区农副产品交易传统集散地,也是铁岭市40个发展蔬菜重点乡镇之一。2004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6%;财政收入430万元,比上年增长47%;集体创收3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收入3400元,比上年增长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35万元,完成任务数110%,小城镇建设改造面积3000平方米。金家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6883男13982女12901家庭户户数7264家庭户总人口(总)23898家庭户男11974家庭户女119240-14岁(总)64420-14岁男34520-14岁女299015-64岁(总)1837515-64岁男958315-64岁女879265岁及以上(总)206665岁及以上男94765岁及以上女111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552乡镇地位
地区地位:射洪县总体规划中是以省道206为主要发展轴线,以县城为中心,柳树、金华为副中心,沿线的柳树、瞿河、太和、广兴、金华一线五点的经济带,以金家镇为三级镇和片区主导职能,是射洪县域的北部中心城镇;经济地位:金家镇是全县内的重要城镇和农业生产大镇,是全县的蚕桑养殖基地,年产20万公斤的蚕桑养殖和生猪都是全县第一,并还有1000多亩的水稻制种基地,是射洪县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未来地位:金家镇作为全县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城镇规模为1万人左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金家镇有金家中学、金家一小、二小,磨眼桥小学,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分别达到355人和5375人,除本镇的适学学生外,还吸引周边乡镇的学生来此就读;电力电讯:金家镇有覆盖全镇的电力网络,本镇有一座400KW的水电站,外来电为金华—金家单向路10KV,总电量270KWH。全镇总用电量120KWH,其中生活用电40KWH,生产用电50KWH,农业用电30KWH。镇内还建有程控交换机,现装机容量800门,并建有移动通讯基站,并设有邮政、电信支局,能够给金家镇与外界联系提供有利条件;
供水排水:金家镇区有一个日产600吨的自来水厂,供镇区生产、生活用水,镇域村民生活用水主要为地下水,生产用水主要为沟渠和堰塘储水;
交通情况:金家镇区地处镇域南部金家场,距县城17公里,在县城总体规划中是全县的三级中心镇,镇区与周边乡镇的交通顺畅,有射金公路和射三公路经过镇区,镇区贸业发达,有两个市场,商贸辐射半径达1.5公里,农民赶集人数一般都在6—7千人,最高峰达1.5万人,镇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除该镇政府及内设机构外,还有金家中学、小学、人民医院、电信支局、信用社、供销社、粮站、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税务、畜牧站等机构,并有日供水600吨的水厂和日发车100余次的客运中心站;
重点工程:2008年,金家镇认真按照射洪县县委、县府的要求,在射洪县直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以“四村一园”建设为目标,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今年,该镇启动老鹤村4社、10社,云顶村1社三个新农村示范点,完成示范户118户、修建入户水泥路1.4km;改水、改厨、改厕、改房118户;院坝硬化115户;安装光纤电视118户;安装电话112户;建沼气池113口;建干净卫生的冲水式厕所83户;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四清”工作已形成制度化。今年县直帮扶单位(招商局、审计局、残联、建行、富临集团)共出帮扶资金7万元,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环境治理:金家镇以治理“六乱”为重点,即“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房屋乱建、污水乱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各项制度及考核办法,开展“七大整治”活动,打造“生态环境镇”。截止2009年4月,开展宣传活动35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标语60余份、增设交通标志20个、建立垃圾中转站25个、疏通乱搭乱建32处、清除牛皮癣广告180余处、签订“三包”责任书1000余份、院坝硬化138户、开展农村“五创”138户。
党政建设
村官管理:一是求“实”。大学生村官必须到村任职,每周至少保证2天在村工作。二是创“新”。大学生村官要针对本村实际,提出促进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三是重“勤”。大学生村官要协助村文书搞好村两委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抓好村务公开、信访工作;充当远程教育的操作手,定期下载和播放节目,培训农民、传递信息、指导生产。四是能“担”。大学生村官全部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发挥青年人的优势,创造性的开展团的工作。五是重“评”。镇党委年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逗硬进行考核,通过个人述职,基层测评的方式进行,对表现优秀的村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表现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基层党建:该镇认真按照县委的要求,以“三级联创”为契机,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定期开展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活动。2008年6月,组织党员先锋队到江油抗震救灾,给党员上了一次很好的党课,全年共培训农村党员1500人次,新发展农村党员14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村务、政务公开;进一步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整顿了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通过建立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全镇基层组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全体镇村干部形成了对群众热情,工作有激情的良好风尚;
党风廉政:一是加强领导。坚持党委书记是全镇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全镇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二是强化学习。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容纳入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内容,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广范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会议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并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四是狠抓落实。大力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明确规定机关干部上班时间不准打游戏、打麻将、上网聊天、炒股。大力开展行风建设,把教育、国土、民政、计生等部门作为重点监督对象。积极畅通诉求渠道,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五严肃查处。对违纪违法人员,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