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六安市地图 > 霍邱县地图 >
龙潭镇地图
龙潭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建设

工业1978年以前,龙潭镇是以农为主、工业停滞的乡镇,仅有农机修配厂、石灰厂、酒厂、榨油厂等几个小型集体企业和从事简单农具加工的手工业作坊。由于龙潭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工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龙潭镇的工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引进资金技术,根据本地条件,大力发展私营和个体企业,先后创办了造纸厂、五金塑料厂、水电站,预制厂、大米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陶瓷厂、家具厂等一批集体和私营企业。到2006年底,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29家,从业人数1845人,实现产值960万元。实现利税18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5倍和12倍,乡镇工业收入占全镇农村经济收入的30%。商贸龙潭镇自古就是商贸名镇,方圆百里的生产生活物质都在这里集散,全镇1978年仅有国营集体商业网点25个,从业人数136人。改革开放以来,我镇的商贸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到2006年为止,全镇共有私营个体工商户728户,从业人数3260人,其中各类超市就有12家,由于市场繁荣,环境优化,毗邻的邵阳、新化、黔阳、隆回等县市来龙潭从事商贸活动的商贩逐年增多,年集市贸易额达8000余万元。

乡镇简介

龙潭镇(LóngtánZhèn)原从化县辖镇。在县境西部。原称松潭,因镇区近处有深潭,又近松林,故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设圩,因有一小河流经,喻“活龙戏水”,故改名龙潭。原属清远县,1958年划归从化县。1961年成立龙潭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全镇面积103.4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1720人。2004年撤销龙潭、棋杆、民乐3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鳌头镇。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1~2005年,实现自来水、电话、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投资120万元建成日供水量1500吨的自来水厂,拥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各1座。至2005年底,共投资500多万元,实现道路硬化30公里,集镇至虞溪、集镇至枫林的水泥路面硬化均全面完成。建成通信基站9个,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有线电话用户达600多户。开通了宽带网络。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根据“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实施,按能力建新,有重点改旧,全方位整治”的城镇建设工作思路,至2005年底,完成市场中心立面装修及横四路建设,基本完成老街改造,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现镇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的总体目标。龙潭镇上在村是永定县的主要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700余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著名华侨卢国振生前热爱家乡公益事业,先后为家乡建设和教育事业捐资300余万元。

乡镇简介

龙潭镇是溆浦县南部的边陲重镇,东依高耸入云的车岩岭,与葛竹坪镇、大华乡交界;南现温水乡毗邻;西靠百强寨,与横板桥乡、黄毛园镇相邻;北傍金子山,和北斗溪乡接壤。龙潭镇地处龙潭办事处四乡三镇之中心,是龙潭14万人口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置龙潭堡,民国2年设(1913)初置龙潭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建龙潭公社。1961年10月设龙潭公社和龙潭镇公社。1984年龙潭镇公社和龙潭公社合并为龙潭镇。全镇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27亩,其中水田12425亩。现辖22个村,四个居委人会,总人口301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46人。

历史沿革

龙潭镇位于桃源县城西部,距县城45公里,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丁家坊、龙潭、鄢家溪三乡合并而成,1997年11月撤乡建镇,正式命名为龙潭镇。面积256平方公里,为全县乡镇之最。东与佘家坪、凌津滩两乡毗连;北与理公港镇接壤;西与钟家铺乡交界;东南隅隔沅水与兴隆街乡相望,全镇辖丁家坊、杜家坊、枣儿垭、皮家育、株木山、水碓育、仙花山、王家溪、郭家界、左家溪、落家坪、黄伞坡、双堰垭、同观山、徐家坪、楠木湾、花香坪、沉溪坪、桃花溪、湖田界、梨树垭、剪家界、鄢家溪、松山寺、七铃坪、金盆山、仙境垭、小伏溪、罗家湾、仙峰、仙娘、梁皇殿、郭家桥33个村,2个居委会,341个村民小组,3万人,耕地面积4.78万亩,城镇规划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0.96平方公里,现有城区常住人口6000人。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022男15056女13966家庭户户数6530家庭户总人口(总)28708家庭户男14810家庭户女138980-14岁(总)91500-14岁男47460-14岁女440415-64岁(总)1711915-64岁男899215-64岁女812765岁及以上(总)275365岁及以上男131865岁及以上女143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