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洼乡地图
漫洼乡相关地区地图:
支柱产业
本乡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为依托,以洋芋药材种植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撑、畜牧劳务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本思路是:立足一个优势(人少地多,气候阴湿的优势),作大作强三大支柱产业(洋芋、药材、畜牧养殖),促进一个转移(劳动力转移),确保两个收入(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示范村建设
漫洼乡建立了示范村。该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较好,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并实现了良种化。全村共有通社主干道3条8公里,现已大部砂化,砂化率83%,交通较好。示范村将整村推进项目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建设思想,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创新农村发展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示范村以农业产业开发、畜牧产业开发、劳务产业、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农宅建设、社会事业、村容村貌整治、农民科技培训等九项为主要建设内容,计划三年内实施完成;该项目概算总投资406万元,其中:产业开发投资17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2万元,能源建设5万元,农建设投资90万元,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投资14万元,村容村貌建设投资11万元,农村科技培训投资4万元。已累计完成投资46万元;种植250亩洋芋套大蒜,大蒜长势良好,预计比单种洋芋亩可增收1200元,这种套种模式使该村结构调整、产业增收成为可能,如果全村有70%的耕地采用这种模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50多万元;建成沼气池20眼,待水泥充分凝结后就可装料投入使用,届时,农户就可以用上方便、清洁的新能源,为实现村容整洁奠定基础,该村也将成为新型能源使用示范村;新修梯田900亩,全村已累计完成梯田2880亩,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93.3%,实现了梯田化村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农民生产条件的改善,还是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另外使农业机械的推广及应用成为了可能;对原有村社道路8公里进行了整修砂化,新修农路1.1公里,并将修建关系两个社群众出行的坝桥一座,正在建前备料,这座坝桥一旦建成,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行路难问题,还能贮备大量雨水,以便群众在干旱年份抗旱增收。农业发展
种植业:漫洼乡是临洮县东北部有名的偏僻山村乡镇。长期以来,这里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素质较低。乡上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因地制宜寻找发展路子,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进一步强化洋芋生产的主导地位,仅洋芋一项,人均纯收入竟然达2100多元。全乡又建成马铃薯无公害示范基地2.4万亩,群众调运兑换洋芋良种906吨,主要品种为陇薯5号、陇薯6号,全乡洋芋种植面积达3.7万亩。为了避免全乡洋芋销售旺季压级压价,销售淡季有价无货,该乡把贮藏设施建设作为缓解马铃薯集中上市压力的核心措施来抓,从而调节全乡洋芋均衡销售和加工。鼓励营销大户新建100吨贮藏窖5眼,着力实施打造名牌战略,走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从三岘村整村推进取得的经验得出:“漫洼要实现大发展,就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产业化上下功夫,大力发展旱作高效农业。”漫洼的种植业结构也逐渐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该乡结合县上下达的高效旱作农业任务,种植地膜玉米460亩,地膜蚕豆122亩,地膜洋芋524亩。另外,在全乡11个村种植药材4100亩,建设无公害药材示范基地3800亩。养殖业:在漫洼,不仅种植业有特色、效益明显,而且养殖业也是该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化引导,加强培训,措施得力,畜牧产业已发展成为漫洼乡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乡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乡的养猪专业户许勇告诉笔者:“一茬仔猪,不到50天时间,又挣了1万多元。”与此同时,该乡抗日湾村大力发展以“一牛两猪五羊”为模式的养殖业,经济效益可观。抗日湾村党支部书记王若云给笔者介绍,这种模式极其适合于农民家庭,一家人老的管牛、妇女养猪、小的放羊,使养殖业在农村实现了协调可持续发展。全村已有90%以上的农户采取这种养殖模式,最多的农户养殖肉牛5头以上,猪20头,羊20多只。这种模式已在全乡得到推广,成为全乡群众致富的新途径。另外,乡上还根据农民的需要,经常邀请县畜牧局技术人员帮助群众制作氨化饲料,完成肉羊陶赛特等优良品种改良2000只,从而扩大了全乡畜牧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