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电子地图 > 长春市地图 > 农安县地图 >
龙王乡地图
龙王乡相关地区地图:

概况

原为长春县所属,沦陷时期设立龙王村。1952年10月9日由长春县划归农安县,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乡。乡所在地位于县城西南45公里,巴吉垒至长春、农安至三岗公路经此。辖同心、一心、于家洼子、联合、太平池、沙岗、永久、大兴、翁克、新民、小榆树、崔家桥、良种场13个村。境内有全县最大的蓄水工程--太平池水库,盛产鲤鱼和白鲢。乡内东有新开河、中有翁克河、北有中央排水路,水资源较丰富,适宜养鱼、种稻、植苇。

地理气候

阜南县龙王乡全境为淮河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30米。安徽龙王乡全境均为平坦良田,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2252.5小时,无霜期222天。境内土地肥沃,雨量适中,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尤其是水稻、玉米、大豆、红麻等,是属淮北粮棉基地区。

气候特点

吉林龙王乡属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6℃,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36.1℃,无霜期135天左右。

旅游景点

太平池:电影《南京!南京!》的拍摄基地。《南京!南京!》拍摄剧组在长春市农安县龙王乡太平池搭建了一座“南京城”,耗资1200万。太平池水库是吉林省的八大水库之一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水库总库容2.01亿立方米,调洪库容为1.47亿立方米,兴利(正常)水位183.73米,兴利库容(蓄水量)为5700万立方米,相对占地34.3平方公里。
农安辽塔:是辽代黄龙府遗留至今的唯一的古建筑,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三年至十年间(1023-1030),已近千年历史。由于历尽风雨剥蚀和人世沧桑,至解放前已破败不堪,濒临倒塌。1953年,政府拨款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筑至十层,1983年,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古塔恢复了本来面貌。农安辽塔为砖筑,实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层,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通高44米,造型优美端庄,表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风范。承托塔身的塔座高一米,平整坚固,基部直径东西8米,南北8.30米,每边长7米。塔身第一层13米,每面间隔着各建一个龛门或假门。上方承檐部分置两组斗拱;棱角部位为仿木构明柱,上置转角铺作。第二层以上各层,层层收分,均高1.75米,承檐部分均置斗拱两组,棱角部位置转角铺作。檐上戗脊均饰蹲伏的猛兽,前为狮子,后为龙马,昂首向天,栩栩如生。在瓦垅前端有圆形瓦当,周饰双重套环,中间为"喜"字图案。檐角均安有铁环,上系风铎,天半风来,摇曳摆动,铮铮作响,悦耳动听,为了古城增添了生趣。塔身上面是塔刹,塔刹底部是三层绽开的仰莲,仰莲上是细颈鼓腹的宝瓶,宝瓶上是镀金的圆光,圆光上有一弯镀金仰月,其上镶五颗镀金宝珠。宝盖设在第二颗宝珠上,顶端两颗宝珠建作葫芦形。宝盖下垂四条铜链,分别挂在最上层戗脊的铁色上。辽代盛行佛教。仅咸雍八年(1072)三月,在吉林省西部一带的长春州、泰州和宁江州,即有三千人出家,剃度为僧尼。农安辽塔是这一历史背景产物。几百年过去了,这座建筑之所以仍备受珍视,却并非因为宗教价值,而是因为它巍然屹立的本身,向人们展现了辽代高度发达的工艺水平和优美而庄重的建筑风格,是人们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农安辽塔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寺:是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开工,一九三四年建成的。金刚寺是开山老和尚法号定海和尚(字普霖),自己设计亲自施工建成的。金刚寺的位置在农安县的东北隅,它的独特风格是具有古刹形式的一个寺院。定海和尚佛学造诣甚高,通过讲经感动了郑士纯的妻子王长英,在郑士纯调转工作时将他家的住宅捐献给定海和尚,因此定海和尚才专心修建这座金刚寺。金刚寺第二次重新修建是在一九八六年开始到一九九二年十七日佛开光大典前夕竣工的。金刚寺主要有三门、五殿、一灵塔。这三个门有:一、极乐门,二、山门,三、园通门。五殿有:前殿(护法殿)、后殿大雄宝殿和二楼三圣殿、地藏殿和伽蓝殿。一灵塔就是开山老和尚的灵塔。金刚寺前殿后殿两个院落外尚有东西垮院,西跨院有月亮门,与后殿相通,东园是菜田,西跨院也是菜田,塔还有门头房十一间,以后兼做佛经流通处。西院北侧有库房七间、东库三间。

镇域经济

已形成木材加工、花生加工、面粉加工、铁业加工等主要产业。木材加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乡木材加工户260户,每年可加工原木13万方,产成品主要有细木板、条子板、夹心板、木砖等,从事木材运输户530户。花生加工群区得到规范建设,辐射带动粮油加工业向纵深发展,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全乡共发展优质地膜花生35000亩,从事花生收购、加工、销售的有643户;私营企业有了较大发展,河南省粮油食品公司投资1070万元,与该乡良友面粉厂合作,建成粮食综合加工基地;北京紫珍香果品有限公司投资280万元与陈楼村合作开发特鲜水果基地;河南农大富民种业有限公司投资340万元在蒲庄村兴建了集科研、育种、推广为一体的优质韭菜繁育基地;河南木林森工程有限公司投资320万元,占地500亩,在古城村建成苗木花卉基地;海南海亿达实业有限公司与该乡签订了长年收购花生米的购销协议。2005年,龙王乡财政收入完成25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800万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86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58万元;劳务输出完成1300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6元。2006年一至六月份,龙王乡财政收入完成122万元,占年任务242万元的50.8%,同比增长12.9%;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085万元,占年任务万50000元的50.17%;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610万元,占年计划1105万元的55.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00万元,占年任务15000万元的5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0万元,占年任务1200万元的20.8%。

资源状况

龙王乡幅员面积2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41.99公顷(水田1200公顷、旱田7841.99公顷),待开发的土地1,500公顷,可养水面2500公顷。吉林龙王乡盐碱地面积较广,分布在各村。至2004年底吉林龙王乡人口为28976人,其中农业人口27267人,农业劳动力1.32万人。
三年治理农安县龙王乡盐碱地变绿洲:2002年,长春市政协与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农安县龙王乡共同建立了盐碱地草地改良科技示范基地。经过三年的治理,盐碱地植被恢复良好,过去白茫茫的盐碱地,已经长满绿油油的苜蓿草、羊草。

基础设施

辖区内公路总里程数63.3公里,其中乡间公路9条,46公里;县道1条,为新椿公路,长9.8公里;省道2条,分别为豫04省道(长5公里)、S223省道(长3.5公里)。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柏油。镇区龙兴大道全长2.25公里。全乡共有电信机房4个,公共电话亭12个,固定电话用户4862户,其中宽带用户40户。辖区内有10KV电力线路3条,总长度87.01公里,400V线路165条,长度82.36公里,配变压器136台,总容量达9320KVA,3.5万KVA变电站一座,全乡通电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