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黄冈市地图 > 黄梅县地图 >
苦竹乡地图
苦竹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教育

苦竹乡小学:苦竹乡徐碾小学地处苦竹乡西部南接黄梅镇,西连大河镇,服务原余塘管理区六个行政村,所辖后山、安山两个教学点。学校本部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78人,教职工24人,其中中级职称教师24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10人,市、县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6人。学校本部校园面积14800㎡,建筑面积3780㎡,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区分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基本实现校园绿化、美化、香化,交通也十分便利,是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学校创办于1952年,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在“普九”以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在办学设备较为先进,配有实验、图书等专用教室4个(其中远程教育教室1个),自然、体育、微机等设备达省二类标准。学校先后被评为:黄梅县农村第一所示范小学;县“校园绿化达标学校”;黄冈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县“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县第九届“文明单位”;县中小学第十四届美育节“新华杯”文艺节目汇演三等奖。学校十分重视环境卫生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学习和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学习有关知识,把环境卫生教育列入工作目标,制订徐碾小学学校环境卫生教育三年规划和年、学期工作计划,增强干部、师生的环卫意识。学校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和落实的力度。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发挥了舆论宣传工具的作用,在全校学生中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板报、广播、集会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学校广泛营造了安全教育的氛围。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确保学校无安全事故发生。
苦竹中学:苦竹中学创办于1975年,位于苦竹乡政府所在地以西的牌楼山下,是黄梅县的一所山区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2304㎡,建筑面积19258㎡,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6人,教职工84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教师中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教师队伍学历基本达标。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开,各种教学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有科教楼、教学楼、男、女学生宿舍楼、教师住宿楼各一栋,新设计的标准化学生食堂也正在建设之中。各种教学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建有标准化运动场,按标准装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校园电视网、多功能教室成为学生交流信息的平台。走进校园,樟香竹翠、莺啼燕啭、花团锦簇,路灯亭亭玉立,雕塑展翅翱翔,平面干净整洁,学子书声朗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特色农业

雨花菜:“紫云山”牌雨花菜是苦竹乡山野菜系列的锤头产品,2003年经湖北省科技厅立项,目前已连片开发出1500亩的种植基地,乡里成立了农贸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实行栽培、加工、开发、销售一条龙服务.为使山野菜产业做大做强,苦竹乡正在积极申报“大别山珍稀野菜开发有限公司”,把所有的山野菜系列统一注册为“大别山”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目前,山野菜种植户已发展有1000多户,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亩,带动的销售、运输专业户有40多户,去年仅种植一项就为农民户均增加收入600多元。在“靠山吃山”为民辟富路的同时,苦竹乡乡按照“整体规划,统一开发,规范管理”的思路,依规有序地开发山水资源,让绿水青山永远焕发勃勃生机。苦竹乡乡丰富的山水资源,引来众多客商纷纷来此投资开发。但苦竹乡乡着眼长远,从今年开始把石材开发厂家严格控制在现有的7家,对一些破坏生态较大的投资项目拒之门外,并相应出台了有关开发山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的有关意见。不论是当地,还是外来客商在苦竹境内开发山水资源,必须要与乡政府签订合同,在乡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依法、合理、有序开发。对已开采完毕的矿山和因开采所修的道路,及时恢复植被。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及时垒砌挡土墙。科学规范的管理,使座落在苦竹境内享有“小庐山”美誉的“挪步园”更加秀美。每年从五月至八月,来挪步园避暑、休闲、观光的游客就有2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过2000万元。
蘑菇:苦竹乡1997年从上海引进蘑菇生产项目、投资32万元新建1.5万平方米的试种基地,1998年扩大到2.8万平方米,获得投入与产出1比1的经济效益。1999年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股份经营、社会筹资、干部带头,部门支持”的办法,规模猛增到28万平方米,巨大飞跃带动了快速裂变,此后四年翻三番,2001年56万平方米,2002年120万平方米,2003年8月总规模达到240万平方米,苦竹乡搭建菇棚2300多个,建立生产基地28个,参与菇业生产经营的菇农达到3600多户,形成了10万平方米的周湾蘑菇科技示范园区,10公里长的两大蘑菇走廊,各50万平方米的三大蘑菇板块,兴起了基地十农户的大发展强势。政府主导推动企业运作,2000年组建了武汉市康之源菇业有限公司,壮大成为菇业腾飞的龙头企业。新建了年产100万瓶的菌种厂和年产4000吨的蘑菇加工厂两个股份制实体。2002年生产鲜菇12800吨,加工盐水菇、保鲜菇4000吨、实现种植、加工总产值5600万元,创纯利178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特色产业。苦竹乡种植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预计全年产鲜菇4.5万吨,实现种植总产值1.2亿元,创纯利润5000余万元。省内外14家营销商,自营或联手镇内4家公司,11个加工厂和8家营销大户,形成了庞大的购销网络,并显现出新的特点:内外联手收购,鲜销加工并举;运输陆空并进,鲜菇直销出口;分级优质优价,购销市场火爆;现采现卖现钱,菇农增产增收。苦竹乡出现了一大批一年赚2万元以上的蘑菇大棚,赚十几万元以上的蘑菇大户。蘑菇产业的发展显示了巨大的带动效应:带动了10多种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连过去不被人重视的塘泥、牛粪、茅草也得到充分利用;带动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一年进菇棚打工的劳力达到12万人次,连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做些剪菇柄的手工活一天能刨上15块钱左右;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搞活了苦竹乡1000余台大、小运输车辆,围绕菇业服务的各种专业户上千户,苦竹乡蘑菇生产带动的经济效益达到1650万元。

行政区划

乡政府驻苦竹口,人口35100人,面积82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苦竹口、红苏、红花寨、老祖寺、中湾、乌珠尖、下垸、油铺、柳新屋、弹子岭、牛牧山、梅狮岭、小溪、吕世贵、柳塘、七里畈、杨谷志、郑友、张亭堂、塔木桥、安山、养马岭、后山铺、石堰、徐碾、余塘岭。

乡镇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村级道路建设“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加快村级道路硬化建设步伐。截至2002年底,苦竹乡所有村级主干道基本实现硬质化。针对士吴、吴浒公路损严重的问题,镇政府多方疏通,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已全线开工。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用地,实行一张蓝图管理到底。按照“规划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的原则,使占用良田建房和违章建筑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积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市绕城公路贯穿苦竹乡6个行政村,全长近8公里,乡政府积极配合区绕城公路建设指挥部,做好协调工作,仅用20天的时间完成了80余家、2100平方米房屋拆迁任务,迁移坟墓870座,拆迁还建规划新材2处。苦竹乡还承担武惠闸和武惠堤0-5公里的建设协调工作,在补偿标准过低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在堤外为工程建设提供上场3处计700亩,提供土方130万立方米。四是狠抓环境全新工作。苦竹乡政府投入资金近30万元,对集镇2公里街道人行通道用彩砖翻新改造4000平方米,新修花坛26个,新植绿化树木300余株。同时,还加强对街头黑包和麻木等车辆的整治和管理工作,对重点地段实行划线停车,派专人负责。维持交通秩序,有效地改变了街道脏、乱、差的局面。
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建设:2002年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口出生实现负增长;教育事业继续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投资130万元对乡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基本达标,村民生活用水条件进一步改善;认真做好血吸虫防治工作。使疫区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五届村委会换届工作,通过合法程序19个行政村全部产生了新的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实行政务公开,签订二轮承包合同6000余份4颁发经营权证5885份。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得到了加强。"三五"普法通过验收,四五普法还在实施中、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依法进行了打击,对沙霸、石霸、路霸等强买强卖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开展了“严打”和专项整治斗争,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地保护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正常运转和实施,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6758男8804女7954家庭户户数4373家庭户总人口(总)16733家庭户男8788家庭户女79450-14岁(总)45270-14岁男23480-14岁女217915-64岁(总)1121415-64岁男594315-64岁女527165岁及以上(总)101765岁及以上男51365岁及以上女50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