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平乡地图
良平乡相关地区地图:
命名由来
良平,清末时宁县划分为二十四里,这个地区分别为“良曹里”和“平修里”的一部分,因而取“良”、“平”二字为区、镇名。
基础建设
良平乡党委、乡政府与时具进、开拓创新,良平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街区硬化、绿化、排水、人行道硬化、自来水入户、电网改造、商品楼建设已全部完成。实施农村卫生用水项目工程9处1830户,农村电网改造工程11处2350户,拓宽整修乡村道路共计12条、36公里,其中铺砂上石28.47公里,完成投资230万元,争取资金10万元,启动了良赵路养护工程。投资80万元的良付路,已拓宽上石,老庄、殷嘴村道路整修,争取到位的硬化资金10万元,在贾家村投资30万元对废弃庄基进行整修复垦,整修土地面积120亩,预计7年可返回全部投资。完成新农村规划16处,其中已建成新农村示范点3处。投资13万元,维修机井1眼,新打机井1眼,新打小电井14眼,新打水窖185眼,解决了部分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800亩,荒山造林3700亩,落实种草面积3658亩。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3处,标准化学校11所,乡卫生院及村卫生所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良平乡基础设施及文教卫生有了长足发展。市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6个,县级文明单位5个,2005年被庆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乡镇”。
良平乡行政
党委书记:张晓荣电话:(0934)6684064乡长:董宏才电话:(0934)6684107办公室:电话:(0934)6684040
项目发展
良平乡党委一班人精诚团结达成共识,提速发展抓项目,段村的泥阳果品厂拔地而起,年加工蜜饯产品280吨,小杂粮30吨,酱醋438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创税15万元。贾家村的情缘酒厂抛头露面,投资34万元乡计生服务所办公楼已交付使用,招商引资300万元的良平乡综合市场商贸楼正在加紧施工,投资67万元的富民砖厂,已破土动工。王万江投资62万元的良平乡万钢水泥预制厂已经投入生产。良平房屋构件厂扩建及新产品开发,已完成投资16万元。
城镇建设
城乡统筹建家园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在新农宅建设上,良平乡党委一班人坚持“乡村统一规划,土地有序流转,因人因地制宜,适度规模超前,逐年梯次推进,分年分步实施”的原则,把2008年新开工的3个村3处新农宅建设分为产业支撑型、三产带动型、城乡一体型、整村推进型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特点建成清新别墅型、适用商住型、仿古四合院型三种模式。老庄村在乡上引导下,把新农宅建设、旧庄基复垦和移民搬迁3个项目工程实施揉合在一起,放到整村推进的大盘子里规划,以争取国投项目投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入住户集资的办法融资438万元,回垫废弃农宅31院、窑洞138个,拆除围墙等建筑13处,移动土方11.2万方,整理土地119.5亩,新建占地41.亩、水电路、通信、绿化、美化配套的新农宅点1处,其余土地用于秋天苹果树栽植。56户新农宅点的标准化农居和占地8亩的农民文化广场、村部、卫生所、幼儿园工程正在建设。2006年3月,建成了农民书屋。在农民书屋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农村实用的种植、养殖科技书籍和法律法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务工指南、文学书刊等书籍。农民们通过阅读科技书籍,学习到了许多实用技术。
民间艺术
纸布胶塑新工艺:1982年以来,由当地农民石琦岳(笔名石正明)经多次研究试制,创造出一种纸布胶塑新工艺,先后创制出“三星高照”、“唐僧取经”、“嫦娥奔月”、“双庆丰收”等作品,还研制出一种既可观赏又可实用的“虎柜”、“狮柜”、“象盒”、“马盒”等工艺品。1986年,作品“寿星”获庆阳地区一等奖,并被庆阳地区文化处收藏,1996年,国家沈阳国际艺术节上有8件作品参加展出。根雕:当地的一名中学教师王俊祥,30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创作,已创作根雕作品200余件。1992年在县政府举办的“书法、绘画、根雕大赛”中获奖,1993年12月被选入《中国民间名人录》,1995年被辽宁沈阳市邀请参加“中国绝技博览会”,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艺术家”、“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作品被现代书法家联谊会收藏6件。“黄陵舞魂”被评为国际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