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乡地图
平安乡相关地区地图:
2、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
乡镇概况:平安乡位于奉节县城西北角,地处奉节、巫溪、云阳三县交界处,东临巫溪县黄阳乡,南接竹园镇,西与云阳县沙坨镇毗邻,北与巫溪县文峰镇接壤,距县城86公里。平安乡以平安槽而取名。平安槽长45公里,地跨两个乡,明末战乱,人民希望太平,取名平安槽。全乡幅员面积126.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464亩,林地面积98745亩,草地面积45786亩。目前小城镇建设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平安乡辖12个行政村,165个社。2004年全乡年末总户数6188户20413人,其中农业人口20080人,非农业人口343人。平安乡号称45里平安槽,一槽二梁三面坡,海拔540至1618米,岩石全为石灰岩,山形为钟乳山。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硝洞的地下水,是一种优质饮用矿泉水。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矿、石英石、石灰石等矿藏。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野生动物有:獐、豹、麂、野猪、土猪、猴、野鸡、锦鸡、雉鸡、画眉等。珍稀植物有:水杉、银杏、香樟树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境内有气势雄伟的关门山、有长达45里惊险的大鱼前地下阴河、有众多奇形怪状的溶洞、石林。人文景观有彭咏梧烈士牺牲地黑沟淌、八大王洗四川而不过的十王庙。山地立体气候明显,种植业盛产茶叶、核桃、大枣、药材、蚕茧、烟叶等名优土特产品;著名的养殖业产品有南非波尔羊、南江黄羊、黑山羊、土鸡、熏腊肉。
经济发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500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6073万元,其中外出劳务收入2500万元,全乡人均纯收入1720元。全乡粮食总产值12511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581公斤,农作物播种面积41110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199亩。全乡经济林2000亩,干果面积9000亩、水果面积1000亩,水果产量349吨。生猪年末存栏数21473头,耕牛年末存栏数3973头,山羊年末存栏数29042只,年末出栏10000只,免年末存栏数为2000只。
基础设施:全乡通公路的村12个、150社,全乡通路里程为300余公里,双平公路已改造为国家四级标美路,通往桃树的关门山公路被列为县委、县府的重点工程。通电的村12个,通电的社156个,通电的户5800户,通电话的村12个,通电话的户为650户,通电视的村8个,通电视的户为500余户。建立平安乡自来水公司1家,基本解决了平安乡吃水难的问题。
社会事业:全乡0-17岁少年儿童4407人,初中适龄人数为880人,初中在校生数863人,初中辍学率为1.9%,小学适龄儿童1778人,小学入学人数为1778人,小学辍学率为0,全乡青壮年文盲为0,全乡共有合格村小7所,完小3所。乡卫生院病已建成合格卫生院,设有5个科室,3个门诊,村卫生室12个,乡村医生38人。建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1个。平安乡是奉云巫三县边贸生态经济集散中心,交通便利,水电、通讯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较快。
7、上海市奉贤县平安乡
平安乡地处县城东南沿海边陲、杭州湾畔。乡境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东与南汇县彭镇乡毗邻,南至五四农场以界河和果青路为隔,西与奉城乡相连,北与四团乡接壤。东西长9公里,南北纵深5.2公里。总面积47.55平方公里,耕田42572亩。有25个村、275个村民小组,计12256户、38510人。平安地处宋里护塘外侧,据光绪《重修奉贤县志》全境图载:东南沿海境仅有“十家村”地名。又载:邑有外六图,民籍奉贤,地隶场境,田有上、中、下荡和水乡之分。乾隆初年,中墩、水墩皆摊晒产盐。五团塘外康熙年间止有十家村,约三千余家。又载:旧聚团额有东港、偷安泐、二泐、五墩鱼羊泐等名。据此,旧地属青村盐场境,民以摊晒产盐为生。解放后,盐区属平朱场务所,1952年,平朱场务所盐区变为农田。境内居民,原是祟明、海门、启东及南汇大团、万祥、泥城和本县塘内穷苦移民,居此开荒晒盐为生。又因地为沿海冲积地带,河道失修淤浅,常早涝成灾,人民生活穷困。解放后疏浚了四团港和三团港,取直大泐港、二泐港、柴场港和浦东运河,交通灌溉方便,农业生产不断提高。1984年粮食常年亩产930.5公斤,皮棉80.68公斤,油菜籽129.5公斤。1984年国民生产总值3399万元,劳均产值1368元,人均产值883元。工农业总产值5219.1万元,其中农业1636万元,占31.35%,工业3583.1万元,占68.65%。总劳力25203人,其中务工社员9774人,占总劳力38.78%。全境有乡办厂14家、村办厂34家,形成以纸箱机械、针织、塑料为主的生产体系。纸箱机械生产线有纸箱设备厂、轻工机械厂和塑料机械厂,在全县较早生产纸箱机械,瓦楞机、双色印刷机等畅销各地。针织生产线有毛巾一厂、毛巾二厂、被单厂、塑料编织厂、民福塑料编织厂和朱新尼龙衫厂。乡办塑料编织厂有1026人,所产塑料编织袋出口外销。塑料生产线有塑料厂、塑料制品厂和民福塑料制品厂。民福村全村劳力1100人,务工社员800人,占总劳力的72.72%,18岁至45岁的男女劳动力基本务工。全村有3家联营厂、6家村办厂、1个村办船队和3家生产队办的厂,并新建平安蚓工商联合开发公司。1984年全村总产值365万元,净利润50万元,年劳均收入979元。1984年全乡工业总产值3583.1万元,比1978年的1168.55万元增长1.8倍,利润172.51万元,比1978年的363.87万元下降52.59%。人均收益分配561元,比1978年的213元增长1.76倍。年末个人储蓄额1003.47万元,人均260.57元。海水养殖业是平安的特色。自1958年以来,已围海造田7600多亩,与上海水产总场联营,建立上海市奉贤海水养殖场,建立对虾养殖基地,兼养淡水鱼。对虾供应上海市区有关饭店、宾馆并销售国外,淡水鱼供应市区菜场。
10、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平安乡
渠县辖乡。1950年置平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福安、普岭、金岭、木岭、稻粮、王坪、吉安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铁木农具、建材、酿酒、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青麻、油菜籽、花生。养殖业以生猪、牛、家禽、淡水鱼为主。
4、黑龙江省宁安市平安乡
平安乡隶属宁安市管辖。位于县境中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宁安镇20公里。平安乡境内,清初即有屯落,旧名“七间房”(今丰产村)。中华民国时期,属宁安县乡望乡管辖。东北沦陷后,1939年设七间房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第二自治区,1948年8月划归第四区。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平安乡。1958年9月,并人石岩人民公社。1962年11月,从石岩公社划出,成立平安公社。1984年4月,改为平安乡,2001年并入石岩镇。平安乡全境地跨牡丹江两岸,西岸为漫岗区,东岸是冲积平原。全乡总面积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乡办工业有砖瓦厂、木材综合加工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1282万元。全乡共辖平安、丰产、团结、友谊、和平、南牡丹、东华、建设、立志、乐园、民安、南沟、大兰旗等13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9359人,其中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26%。乡政府驻地平安村。
9、重庆市彭水县平安乡
平安乡位于县北部,面积73.64平方公里,总人口118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1人,辖12个村民委员会。乡人民政府驻平安寺。该乡狠抓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和经济支撑。按照“一村一品”和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要求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带,全力打造平安1000亩供港蔬菜基地,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在大竹村公路沿线建成500亩的魔芋基地。建设仔猪、禽蛋等基地,大力发展适应平安生长的特色林业基地,如棕树种植,进一步壮大烤烟生产。加大“两改四清”的工作力度,狠抓民房改造工程。努力拓宽集镇面积,增加集镇人口数量,争取三年之内常住人口达到5000人,中期规划2019年达到8000人,远期规划集镇人口达1.2万人。同时规范公路两旁建房行为,对街道、房屋、下水道、绿化集中进行整治,统一规划设计集镇建房,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强发展动力。力争在三年内全面完成通村、通组公路硬化工程;鼓励居民在房前屋后栽种常青树,美化民居环境;在全乡范围内修建沼气池,提倡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完善农村人畜饮水设施,保障饮水安全;实施农网改造,解决农村用电问题;不断完善教育、卫生、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在全乡成立文化广播站。开展村风、民风教育,弘扬勤劳守纪、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传统文化。
6、黑龙江省延寿县平安乡
平安乡隶属延寿县管辖。位于县境西南部,玛河右岸,南和西南部与尚志市毗连。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3公里。平安乡驻地,中华民国初期,称“阎家烧锅”。因是同宾至珠河(今尚志)的交通要道,一度颇为繁华。1925年始建土城,人口、商户骤增,遂成为延寿县大镇,1929年划为平安镇。东北沦陷后,由于玛河北岸修筑了公路,“平安堡”失去了要冲地位,街市日渐萧条。1934年设平安保,1938年改设平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平安区。1949年9月,与柳河区合并为第九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设置平安乡。1958年1月,将盘龙乡并入平安乡。同年9月,与延安乡合并,改称平安人民公社。1962年2月,将东部地区8个生产大队划出,成立延安公社。1984年1月,将平安公社改为平安乡。平安乡全境东南部为山区、半山区,西北部沿河为平原区。全乡总面积10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万亩,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水稻播种面积约占1/3。乡办工业有塑料加工厂、砖厂等。全乡共辖平安、平鲜、农兴、盘龙、星光、人和、南村、新兴、良种场、新华、新主等11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9063人,其中朝鲜、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7%。乡政府驻地平安村。
3、甘肃省张家川县平安乡
平安乡位于张家川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2km,坐落关山西南延伸地带中,境内森森茂密,树种繁多,有鹿、獐、林麝等多种野生动物,还有甘草、天麻、麝香、鹿茸等多种名贵中药材,盛产蕨菜,储藏铁、铜、镍等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海拔2200-2500m,平均降雨量650mm左右,平均气温3℃,≥10℃有效积温2200-2300℃小时,是典型的高寒阴温区,光照时数1990小时,无霜期不足160天,气候湿润,草山丰富。全乡有10个村民委员会,54个村民小组,1863户,总人口8280人,耕地面积5630亩,草山面积6万余亩,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农牧业兼营地,2006年底,粮食总产量2745吨,人均纯收入1150元,平安乡是交通闭塞、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达的乡,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业为主,辅助于劳力输出,这三种构成了全乡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其中养殖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全乡村村通电话,户户通电,有四个村群众已用上了自来水,占全乡总村数的25%,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44%。2006年,乡党委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发展抓项目,小康抓畜牧”的发展思路,以项目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以提高科技水平为手段,以调整产业经营化为方向,从加强农业基础、提高畜牧产业化效益着手,立足实际,全力实施“一保证”(粮食生产)、二扩大(脱毒种毒繁育、草产业开发基地)、三发展(规模养殖,劳务输出,退耕还林)、四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计划生育、农田基建、科技兴乡)战略,走好(产业结构调整、后续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村级集体积累建设)五条路子的经济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全乡回汉群众抓机遇,通过外引内繁,强化服务,推动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十五”时期,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06年底,全乡粮食总产量达374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50元,较去年增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