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地图
龙门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历史
为国家风不绝龙门面貌日新:龙门历史悠久,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明嘉靖年间,孙濡任河南长葛知县时,遇上大旱,赤地千里。孙濡抱着“宁可绝子孙,不可绝良民”的心愿,派人到家乡变卖家产籴荞麦种子救荒。后来孙濡不肯搜刮民膏、贿赂宦官,辞职离任,百姓挽留不得,建庙祭祀,并将荞麦命名为“孙公麦”。村里至今还能看到孙濡题写的门楣--斗大的“端履”两字,是对后代的期望。造型古朴的“义门”牌楼,记载孙氏见义勇为的事迹:明朝末年,赋税繁重,不少人倾家荡产,孙朝献出积谷一千多石,为贫困乡亲代交皇粮,村人建此牌楼,以永记恩情。清朝被誉为“山西第一廉吏”的孙衔,更是名重一时,山西百姓曾不远万里,送匾额到龙门,悬挂孙氏宗祠。1930年,龙门曾有中共党员10多人,建立过中共龙门支部,中共龙门区委。抗日战争时期,龙门是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活动的地区。龙门人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涌现了像孙京良、孙晓梅那样的革命烈士。1986年9月,杭州市民政局公布龙门为革命老区。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龙门古镇日益引人注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派考古学者,文物普查队,有关教授来龙门实地考察,赞誉龙门古镇是“江南融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瑰宝”、“富春江畔的一颗明珠”。龙门古镇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国家一级景点,位于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有320国道与之相连,交通便捷。到古镇旅游可让您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风情,领略孙权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浓厚的孙氏文化,饱览景致秀美的龙门山自然风光,重温严子陵游览时的诗情画意。
基础设施
1、龙门镇共有小型水库8宗,已进行除险加固改造5宗。该镇水利渠道74条144公里,已硬化改造9条35公里。农田综合治理3个田洋,治理面积3800亩。2、龙门镇建设文明生态村7个,硬化建设村路、村巷28条45公里,建设沼气950个,户厕2410间。3、龙门镇建设使用水塔25座,饮用卫生自来水的有42个村庄4278人口。2004、2005年新挖水井15口。
影视
1.电视剧《租个女友回家过年》主要拍摄地。剧情完全以龙门古镇为背景,并以“龙门”的实名出现在剧中,观众可以了解到龙门的历史和风俗习惯,例如杀年猪、打年糕、舞龙灯、跳战马等。该剧综合了大都市的时尚元素与小山镇的古色古香,更有冲击力。薛佳凝扮演的楚笑笑是北京长大的80后女子,人气小生杜淳饰演的男一号则是龙门古镇的孙氏后代孙翌伟,清华毕业(学汽车制造),又出国留学,后回到北京工作(IT行业),30多岁还未成家。家人最盼望的就是他能带个媳妇回家过年,于是他就开始网上租女友,于是楚笑笑和孙伟伟就成了一对“合约情人”。……“主要剧情时间跨度就是1个月。”剧中80%以上的故事就发生在龙门。2.电视剧《佳期如梦》中。佳期和和平6年前的回忆都是在龙门。还有他们的那个“小木屋”也是在龙门。而佳期也是龙门人。(由第8集孟和平说的话可以看出)。
区位概述
龙门镇位于雷州市中南部,总面积368平方公里,耕地13.9万亩,是全县版图最大的乡镇。下辖21个村委会,138个自然村。人口57276人。镇政府所在地——龙门圩,距雷城32公里,全镇人口1.6万人,农业以甘蔗、西瓜、水稻、菠萝为主。西瓜闻名全国,种植面积3万多亩,是雷州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年产量4.5万吨。每年夏秋两季,全国购买西瓜的客商云集龙门。大牛岭菠萝以清甜香脆著称,全镇种植菠萝1.5万多亩,年产2000多吨。近几年龙门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产值近4000多万元。主要有麻制品厂、造纸厂、漂白粉厂、家具雕刻厂、木地板厂、木制品厂、轮窑厂、石灰厂、八宝粥厂和粮食加工厂。九斗水果场远近闻名,面积1000多亩,年产红橙柑桔240多万斤,产值300多万元。该镇境内的幸福、火炬、金星3个国营农场,圩区有粤西农垦第二机械厂、第二医院、龙门糖厂、龙门林场和11万伏变电站。207国道和龙乌公路经过该镇,是湛江至海口、乌石的交通枢纽。
镇内详情
重庆市梁平县龙门镇位于梁平县西北部,东与文化镇、城北乡接壤,南接明达镇,西依竹山镇、达县碗厂乡,北与新盛镇相连。距县城32公里,达万铁路开江火车站9公里,渝万高速公路30公里。102省道渝巫路南北纵贯全境。龙门镇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辖龙门、拱桥两个场镇。有龙凤、文圣、明亮、河源、三官、河龙、沙井、乐胜、拱桥、马鞍、花庙11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万余人。全镇有耕地面积18474亩,其中田14879亩,土3595亩,有森林面积25000亩。龙门镇地形呈南北走向,地势南高北低,平坝、丘陵、山区皆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境内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黄豆、红苕等农副产品。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10700吨。2007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余元,财政收入608万元。龙门镇处于“大天池”核心地带,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现已有8口气井建成投入使用,1口气井正在钻探开采之中。境内煤炭、石灰石、页岩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巨大。龙门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境内现有大米加工企业3个,煤矿企业2个,木材加工企业2个,矿石开采场2个,润滑油厂1个,颗粒塑料厂1个,其中水灯沟煤矿和宏发大米加工厂已达到规模企业标准。龙门镇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镇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所和幼儿园2所,基本形成幼儿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相结合的基础教育体系;有卫生院一所,村卫生室10个,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形成;有供水站、供电所、邮政所、电信、移动、联通、加密电视等公共社会服务单位和部门,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农贸市场2个,商业门市200多个,城镇规模达到2平方公里,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有龙门农村商业银行、拱桥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已过亿元大关;以102省道渝巫路、龙拱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村村组组通公路目标基本实现,河源、明亮、河龙、沙井、拱桥等村已完成公路硬化20余公里。龙门镇政府现有职工49名,其中行政编制27名,事业编制22名,党政领导7名,专职委员3名,行政机关设有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和社会保障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单位设有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镇机关把“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作为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肃会风会纪,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制度,做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龙门镇源于清朝时期,因场镇上有六个山包(即上山包,下山包),连接像一条龙,故名为“龙门”。该镇地处梁平县西北部,位于明月江上游,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942.1亩,辖龙门、拱桥两个场镇,11个行政村共85个村民小组,2.7万人。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475亿元,财政收入356.9万元。龙门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盛产水稻、黄豆、玉米等农副产品,梁山柚、笋竹两用竹、生猪、水禽等已具规模;龙门镇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境内有3个年产万吨煤矿,有天然气井7口有脱水站、微波站各1个,辖区有小一型水库3个,小二型水库1个,水利发电站和变电站各1个;镇域内有丰富的竹木资源,森林面积25000亩,传统的黄裱纸、手工竹编席,已成为两大骨干产业,远销广东、福建等地。镇内有卫生院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镇初级中学1所,幼儿园2所,文化、卫生设备齐全,有敬老院1所。龙门镇交通便利,距县城32公里,省道渝巫路南北横贯6.7公里,距达万铁路9公里,距渝万高速公路30公里;全镇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乡村道路网络。龙门镇信息灵通,实现了村村组组通电话,开通了加密电视,移动通讯覆盖全镇。
自然环境
龙门镇地处戴云山脉南部延伸部分,为河谷小盆地,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气候,气温温和,年平均温度18—20.90,年活动积温5633—7238°C。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2188mm。全年无霜期293—340天,全年总日照时数2030小时。境内有地热温泉带长2公里以上,宽30—40米。金狮上汤温泉早已闻名,温度高达80°C,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矿藏资源丰富,花岗岩安溪红635#储量上亿立方米,还有高岭土、稀土、滑石等矿藏;村内水库是安溪县最大水库,库容量达1060多万立方米,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镇境南端的东岭峰,位于安溪与同安的交界处,海拔908米,地势险要,历史上曾设有“东岭隘”和“龙门驿”,是安溪通往厦门的交通要道。在庵墓山和勤橱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桂瑶村有多处宋元时代的古窑址,还有清代福建水师提督林建猷的墓葬和遗像;溪坂村有元代青瓷窑址,有崇祀押迁官张纯的灵护庙;仙西村有建筑独特的胜阁岩;位于龙山村龙塘山下的“龙船港”,两壁夹立,悬瀑数十尺,潭深百余尺。榜头村的福海凤山之麓,有始建于唐·光化三年(898年)的福海院。溪瑶村贵湖山麓的青林岩,是安溪历史名刹,始建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美内村的双髻尖山,有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的金沙岩。榜头村的崎头和福海,还有建于清初和清末的土楼——“下土楼”和“孚福楼”。龙门溪畔光孝村的村南临溪处的磐石上,古时曾建有一座寨堡,名光孝寨,传说寨中曾住过99个和尚;附近有曾住过99个尼姑的金山院。明末,朱万一兄弟曾在此率村民据寨固守,抗击倭寇的进犯。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961男24763女25198家庭户户数14825家庭户总人口(总)46653家庭户男23300家庭户女233530-14岁(总)102980-14岁男54890-14岁女480915-64岁(总)3664015-64岁男1784215-64岁女1879865岁及以上(总)302365岁及以上男143265岁及以上女159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