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连江县地图 >
坑园镇地图
坑园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港口设施辖区海域建港条件优越,岸线长达5000米,可供建造万吨以上码头泊位达11个之多,2000吨以上码头泊位31个,是可门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门作业区现已规划的19个万吨以上码头泊位中,有10个(10-19#泊位)位于坑园镇辖区内。镇内现建有下屿300吨陆岛交通码头、门边300吨客货码头及下屿、屿头三级渔港等。另有华电可门电厂的7万吨泊位煤码头和1万吨泊位重件码头以及华电储运公司的两个5万吨级通用码头(可门港10#、11#泊位)可供靠泊。坑园镇管辖8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5018户,九九,年末总人口21918人。设有行政、边防两个派出所、卫生院、供销社、信用社、地方税务所、邮电支局等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境内拥有5座水库,库容总量56.3立方米,建有3.5万伏变电站,基本上可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用电需要。近年来,居民区的开发建设以及交通、能源、文化科学、教育卫生、邮电通讯、商业服务、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日臻完善。坑园镇交通便捷,水路可通住全国沿海各地,连黄公路贯穿境内。坑园镇现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部,每日过往客运车50余班。程控电话2000余门,直通世界各地。并建有传呼、移动电话通信基站。

文化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坚持科教优先发展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新建下屿中学教师宿舍楼、坑园学区操场等,完善各项教育配套设施,全镇现有中学3所(其中职高一所),完小7所。顺利通过省“两基”工作复查。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着力提高水产养殖等一线生产者的科技素质。礼堂8座,卡拉OK歌舞厅3家,中心文化站1家,文化室8个,老人活动室8个,闭路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覆盖率100%。

交通通讯

坑园镇交通便捷,水路可通住全国沿海各地,连黄公路贯穿境内。全乡现有各种机动车辆100余部,每日过往客运车50余班。程控电话2000余门,直通世界各地。并建有传呼、移动电话通信基站。

气候物产

坑园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年降雨量为1350mm,无霜期达350天。海水比重稳定,年渐变范围在1.015─1.022之间,年平均水温为19.6℃,是海水养殖的理想场所,也是连江县渔业生产的主要乡镇之一。也是连江县渔业生产的主要乡镇之一,主产对虾、梭子蟹、牡蛎、大黄鱼、美国红鱼等水产品。

党政建设

如何筑牢构建和谐农村的执政基础、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解决好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后继乏人、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是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村级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坑园镇提出一些措施:(一)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核心,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增强引领和谐发展的战斗堡垒:1、健全选拔任用机制,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一是抓好政审把关。镇党委专门组织纪检、计生、政法等部门成立坑园镇村委会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严格抓好候选人资格审查,建议淘汰了计生不合格的村委会成员候选人28名,主任、副主任候选人3名。二是抓好三项考评。2、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增强村干部和谐发展的本领。一是抓好业务学习。今年村级换届选举结束后,坑园镇他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村两委干部岗前培训班,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任职所需的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是抓好分片培训。在集中学习的同时,他们还重视抓好以“分片培训”为主要方式的村两委干部的日常性教育工作。。3、建立监督考评机制,保证干部廉洁自律。一是建立“双向考评”制度。为加强镇村干部工作上的相互监督与密切配合,坑园镇每半年组织村主干与镇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双向考评,对镇村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双向测评,通过测评来发现问题,并根据测评情况调整干部分工与工作重点。二是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去年以来,他,们一改以往村级干部工资“一口价”的做法,采取了“职务工资+绩效工资”的模式,职务工资定低、绩效工资调高,让多干事的人多收入,不干事的“挂名村委”少收入甚至零收入。三是建立“集体约谈”制度。(二)以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在践行先进上下工夫,培育服务和谐发展的骨干力量:一是在党员发展上坚持先进性。近年来,一些村在发展党员上存在着“近亲繁殖”的现象,影响了党群关系。2004年,坑园镇新成立的虾塘养殖协会党支部规定:那些从事养殖业在村中无法得到及时培养的上进青年可以向协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因此,协会支部成立后,各村支部主动吸纳培养非党积极分子6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在党员管理上增强凝聚力。坑园镇将流动党员分为流出和流入两种。对外出党员进行分类管理。
(三)以加快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搭建推进和谐发展的实践平台,一是“为民解忧”,“促民增收”。岳峰镇大力开展了一系列“为民解忧”的活动。二是以“支部+协会”“带民创业”。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深化组织设置改革。以产业党支部为核心,以行业协会为纽带,把从事相同产业的群众吸纳进来共同发展生产。
(四)以维护农村大局稳定为基础,在联系群众上下功夫,形成保证和谐发展的牢固基石:一是完善工作网络。畅通渠道,配齐人员,建立社会矛盾调处机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维稳工作网络。二是坚持滚动排查。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基层党员深入群众,对农村家庭、邻里纠纷和影响稳定的矛盾、问题进行深排细查。并建立镇、村二级排查网络,在组织定期排查和重点问题排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专项排查、滚动排查,确保矛盾早发现、快解决。三是落实化解责任。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层层明确责任,坚持分头负责,就近化解,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力求将矛盾解决在就地,灭失在萌芽状态,达到家庭和、邻里睦、人心顺、大局稳的目标。

旅游政策

坑园镇旅游业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提出了三点意见:一、要高起点定位。贵安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温泉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巨大。现在刚起步就要明确思路,增强信心,自加压力,高起点定位,在发展中求突破,积极打造有别于全市、全省其它地方温泉旅游的特色旅游产品,力争在全国打响品牌。二、要高标准规划。要以获评“中国温泉之乡”为契机,着眼于更远的眼界、更优的布局,温泉品牌开发要借鉴广东等地先进经验,省市县三级联动,进一步科学规划景区项目分布、生态保护、景观创意等,并与全省、全市旅游规划互相衔接、同步发展,做大做强温泉旅游品牌。三、要高规格开发。要放眼长远,长线投资,着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参与开发,提升开发建设档次,为温泉旅游业的持续长效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同时政府要积极做好在建项目服务、土地收储拍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维护等工作,为旅游产业的协调有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