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连江县地图 >
东岱镇地图
东岱镇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安检

东岱镇采取三项措施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一是抓落实。要求各村居和镇直各单位要抓好落实工作,要做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大力支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工作,同时加强协管员和信息员的沟通与协作。二是抓宣传。督促各村居要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要求各村居至少要有一条固定标语,做好食品安全宣传传单的发放工作,同时办好食品、药品安全宣传专刊。三是抓监管。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组织检查工作,要求工作例会每个月要召开两次,开会时协管员和信息员要做好工作汇报及报表的报送工作;检查工作每个月至少一次,由协管办和协管员组成联查工作组到各村居检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事业卓有成效:
一、大力开展就业和培训工程。2007年来共举办缝纫、家政服务等培训5期,受训人员195人,其中转移就业培训人数160名,安置就业154人,其中签订一年以上规范劳动合同率的达到62%。
二、全面推进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截止2007年12月底,东岱镇共有11687人参保,占东岱镇参保对象的92.13%,超额完成了连江县里规定的任务。三是完善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逐步探索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在政府未建立起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衔接的渔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前,依托渔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社员养老金制度。另一方面扩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和覆盖面,慰问困难户175户,发放慰问金7.4万元,临时救济139户,发放救济金7.9万元,春荒救济74户,发放救济款3.3万元。

交通状况

东岱镇水陆交通便捷,沿江水泥路直达县城,与104国道接轨,距离沈海高速公路10公里,敖江航运直达中国各港口,浦东大桥的建成使东岱镇的交通更加便利。东岱濒临大海,总面积23平方公里。1995年,东岱镇社会总产值5.039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03亿元,农业总产值1.7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4.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出口交货总值达7800万元。财政总收入555.5万元。东岱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前景广阔,现已形成了以水产品加工冷冻、花岗石制品、淡水养殖、服装鞋帽、建筑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有7家企业产值上千万元,3家省级先进企业,2家市级先进企业。以东岱街为主体的商业街建设初具规模,商贸期货、首饰加工,金融信贷、海陆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东岱水陆交通便利,沿江水泥公路直达县城,与104国道接轨,敖江航运直通中国各港口。3000门程控电话开通,镇内水源充沛,电力充足。镇内基础设施健全完善,镇区规划井然有序,道路宽畅,环境优美。东岱是一片充满希望和寻求发展的热土,是一块有待继续开发古老而神奇的宝地。镇党委、政府现已在大涂划出300亩土地作为工业开发小区;在东岱北门划出100亩土地作为“三资”企业投资区,在东兴街西侧划出100亩土地作为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开发。文明、勤劳、善良的东岱人民热忱欢迎与各界的真诚合作,他们期盼着四方宾朋的到来。

经济状况

东岱镇为敖江口冲海积小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东岱镇耕地面积11447亩,粮食总产8201吨,瓜果蔬菜全面发展;水产养殖、捕捞并举,总产量9313吨。东水纯渔业村水产量7246吨,社会总产值突破1亿元。东岱村社会总产值1.45亿元。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东岱镇经济支柱,淡水养殖、水产保鲜加工、建筑安装、花岗石制品、化工塑料、鞋帽服装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东岱镇乡镇企业总产值48279万元。有10家企业年产值超千万元。中日合资凤樱水产冷冻有限公司年产值2000万元,产品大部分销往日本。东岱镇东岱镇出口商品交货总值8677万元,为连江各乡镇的第二位。社会总产值5.09亿元,镇财政收入36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居全县第一位。东岱街党总支、居委会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先后发展了350亩集体优质果园。2008年,创办了淡水养鳗、螺旋藻养殖、水产冷冻、食品加工、建筑装璜、高档家私、塑料拉丝、皮革制品等企业23家,组建了省级岱江集团公司,成为东岱经济发展的支柱。东岱社会繁荣,基础设施完善。全面实施了村镇建设规划,建成了东兴商业街,镇区建设井然有序;道路交通水泥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通讯等设施齐全完善。一个民主、文明、富裕的小康村正在崛起。东岱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8.35亿元,比增12.7%,其中工业产值6.16亿元;农业产值2.19亿元;财政收入983万元,比增14%;农民人均纯收入4798元。

历史沿革

宋代后属永福乡永贵里。明嘉靖年间,这里屡受倭寇侵掠,崇祯五年(1632年)建造铳城。清初北茭巡检司移设东岱,郑成功水军两度攻取东岱堡,清派总督以热炮轰城,民众伤亡惨烈,尸横遍野,邑生员王治观变卖家产收殓死难者,彪炳史册,美名远播。雍正八年(1730年),在东岱设总汛,建守备署,成为县城重要门户。清末设有海关分卡。民国初属第三区。1956年4月并到敖江区。1958年属浦口人民公社。1984年10月从浦口划出9个村成立东岱乡。1988年3月后改为镇建制。1995年东岱镇土地总面积24.34平方公里,设9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计9519户、36648人,分布21个自然村。

廉政建设

东岱镇委、镇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各级纪委全会精神,以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为重点,坚持实行三项工作制度,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问题。一是实行领导值班接访制度。该制度规定,接访领导为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实行周一至周日领导值班接访制度,由领导直接接待来访群众,当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现场答复,当日协调,及时接办,限期结报等方式,妥善处理信访问题。二是实行定期排查调处制度。东岱镇委、镇政府规定,各村、各单位以每月8日、18日、28日为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日,要求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定期到所联系的单位中了解群众困难,征询群众意见,排查矛盾纠纷苗头问题,主动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将每月10日、20日、30日定为矛盾纠纷集中调处日,要求各村、各单位以矛盾排查调处中心为载体,当场化解群众矛盾,及时处理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实行包保责任制度。对于疑难棘手的矛盾纠纷问题,东岱镇委、镇政府采取“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彻底解决矛盾纠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