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连江县地图
连江县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2008年,连江县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修编完善了城区建设规划和主要路段控制性详规。实施路网建设,高标准建设或改造13条城区道路,并实现了主要路段管网入地,推进城区扩张。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莲湖及城市水体改造工程,修复重建城区主要排水排污管道5千米,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江滨公园、莲湖公路一期和县标环岛。环城区亮灯工程基本完成。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房地产45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优秀住宅小区和精品建筑。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初级水利化县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推广农村卫生公厕和户用沼气池建设;如期建成20个乡镇客运站;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72.6千米;新建15个建制村饮水工程;建成投运3个垃圾焚烧炉和6座垃圾转运站。2008年,“6·18”科技成果项目对接35项,3家企业获评省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加大教育投入,新改扩建中小学校校舍3.24万平方米;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杂费全免政策;出台边远地区教师补贴政策;“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注重挖掘连江区域文化,成功举办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和梅洋梅花文化节,畲族山歌等5个项目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连江县智障运动员在世界特奥会上取得了2金1银的佳绩。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县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建设,改善城乡医疗条件。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全面完成“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加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盘整搬迁县委党校、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筹建五大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关心弱势群体生活,成立县慈善总会,实行困难企业、军转人员生活补助制度,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推行农村、城镇困难家庭医疗补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自收自支人员和企业职工医保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被评为省级“平安县”。

经济建设

经济概况:经初步统计,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84亿元,比增14.1%;财政总收入15.14亿元,比增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8亿元,比增29.6%;全部工业总产值208.17亿元,比增3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3.66亿元,比增3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比增5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2元,实际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7744元,实际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亿元,比增20.3%。
工业经济:2008年,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实施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专业园区招商。全年共签约内外资项目61项,合同投资总额达56亿元,已批27项,总投资达35亿元。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增加规模工业产值23.42亿元,增幅位居福州市首位。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船舶修造、钢铁铸造、食品加工、鞋类塑胶、机电制造等规模较大、优势明显的工业产业集群。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组建福建联鑫担保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引导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累计投资3.4亿元,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6项,引导富佳机电、旭隆食品等5家企业开展自主开发和产学研工作。天工动力、瑞邦金属等4家企业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百洋公司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
农业经济:2008年,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兑现粮食直补、涉农油价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筹集资金3.14亿元支持“三农”工作。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种植业畜牧业稳步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21家企业获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玉华山种兔场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百洋公司获省品牌农业金奖。远洋捕捞和高优化水产养殖继续拓展,建设浮筏式消波堤,拓展了养殖海域新空间,新增养殖海域133.33公顷。加快引进水产精深加工项目,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全县共有水产加工企业96家,其中上千万元企业12家。全年水产品总量60.25万吨,水产品加工量29.30万吨,增长12.9%。开展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沿海防护林国债建设项目全面完成。5个村162户700人受益于造福搬迁工程,全年共新增转移富余劳动力9131人。
第三产业:2008年,抓好旅游线路开发推介,深度开发青芝山风情游、黄岐滨海游两条线路;创意推出中国十大魅力乡村一日游等线路;制作发行了首张旅游风景明信片。大力发展物流业,充分利用可门港开发开放和江南火车站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永盛物流、信达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继续推进冠海等海运企业与可门电厂等企业对接,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加强对台贸易工作,成立对台贸易专营公司,完善对台码头、验货中心等设施,推进对台小额贸易。注重城区商业网点建设和商业资源培植,加快发展城区服务业,逐步形成了多个人流、物流相对聚集的特色商业区。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了47家连锁化“农家店”,农村市场进一步繁荣发展。

地理

经度东经119.54-120.30度,纬度北纬25.56-26.23度,总面积29.6055平方公里,气候类型: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18.6℃,极东:东引乡东引岛世尾山东岸,东经120度30分08秒;极南:莒光乡东莒岛林坳礁南岸,北纬25度56分04秒;极西:南竿乡南竿岛津沙村西岸,东经119度54分04秒;极北:东引乡西引岛北固礁北岸,北纬26度23分08秒。

交通

城区距马尾港35公里、福州45公里、长乐国际机场57公里、拟建中福温铁路连江站3KM,104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风俗民情

新春佳节:是境内最大的传统节日。通常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祭灶”开始,节日气氛渐浓,至“除夕”大团圆之夜进入高潮,正月初一后为休闲娱乐时间,到正月十五日闹“元宵”止春节结束。祭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备饼、果饯行,祈求灶君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合家平安。祭灶后,春节气氛逐渐浓烈。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蒸年糕、贴春联,送旧迎新。旧俗女婿在此期间多向岳父母送年货,俗称“分年”。出外务工从商的人也陆续回家过年。除夕:连俗除夕分“小同岁”和“大同岁”。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为二十八日)为“小同岁”,民间传说主要敬祀临水夫人。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大同岁”,主要敬祀祖先。是一年中菜肴最丰盛的一天。改革开放后,多一家围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春节:俗称“过年”。为该县民众最隆重的节日。正月初一零点起,燃放鞭炮,开大门,俗谓“开城门”,表示新的一年开始。机关单位多在初一开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门拜亲访友,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烟等招待客人,或煮料为点心。长辈并给儿童“压岁钱”。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夫及儿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游乐活动或访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发财”等。初五早谓“接神早”,各家于早上即点香放炮喜迎“财神”。并于晚上再一次点香放炮。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是该县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从正月初七、八即开始送灯,十六岁以下儿童所玩花灯由母舅赠送。娘家要给新嫁女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次年送“莲盆灯”,第三年送“吉灯”。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为“上灯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闹元宵”。拗九节: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红糖、米时、甘薯、花生仁、豆、红枣、桂圆干、葡萄干9种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馈送长辈亲戚,故又名“孝顺粥”。上巳节:三月初三日谓“上巳”,各家门楔两旁各插一束:荠菜,俗谓“懿旨菜”,以祓不祥。三月三日又是畲族传统的乌饭节,每年这一天,畲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采摘乌饭树叶或果,与大米煮成乌饭,供奉祖先并作早餐,饭后举行赛歌,甚为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蒸煮糯米饭,加上猪油、红枣、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为香甜可口。清明节:为传统祭祖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刷新墓碑,摆祭品,烧冥钱,压纸钱,下山时折两枝松枝带回,挂在门首,以表哀思。机关单位、学校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以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立夏节: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红糖拌米浆煎成咸、甜“夏粿”。是日起开始撤除床上草垫、棉垫等,以防湿潮生蚤虱。端午节:是最热闹节日之一,内容丰富。一是初五日午时各家门坎两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遗风,以箬竹叶裹糯米、花生、豆、红枣或瘦肉等做成粽子;三是喝少量“雄黄酒”。并喷洒屋角,以雄黄粉涂抹小孩头额、耳朵祛毒,也把雄黄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黄炮”以禳珍气;四是贴“午时书”,解放后已极少见;五是炮制“午时茶”。七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连俗早晨以黑红豆、红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夫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儿童聪明平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连俗谓“七月半”节,各家任择一日备酒馔祭祀祖先,以表孝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传统家庭团圆节。节前亲友间互送月饼(多晚辈敬长辈),连俗十六岁以下儿童由娘舅送花饼,八月十五晚,家家户户设宴欢聚一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动,城郊外之覆釜、玉华、宝华、玉泉、云居、石门、狮山及官头青芝诸山皆为主要登高地点。青年男女及儿童还携带风筝(俗称“纸鹞”),在山顶放飞。冬节: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也是祭祖节。冬至前一天晚,家家户户制煮咸、甜元宵丸(俗呼“油扁”)为主餐,并馈送亲戚。冬至晚上,合家团聚,在祖先牌位前摆设福橘、芹菜、青蒜、红筷等于圆盘或竹箩上。

旅游

城北有烈士陵园,北门“铁竹篙”相传为三国时文物,仙塔始建于唐代。东郊斗门山有明建含光塔。敖江覆釜山有覆釜寺、拜经岩、凤凰潭诸景。倌头青芝山(百洞山)游览区幽雅别致。倌头东有屹立闽江口的长门炮台(清),马鼻有扼控罗源湾的浮曦炮台(明)。闽江口有岛礁“双龟把口”、“五虎守门”。透堡是1934年连江县苏维埃政府驻地,建有老区革命纪念馆,官坂有红军烈士墓。筱埕定海尚存戚继光抗倭古城堡、烽火台和记功碑。浦口有36处宋窑址,官岭有明代著名学者陈第墓。大澳云居山有云居寺、元建普光塔,登临寺塔可观东海日出奇景。马祖列岛誉称“海上公园”,有明代沈有容擒寇史迹石刻(东犬岛),以及天后神宫、山陇浴场等胜景。名胜古迹还有安凯白云寺,潘渡朱步明代兵部尚书吴文华墓,丹阳宝林寺、朱子祠、戚继光抗倭遗迹“千军井”。
贵安温泉:贵安村位于连江县潘渡乡境内,被誉为“福建温泉之乡”,是全国闻名的地热集中区之一。贵安村总面积0.7平方公里,温泉日合理开采量7000吨,水温63℃~92℃,其中富含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矿元素,早在公元1057年时就已被开发利用。此外,贵安村地处敖江畔,造就了山、溪、湖、泉、滩等多种自然景观,加之森林覆盖率近80%,旅游资源相当丰富。青芝山
青芝山:青芝山位于连江县管头镇西侧,又名百洞山,相传因过去山上盛产青色灵芝,又因山势奇伟,岩洞众多而得名,海拔150米。由青芝、闽海观日、青峰、龟山4个景区组成的青芝百洞山风景区,总面积11.37平方公里。山上岩秀石奇,树深林幽,有一湖、二室、二台、四泉、五峰、十洞、三十九石、四十四岩等108个景点。
青芝寺:青芝寺位于连江县青芝山莲花峰之山腰。相传因过去山上盛产青色灵芝,又因山势奇伟,岩洞众多而得名。该寺前为天王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似西式建筑,兼采中国宫殿式飞檐翘角,独成一格。后为大雄宝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931年毁于火,1934年由林森募款重修。另有大士殿、梅花楼、松风阁、藏骨塔、栩园、慕园、观光亭等建筑。佛龛前供奉的两朵青芝,据说由明代流传至今。
定海古城堡:与马祖列岛仅一水之隔,定海古城堡,有一古城堡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系江厦侯周德兴檄建,距省城80公里,城堡全部用条石砌成,全长2000多米,宽6米多,高7米,古时在此设置千户,称亭角守部官军千户所,为当时闽省五卫12个千户之一,屯兵卒设防。沿着石块铺砌的小巷,从面海的南城门踱入,可见一道连续建筑有三个拱洞的城门,是谓"三重门",为闽东沿海罕见的古建筑,抬头望去,城头勘嵌四个篆体大字:"会城重镇",进入城门,只见城墙上藤蔓交错,荒草萋萋,一派古朴气氛。据说,家乡本没有这座古城堡,明初洪武帝朱元璋令筑浙江定海城,误传筑"连江定海城",故有这座闽东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大石城。古城堡气势宏伟,如巨龙盘山镇海,与福宁嵛山、漳州铜山、兴化南日、泉州浯屿串成一线,构成护卫八闽海疆的重要屏障。城内曾设置参将衙门,城北设左右中军署,衙门前建有接官亭。历史上,倭寇侵扰中国沿海长达200余年,古城堡一直是闽东沿海抗倭斗争的坚固城堡。巍巍群山燃起多少战火烽烟,滔滔大海激荡无数悲壮潮音。现存千余字的抗倭记事碑,就是记载古城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丰碑!城堡自东往西顺山势蜿蜒起伏,古榕葱葱两边对峙,山海相衬,颇为壮观。以城墙为界,形成了城里、城外两城,相传城里曾住着明朝十八爵主,城外住着当地土著,未知此说真假,不过里外两城的气质似有差异。城里人斯文、脆弱,城外人则显得粗犷、慓悍。全杂有黄、赵、苏、兰、徐、欧阳等上百个姓氏,不难找到爵主的同姓,有人说徐姓即是徐达的后裔,莫非"火烧功臣阁",或有王侯贵族逃生古城不成。古城堡是连江标志,家乡的吉祥物。闽东沿海每到除夕子夜,都有"开门纳福"的习俗。因此,每逢此时,乡人都要跑出"三重门"沿城堡绕一圈,以保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岁岁平安。谁家姑娘出嫁、先人出殡,也定要从城门出,以示安宁大吉,但是,不管红白喜丧,绝然不许从城墙道上通过。家乡因地势陡峭,渔市就设在城门口,每逢渔汛期,千帆归来,城门口人潮涌动,人声鼎沸。鱼、螺、蛤、蟹等各样海鲜,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口涎欲滴而赞不绝口。古城堡几经风雨,至今保护完好,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海村也因此被列为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广东连江:
连江(LiánJiāng)又名湟川、小北江。古称湟水、光水、洭水、连水、涟水、滑水、黄连水。源于连县三姐妹峰,东南流经连县、阳山、英德等县境,于江口嘴注入北江。为北江最大支流。长275公里,流域面积10061平方公里。清《嘉庆一统志》载:“黄连水在(连山)厅南。旧志:‘山在连县南四十里,产黄连。’”故连江因源头有产黄连的山得名。

行政区划

概述: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全县辖16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凤城镇、敖江镇、东岱镇、琯头镇、晓澳镇、东湖镇、丹阳镇、长龙镇、透堡镇、马鼻镇、官坂镇、筱埕镇、黄岐镇、苔菉镇、浦口镇、坑园镇、潘度乡、江南乡、蓼沿乡、安凯乡、下宫乡、小沧畲族乡、马祖乡。
历史沿革: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拆侯官县温麻船屯地置温麻县,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原丰县,开皇十二年(592年)改名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析温麻旧地复置温麻县,同年以城域大江前横,盈盈如束改名连江。历属丰州、泉州、建安郡、建州、福州、长乐郡、长乐府、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闽海道。天宝元年(742)县治由伏沙(今白沙)移今址。1949年8月16日解放后,仍设县。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改属福安专区,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属闽侯专区,1970年属福安专区(1971年福安专区改称宁德地区),1983年划归福州市。宋时分为永福、南永福、东宁善、西宁善、太平、闻名、五贤7乡。元代并为永福、五贤、宁善、太平、闻名5乡,另划4都。明清仍沿其旧。民国初沿清制,后划为19个区。民国21年(1932年)划为8个区,民国24年并为3个区,民国30年划为35个乡镇,民国35年并为丹阳、东澳、琯头、筱定、黄苔5镇和朱蓼、小沧、潘溪、所南、官塘、浦洋、鳌江、荷崇范、镜山、象厦、竿西、荻壶、西洋、竿塘14乡。1949年划为敖江、丹阳、东澳、琯头、筱定、黄苔6镇和荷山、浦洋、镜山、荻壶、潘溪、小沧、朱蓼、所南、象厦、官塘、竿塘、西洋12乡,后又并为8个区,31个乡(镇),其中马祖乡尚待统一。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4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18个人民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并增设东岱乡,共设6个镇12个乡和1个畲族乡。后又相继增设透堡、下官、江南3个乡,并陆续将9个乡改镇。2000年,撤销坑园乡,设立坑园镇。2000年底,连江县辖16镇6乡1民族乡:凤城镇、浦口镇、晓澳镇、琯头镇、丹阳镇、黄岐镇、东岱镇、敖江镇、东湖镇、马鼻镇、透堡镇、筱埕镇、苔菉镇、官坂镇、长龙镇、坑园镇、潘渡乡、蓼沿乡、下宫乡、安凯乡、江南乡、马祖乡、小沧畲族乡,设25个居委会、242个村委会。面积1168平方千米,人口61.75万人。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99962人,其中:凤城镇59534人、敖江镇34954人、东岱镇31745人、琯头镇66550人、晓澳镇35634人、东湖镇15318人、丹阳镇26745人、长龙镇11964人、透堡镇18106人、马鼻镇37791人、官坂镇27586人、筱埕镇26899人、黄岐镇24130人、苔菉镇27301人、浦口镇34070人、坑园镇20957人、潘渡乡17129人、江南乡24921人、蓼沿乡26212人、安凯乡16538人、下宫乡12243人、小沧畲族乡3635人;马祖乡(无数据)。2000年,连江县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2000年12月31日):乡镇名称政府驻地面积(平方千米)户数(户)人口(人)居委会(个)村委会(个)凤城镇红济巷4.8113624111874丹阳镇丹阳街112646826092117长龙镇宫坂村732635113637马鼻镇马鼻3494274174514透堡镇南街25.14654200808苔菉镇苔菉村166923267518黄岐镇黄岐2059772413947官坂镇官坂村4274673029016筱埕镇筱埕村3268942847611东湖镇东湖村4538321484810浦口镇浦口村5292253807277东岱镇东岱村2490213558218晓澳镇晓澳村18.999113814734敖江镇白沙村7993153484414琯头镇琯头621629659288226蓼沿乡蓼沿村13664712729722下宫乡下宫村273091132849坑园镇坑园村304881204568安凯乡安海村3141801765111潘度乡潘渡村15840691772211江南乡江南村4766312474015小沧畲族乡小沧村6082339915马祖乡资料暂缺合计1168149553595976242,2003年,连江县辖16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凤城镇、浦口镇、晓澳镇、琯头镇、丹阳镇、黄岐镇、东岱镇、敖江镇、东湖镇、马鼻镇、透堡镇、筱埕镇、苔菉镇、官坂镇、长龙镇、坑园镇、潘渡乡、蓼沿乡、下宫乡、安凯乡、江南乡、马祖乡、小沧畲族乡。2004年,全县辖22个乡镇,268个村(居),总人口62万。
乡镇简介:
凤城镇:凤城镇: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4.79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0古称温麻屯,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距省会福州48千米。辖7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001_东南街居委会、002_东北街居委会、003_西南街居委会、004_西北街居委会、005_北门街居委会、006_凤园街居委会、007_百凤街居委会、201_玉山村、202_绿茵村、203_北岳村、204_凤尾村。敖江镇:面积44.74平方千米人口3.65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1,位于连江县城近郊。辖14个行政村:201_幕浦村、202_山亭村、203_岱云村、204_石头村、205_上山村、206_下山村、207_青塘村、208_青溪村、209_小湾村、210_白沙村、211_毗囤村、212_杉塘村、213_长汀村、214_浦下村;501_敖江开发区。东岱镇:人口3.57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2,位于连江县东南部,敖江入海口南岸,距县城15千米。辖1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001_东岱街居委会、201_山堂村、202_洪塘村、203_蝉步村、204_龙山村、205_洋西村、206_湖里村、207_关头村、208_东水村。琯头镇: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83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3,位于闽江入海口北岸,西与马尾开发区接壤;南隔闽江口与琅岐岛对峙;北靠凤城镇。辖3个居委会、25个行政村:001_琯头街居委会、002_下塘居委会、003_琯福街居委会、201_山兜村、202_阳岐村、203_竹岐村、204_塘头村、205_拱屿村、206_秦川村、207_兰田村、208_东边村、209_上坪村、210_门边村、211_长门村、212_官岐村、213_寨洋村、214_下岐村、215_定安村、216_东岸村、217_后一村、218_后二村、219_蓬岐村、220_定岐村、221_塘下村、222_龙沙村、223_川石村、224_壶江村、225_东升村;501_琯头开发区。晓澳镇:面积18.96平方千米人口3.81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4,位于闽江、敖江交汇处。辖3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001_晓兴街居委会、002_晓江街居委会、003_晓锋街居委会、201_百胜村、202_道沃村、203_长沙村、204_赤湾村。东湖镇: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1.59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5,位于连江县城北郊,距县城3千米。辖10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201_东湖村、202_湖坪村、203_东塘村、204_西庄村、205_飞石村、206_牛栏坪村、207_祠台村、208_洋门村、209_岩下村、210_天竹村。丹阳镇: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2.75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6,位于连江县西北部,与罗源县交界。辖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001_丹阳街居委会、201_坑口村、202_旺庄村、203_花园村、204_松岭村、205_山兜村、206_东山村、207_东坪村、208_坂顶村、209_桂林村、210_朱山村、211_山边村、212_新洋村、213_上周村、214_溪尾村、215_虎山村、216_文殊村、217_丹阳村。长龙镇: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1.2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7,位于连江县东北部山区,为全县海拨最高的乡镇,距县城23千米。辖7个行政村:201_下洋村、202_建庄村、203_丘祠村、204_岚下村、205_苏山村、206_洪峰村、207_真茹村。透堡镇: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2.06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8,位于连江县东北部,北靠庐峰山脉,面临罗源湾。辖8个行政村:201_北街村、202_西门村、203_南街村、204_陇柄村、205_塘里村、206_官读村、207_尖墩村、208_龙头村。马鼻镇:面积40.2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09,位于连江县东北部,北临罗源湾。辖15个行政村:201_东湾村、202_墩里村、203_拱头村、204_墙兜村、205_南门村、206_横厝村、207_玉井村、208_辰山村、209_村前村、210_半田下村、211_贵丰村、212_合丰村、213_文丰村、214_浮曦村、215_龙峰村。官坂镇: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10,位于连江县东北部,地处罗源湾南岸。辖16个行政村:201_北营村、202_下濂村、203_塘边村、204_辋川村、205_浮泉村、206_塘口村、207_梅阳村、208_合山村、209_梅里村、210_洋尾村、211_官坂村、212_白鹤村、213_莺头村、14_东头村、215_东沃村、216_石丘村。筱埕镇:陆地面积3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2.90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11,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南面突出部,东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距县城35平方千米。大小岛屿43个,辖11个行政村:201_定海村、202_筱埕村、203_大埕村、204_埕口村、205_逻回村、206_东坪村、207_蛎坞村、208_蛤沙村、209_官坞村、210_凤贵村、211_南山村。黄岐镇: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1.79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12,位于连江县东北部沿海突出部。辖4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001_海丰街居委会、002_海新街居委会、003_海英街居委会、004_海建街居委会、201_长沙村、202_赤沃村、203_大建村、204_赤才村、205_后仑村、206_大谷村、207_古石村。苔菉镇:陆地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13,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最末端,三面濒临东海,有岛屿7个。辖8个行政村:201_北茭村、3202_横塍村、203_茭南村、204_苔菉村、205_东洛村、206_秀邦村、207_上塘村、208_后湾村。浦口镇: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9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14,位于敖江入海处北岸,与东岱镇隔江相望,距县城7千米。辖7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001_浦江街居委会、002_浦东街居委会、003_浦丰街居委会、004_浦旗街居委会、005_浦升街居委会、006_浦乐街居委会、007_浦兴街居委会、201_塔头村、202_益砌村、203_蔗尾村、204_松坞村、4205_山坑村、206_中麻村、207_官岭村。坑园镇: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2.75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115,位于连江县东部沿海,北临罗源湾。辖8个行政村:201_红厦村、202_下园村、203_坑园村、204_象纬村、205_颜岐村、206_下屿村、207_前屿村、208_屿头村。潘渡乡:面积156平方千米人口1.86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200,位于连江县西北部,距县城20千米,西南与福州北郊相邻,距福州33千米。辖11个行政村(其中畲族村2个):201_高岳村、202_塘坂村、203_坡西村、204_仁山村、205_余雁村、206_溪利村、207_兰山村、208_贵安村、209_潘渡村、210_陀市村、211_朱步村。江南乡: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2.84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201,位于敖江南岸,与凤城镇隔江相望。辖15个行政村:201_江南村、202_已古村、203_横槎村、204_连沙村、205_魁岐村、206_南塘村、207_镜路村、208_连兴村、209_连登村、210_澄岩村、211_花坞村、212_文新村、213_王庄村、214_儒洋村、215_梅洋村。蓼沿乡: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2.82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202,位于连江县西北部山区,与罗源县接壤,距县城30千米。辖23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201_蓼沿村、202_仙屏村、203_王坑村、204_杏林村、205_定田村、206_后垅村、207_仁坂村、208_朱公村、209_四定村、210_大沧村、211_利畲村、212_周溪村、213_义洋村、214_首占村、215_凤岩村、216_岐山村、217_百沙村、218_后坂村、219_溪东村、220_蒲边村、221_兰水村、222_赤石村、223_林场村。安凯乡: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1.79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203,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中部,距县城40千米。辖11个行政村:201_高塘村、202_文湾村、203_半山村、204_安凯村、205_同心村、206_沙沃村、207_奇达村、208_郭婆村、209_飞红村、210_黄家洞村、211_镇安村。下宫乡:面积25.3平方千米人口1.34万人(2004年)代码350122204,位于连江县黄岐半岛西北部,罗源湾南岸,距县城45千米。辖9个行政村:201_上宫村、202_大洋村、203_下宫村、204_厦乙村、205_松皋村、206_江湾村、207_初芦村、208_可门村、209_新辉村。小沧畲族乡: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4010人(2004年)代码350122205,位于连江县西北部偏远山区,与晋安区、罗源县接壤,是全省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乡。辖5个行政村:201_小沧村、202_利洋村、203_七里村、204_东风村、205_樟后村。马祖乡:代码350122206。现由台湾当局管理,归台湾当局“福建省连江县”。
主要城镇:凤城:县人民驻地。琯头:商业集镇,重要港口,毗邻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苔菉:三面临海,北茭为省八大风浪区之一,马祖:海岛渔业集镇,透堡: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筱埕:定海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