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垄镇地图
孔垄镇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
孔垄镇第三中学是孔垄镇辖一所初级中学,创办于1970年,原名孔西中学。1994年更名为孔垄镇第三中学,校址几经迁涉、定位,现座落于105国道西边一公里处的孔武公路边上,交通便利,校内环境幽雅,既有都市的繁华,又有乡村的宁静,是读书求学的好场所,锻炼成才的理想地方,如今有五个村近2万人口的子女在此就读。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47名,现有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48人,专科以上学历39人,学历合格率为80%。学校占地总面积34128m2,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各一栋,建筑总面积12008m2,配套设施先进,厨房有锅炉、蒸饭柜,可容纳1500余名学生在此学习、生活。学校布局较为科学,做到了三区分设,运动区占地5600m2,有足球场、排球场各一个,篮球场二个,体育器材配备充足,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一间,微机室有微机50台,图书室藏书近1.5万册。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下,学校较为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校风正,学风浓,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体音美训练在学校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注重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学习班,紧跟新的教学形势,培养学生,因此吸引了周边地区一些学生入校学习。学校自创办以来,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特别是近三年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近千人,升入重点高中学生有50多人,学生毕业率也始保持在100%。基本概况
孔垅曾是古代江西德化县治的所在地,一条东港成为江西和湖北的界河,古时候,此河是两省的重要商埠口岸,夜来渔火星布、歌舞升平,有鄂东“秦淮河”之称。此地建于明代的石板街也很著名,全长1.5公里,街两边店铺商号林立,民居奇特古朴,清乾隆皇帝四下江南时,来此游历过,并在万年台大戏台下看过戏,电视连续剧《木棉袈裟》曾以此为天然外景地。京九,合九两条铁路像两条舞动的钢铁巨龙在黄梅境内纵贯横穿,并交会于孔垅镇。京九线黄梅段长37.1公里,于1996年9月建成通车;合九线黄梅段全长41.7公里,于1995年2月建成通车。京九站、合九站在次合建,是全县一大火车站台。京九铁路通车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l里亲临孔垅火车站剪彩。孔垅火车站成为鄂、皖、赣三省南来北往的旅客、东进西出的货物最好的集散地,从而使黄梅县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加显著。资源
旅游资源:孔垅还有许多知名的人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古德化县遗址、古文昌阁、古万年台、关帝庙、滩湖桥、祭塘、七星伴月、金狗凉亭、芦荡雪雁、德化农民麦棉画、黄梅挑花头巾等。自唐宋以来,黄梅下乡一带就有挑花的习惯,明末清初更是遍及全县,尤以孔垅蔡山等地最为盛行。许多女青年待嫁前利用自纺的傣布,精心设计挑绣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赠与自己的恋人。黄梅挑花以它精美的艺术图案和明快的格调曾先后两次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窗帘、沙发等室内装饰品就选用了孔垅东风服装厂工艺美术师设计制作的黄梅挑花。黄梅戏剧院还把它制作成舞台背景,更是朴素大方,别具一格,该舞台背景曾获全国戏剧节"百花奖“舞台艺术金奖,并选送国外参加“第六届布拉格之春”舞台美展,获传统与现代舞美结合荣誉奖。自然资源:孔垄镇境沉积地层完备,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并有经区域变质而大面积分布的变质岩系,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矿产131种,其中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含量最丰富;铁、铜、石膏、岩盐、重晶石、萤石、石墨、金、汞、锰、钒、镍等储量亦很丰富。在矿床的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冶铁矿,除铁矿外,还伴生有铜、钴、金、银等,可供综合利用。煤炭资源较少,质量较差。
生物资源:植被具南北过渡特征,既有大量北方种类的落叶阔叶树,也有多种南方种类的常绿阔叶树,同时又处在中国东西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区,便于邻近地区的植物成分侵入,是中国生物资源较丰富省份之一。全镇树种有1300余种,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主要有马尾松、栎类、杉木、桦、楠竹等,经济林甚多,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板栗和果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