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龙街道地图
梅龙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背景
梅龙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西汉称“梅根”;东汉建安年间在此冶铁铸钱,称“梅根冶”;三国时,官府在其境内的五步溪(只有五步宽,故名)冶铜铸钱,人称钱溪。相传明正德皇帝微服私访至梅龙,奇遇才女李凤姐,演出了游龙戏凤的一段佳话。后来,人们又将梅根改称“梅龙”。清时,殷汇小镇,商贸云集,十分兴盛。乾隆路过这里称赞为“金銮殿”。从此,“泥湾府,灌口县,殷家汇象个金銮殿”成了世代相传的民谣。当年,江口乡查村有座章氏祠堂,雕梁画栋,雄伟壮观,乾隆说它似“登宫”。其周围的章、姜、何、杜四姓自然村由此得“銮宫畈章村”、“銮宫畈姜村”、“銮宫畈何村”、“銮宫畈杜村”之名。那次南巡,乾隆还为九华山挥毫书写楷书“芬陀普教”4字。每字长58厘米,宽41厘米。幅面长212厘米,宽76厘米。藏九华山文物馆,定为3级藏品。“隆”与“龙”谐音,人们就改此地为“梅龙”,延用至今。民国12年(1923年),筑大同圩,堤埂穿过梅龙,又称“梅埂”。梅龙是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期古文化发祥地之一。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团山泡遗址,就是属于春秋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历代诗人陶渊明、李白、罗隐、姚鼐等在此写出大量诗文,如“水溢梅根野,烟迷杨叶州”、“炉火照天地、歌曲动寒川”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被传唱千秋。就连流行在梅龙民歌中的“早插秧苗早生根,寸金难买寸光阴”、“夫妻二人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等歌词,也十分朴实而优雅,说明这里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品位高雅。梅龙街道办事处以驻地梅龙(亦称梅埂)得名。传说很久以前,此地有棵老梅树桩,因而称为“梅根”;明代官府曾在此冶铜铸钱(铜币),故又称“梅冶”;民国初当地豪绅为首在这里筑埂圈圩,亦称“梅埂”;又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梅埂又称“梅隆”,后人谐音书写为“梅龙”。解放初期建梅龙乡,1958年并入观前人民公社,1961年从观前析出成立梅龙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时恢复梅龙乡,1992年安徽省撤区并乡时建立梅龙镇,2001年与桐梓山合并仍称梅龙镇。2007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改设街道办事处。
地形地貌
梅龙街道境内东北部为沿江、滨湖的圩区,东南、西南部为丘陵地。九华河从中部流经全境入长江,有4条支流纵横境内东部;刘村湖在境内中南部跨越江口境内;西北滨黄金水道长江,东北以青通河为界;境内有十八索、西岔湖;梅龙圩、江墩圩、刘村渡圩、桐梓山圩、大同圩、双惠机电排涝站现有装机容量分别为8/1240、8/840、5/625、4/810、5/275、3/465(台/KW);大同圩为池州市15个万亩圩口之一,总堤长27500米,起讫堤顶高程17.5米—18.9米,防汛设防水位12.8米、警戒水位13.8米、危险水位15米、保证水位16.14米,保护范围:面积6480公顷,耕地5147公顷(7.72万亩),人口3.5万人。
交通
321省道东西横贯该镇17公里,在建沿江高速公路侧身经过。有16公里长江岸线,年可通行千吨级船舶,青通河、九华河贯穿南北。距拟建的池州市机场仅4公里,距铜九铁路池州站仅20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使梅龙成为名符其实的池州东大门。
经济发展
农业以水稻为主,油料、棉花、麦、水产品等次之;水产品丰富,尤以鲥鱼、季刀鱼聚居出名。该镇村村有小学校,镇有中学。镇有卫生院,各村均建有医疗室。有文化、广播电视站,影剧院,业余剧团。供水站2个。敬老院里可供养30位老人。截至2008年3月份,梅龙街道共有千万元以上项目2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梅龙街道坚持主抓工业发展不动摇,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梅龙街道以做大发展平台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大非金属矿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做大招商平台。同时,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聚焦“长三角”招商选资,突出岸线资源招大商,放开胸襟向园区引规,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梅龙街道以管理服务创新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分工负责、协作配合。以集中区办公室为总协调,搞好服务,强化调度。重点项目还实行一个领导、一套班子跟踪协调服务,力促一批规模企业快建设、早投产、达高效。梅龙街道以工作作风的大转变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加大督查、督办和奖惩力度,把涉及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时效,作为街道和村(居)干部奖惩内容,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以制度建设推进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以更优的软环境吸引投资兴业,推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11月30日,梅龙街道完成财政收入1834.7万元,占2008年任务的101.9%,比上年同期增长175.9%,位居贵池区第二。
基础建设
贵(池)铜(陵)沿江公路由西南向东北从梅龙经过;梅龙街道背靠长江黄金水道15.1公里,设有小港,口,客运小轮常年通航;公路四通八达,贵铜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方便。该街道村村通电、通电话,基础设施完善。走进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地盘,眼前豁然一亮。一字形排开高压电杆、铁塔沿公路有序排列,临空而架的高压线路闪着银色光芒,整齐的路灯沿着沿江大道,分两排站岗,崭新的变压器静静地蹲在铁架上,不分昼夜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清凉。它们默默无闻地守侯在贵池区的东大门,以“电力先行”的崭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它凝聚了梅龙办事处对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大力支持,也展现了贵池供电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战略在新农村的新形象。
文化
京剧《梅龙镇》说的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游龙戏凤”的故事传说源于此,港口西边埋葬凤姐的小山名为,“凤栖山”。境内郭港村“团山泡遗址”又名烽火台为台地类型,遗址高12米,面积3000平方米,1985年发现,为长江下游新石器、商周、春秋遗址,采集的文物有石斧、铜斧、段石锛、骨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