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连江县地图 >
凤城镇地图
凤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住宅小区

龙凤花园小区位于城区永定河西岸的李子塘坝,1999年由闽西东方银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至2004年初具规模,同年底被省建设厅授予“县级示范小区”称号。2005年1月设立龙凤社区,可入住人口万余人,至年底已入住3200余人。社区花园式住宅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物业管理有序。华丽的住宅群建筑成为提高城区品位的新亮点。

气候

凤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5℃—21.3℃,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无严寒。全镇山地面积1502公顷,森林覆盖率31.2%,耕地面积26公顷,播种面积86.7公顷。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全镇共有职业中学4所,一级达标中学2所,普通中学4所,小学9所,实验小学4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1万多人。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级达标验收,凤城中心小学通过泉州市示范小学的评估;2001年,凤城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单位”和“乡镇小学‘十配套’达标先进单位”。2002年,上山小学被确定为“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凤城中心学校获泉州市“交通安全学校”和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称号;凤城中学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验研究》分课题实验学校”称号,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学校美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凤城中心学校“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验研究活动稳步推进,数学科“贯彻《课程》精神,促进自主发展”实验方案通过省专家组审定,被授予“发展教学实验基地校”称号。2005年,协调筹集资金640万元投入县为民办实事项目——凤城中学教学楼及县重点建设项目——上山小学、美法学校建设;凤城中学在创建省级达标初中校中教学成绩显著,中考成绩四度辉煌;凤城中心学校新一轮课改工作,顺利通过县、市验收。全镇教育科研工作成绩喜人,各类综合评定位居全县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205元和6634元。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文化、旅游等支出比重逐年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农业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率连续两年保持在90%以上。每年有千人以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卫生、广电、文体等基层各项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城镇人口环境逐步优化。计生工作以提高村自管理水平为切入点,围绕“三为主”方针,突出加快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逐步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机制。2002年来,全镇家庭子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2个二女户兴建了“安居工程”,计生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指标控制在县下达的责任目标内,逐步走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促进计划生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凤城镇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1995年后,凤城镇两次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先进单位”。2002年以来,全镇综合发展水平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千强镇”,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八届、第九届“文明镇”及“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被福建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宽裕型小康镇建设先进单位”、“双拥模范镇”,被安溪县委、县政府授予“乡镇企业纳税先进镇”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荣誉

安溪县凤城镇名片:全国千强镇,福建省百强镇,福建省文明镇,福建省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先进单位,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宽裕型小康镇建设先进单位,泉州市双拥模范镇,安溪县乡镇企业纳税先进镇,安溪县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经济发展

21世纪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大县城发展的战略部署,城区大同路东(西)片区、工会片区、党校片区二期、凤麓片区、中山路东片区、龙津公园片区、凤冠别墅山庄、三江豪苑、龙湖山庄、许埔山商住区、上山农贸市场片区等12个工程项目先后启动,龙苑新村被确定为全县文明安全建设示范小区。凤山森林公园、龙津公园、河滨北路沿溪堤岸景点、绿化建设,在城区形成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新景点和休闲场所,扎实有效地推动城市建设的步伐,一个集山水特色、蕴涵商机的新兴城镇已初具规模。同时,以美法新村为示范点,积极推进吾都、上山2个村的旧村改造、新村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业小区与经济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成为凤城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多渠道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小区的建设步伐。现美法工业小区建成面积30公顷,有藤铁(丝花)工艺品、纸品、彩印、雨具、服装、针织、鞋帽等24家企业先后落户;吾都工业区占地16公顷,有钢结构彩板、农副产品深加工、陶瓷、藤铁工艺、木制品、机械等17家企业先后投产。在上山村扩建的百亩工业小区,与旧工业区连成整体,成为推进凤城二次创业的新的一极。同时,全镇还建有2个粮食产区、2个蔬菜基地及龙眼、油柿果园基地;禽畜生产有上千头猪场和万只鸡鸭场各1个。2005年3月,城区工业园吾都片区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安溪闽商投资区。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凤城镇确立“园区经营”理念,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尝试实行由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建设工业园区的办园新模式,通过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建设工业发展的平台,吸引相关配套项目和企业跟进投资,逐步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连锁反应和群体效应。2006年,实力雄厚、开发经验丰富的民营企业惠安汾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进驻园区。项目占地面积100公顷,由汾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独资开发,首期投入基础设施资金1.2亿元,计划至2008年总投资将达9.6亿元。投资区主要以引进外资企业为主,内资企业为辅,引进的企业项目以无污染或轻污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首选,且入驻企业项目投资总额应达到5000万元以上、每亩投资强度大于70万元。投资区建成后,将使城区工业园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走廊,利于集约用地和产业聚集,预计年可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创税上亿元。该投资区项目是安溪利用民间资金投资建设工业园区的新尝试,它的实施,对于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快拓展县城新区,提高城市品位,减轻财政投资压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凤城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大县城中心经济区的优势,抢抓机遇,全镇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镇企业总产值于1994年突破亿元,达1.3亿元;1998年突破10亿元关口,达12.2亿元;2000年,突破20亿元大关。新世纪来,凤城镇更加重视乡镇企业工作。2001—2002年,全镇投入资金近50万元,用于美法工业区、吾都工业区的道路硬化、供水、绿化、美化、照明、通信等配套工程建设;投资4678万元,用于企业技改、增资扩营项目10个,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002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关口。此后,通过修订引办企业的奖励办法,健全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对“四个重点”(即对发展潜力大,贡献大,科技含量高和在工业小区兴办四种重点企业),采取“五条措施”(即优厚地价、税利、返还补贴,帮助解决资金,领导挂钩服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进行扶持,提高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果。至2003年,镇境内有泰兴特种包装公司、馨隆茶厂等14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对美法、吾都、上山三个工业小区进行初步整合,工业区面积达66.7公顷,促使产业逐步走向集群经营管理的轨道,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2002年至2005年间的四年间,全镇共新办各类乡镇企业236家,注册资金累计5.36亿元,其中新办外商投资企业28家,合同利用外资3560美元,52个项目完成技术改造,形成藤铁工艺、茶叶加工、特纸包装、服装鞋帽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全镇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7.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9.99亿元,年产值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家,实现工业产值15.05亿元;财税总收入2.4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82.7%和49.4%。2006年,全镇完成企业总产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5%,其中工业产值31.7亿元,比增5.7%;新办注册乡镇企业44家,新增注册资金9379万元,合同利用外资94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50万美元;全镇财税总收入3.1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7亿元。社会事业同发展,近年来,凤城镇坚持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为目标,以开展“塑造侨乡新形象,争当文明安溪人”活动为载体,以“思想道德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建设、环境卫生建设、文化市场建设、文明安全片区建设”六大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村(居)为依托,做好“四结合”(即把创建文明安全片区活动与城区管理整治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奔小康工程建设相结合),协调组织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居)民,分段安排,分类指导,抓重点、攻难点,扎实抓好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片区、文明窗口等系列活动,努力提高农(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1995年10月,由于城区区域的扩大,城镇居民的增加,镇辖区内的原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改建为15个居委会3个行政村。在1997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中,凤城镇率先建成东岳文明安全片区试点单位,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单位”,以此推动全镇其它居委会和行政村文明安全片区的创建工作。近年来,镇辖区内涌现出9个省级文明单位,14个市级文明单位和68个县级文明单位。同时,加强二、三级环卫队伍建设,强化创卫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六前五包”,推行城区全日保洁制度;在城区范围内禁养禽畜和禁放烟花爆竹;实施殡葬改革,遏制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广泛开展灭“四害”、清脏乱的综合整治活动,完善城区垃圾转运场、小区绿化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城区工作生活环境逐步优化。

地理位置

凤城镇位于海阳市南端,背依凤山,面迎黄海,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又低于南北,如鸟舒翼,故名“凤城”。地处东经121°14′,北纬36°42′,南濒黄海,东、东北接留格庄镇,西南临大阎家镇,北、西北与方圆街道办事处相邻。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2元。1978年农村总收入789万元,人均收入227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3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5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