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克镇地图
盘克镇相关地区地图:
名胜古迹
塔儿庄五代塔位于盘克镇罗山府林场,修建于五代时期。塔基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层、11米。塔儿庄五代塔塔体表层砖经过精心打磨,做工精细,堪称一绝。塔内呈四方形塔室,有壁画为修补时所绘。造型优美,庄严富丽,建筑工艺极为精湛。198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产业结构
盘克乡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盘克人民发扬老区精神,因地制宜,狠抓农业小麦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在粮食生产上,全面推行科技兴农战略,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其次,把支柱产业开发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近抓烤烟,远抓林果,利用水利资源,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基地建设。面对严峻的干旱威胁,采取防御措施,大兴小水利建设,推广落实水窖、大口井、小电井、土井等工程,由庄前屋后推进到田间地头,解决了部分灌溉用水及人畜饮水困难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盘克镇立足镇情,把麦后移栽荏作为一项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盘克镇计划完成麦后移栽荏5500亩,盘克镇共移栽14405亩,成活率达95%以上,长势喜人,按市场价格秋收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728.6万元,人均收入402元。2008年,盘克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麦后移栽荏作为一项重点农村经济工作,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压粮扩秋,以秋补夏,压秋扩经双丰收,双收入。2008年盘克镇共移栽14405亩,其中在观音、豆湾、罗卜咀共栽植4051亩,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长势喜人,秋收可为群众人均增加收入400多元。药材种植盘克镇北靠子午岭林区,土地肥沃,土质良好,腐殖质含量高,适合各类中草药生长。2008年,盘克镇共种植各类中药材3507亩,产值达780万元。从2003年开始,镇党委、政府立足地域资源优势,确立了“药材兴镇”的发展战略,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突出药材经济特色,在技术、种植和加工上“三管齐下”,药材种植和加工渐成规模。镇上还组织精兵强将,“上北京,下广东,诚招各地客商,走新疆,去海南,引资为农民。”实行“政府科技指导、分户合同种植、保护价位统一收购、集中烘烤销售”的订单农业方式,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中药材业产业已成为盘克镇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当地特产
柴胡:别名香柴胡、北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以根入药。性苦、微寒,对肝、肺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的调经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寒热往来、肋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凋、脱肛。知母:别名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为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根状茎。苦、寒、清热除烦,润肺滋肾。主治烦躁口渴、肺热燥咳、消渴、午后潮热等症。临床常用药,不仅清肺火,又能清胃火,特别是清虚热、胃阴热等虚热症。西北干旱半干旱,建山川秀美知母,工程是个好看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