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奉节县地图 >
永安镇地图
永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381男4907女4474家庭户户数2737家庭户总人口(总)9040家庭户男4684家庭户女43560-14岁(总)25400-14岁男13220-14岁女121815-64岁(总)627615-64岁男330915-64岁女296765岁及以上(总)56565岁及以上男27665岁及以上女28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668

简介

永安镇位于凤冈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19.3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人,城镇人口4000人,辖四村一居,46个村民组,与湄潭县马山镇、西河乡、复兴镇,正安县谢坝乡接壤。全镇平均海拔900多米,境内多山地、丘陵,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1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2℃,年无霜期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38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48%,其中,茶区覆盖率超过80%。耕地面积187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1亩,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永安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和“四绿”战略措施,即以营造绿色环境、建立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为突破口,提出:“稳粮增油、突破烟猪、壮大茶叶、发展药椒”的十六字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形成了粮、油、烟、猪、茶等支柱产业和辣椒、中药材等后续产业,促进了全镇两个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简介

永安镇共辖19个行政村,219个农业合作社,99年末统计的农户9919户,农业人口31034人,耕地面积26584亩,其中:田9143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农村种植业主要以粮主,多经方面主要以养殖业的猪、蚕为主。中江柚起源于永安,迄今有近20年历史。它以色、香、味、形独具特色,清脆甘爽,酸甜适度,驰名全川,是馈赠的佳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永安镇党委、政府抓住契机,占据天时地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大发展永安柚,将永安柚的发展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来抓,并全力以赴,为保持永安柚独特色、香、形,建立永安柚母本原地500多亩,并从栽培管理、销售服务、规模优势、果品质量上狠功夫,组织专业人员跟踪管理,技术到户,成立永安柚果品公司,注册永安已初具规模,制作包装箱,挖掘市场潜力,扩大知名度,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到目前为止,永安柚在永安已初具规模,现有成片永安柚3500亩,12万余株,纯正优良挂果树1.5万余株,年产柚子225吨,实现收入135万元,预计5年过后仅柚子收入可达3000万元。现有栽柚(50余株)1亩以上,收入达3000元以上的种柚大户150余户。每到金秋时节,漫山遍野柚树成荫,沉甸甸的果子如群星点缀,令人神往,来往客商络绎不绝,争相抢购,为永安农村面貌增添了一道亮丽景色。

简介

永安镇位于辽宁省大石桥市南郊,镇政府驻永安屯,人口2.64万人,面积53.7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西田家屯、东田家屯、砀石山、前辉庄、永安屯、三家子、周家屯、西两军、东两军、泉眼沟、大房身、孙家屯、东赖家屯、韩家屯、进步、西植棉、东植棉、后辉庄、西赖家屯。地处东经122°5′,北纬40°7′,半平原,半丘陵地带,三面丘陵环抱,西部是平坦开阔之势,永安河流经全镇、哈大公路中长铁路穿镇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大石桥市区5公里,营口市27公里,鲅鱼圈区45公里。永安镇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0小时,无霜期164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8日左右,终霜期在4月17日左右,雨量适中,年降寸量727毫米,有效积温3600度。春季多西南风,气候温和,相对湿度70%左右,季降水量120毫米左右;夏季气温较高但无酷署,降水集中,盛行东南风,相对湿度80%左右,季降水量427毫米左右;秋季凉爽,雨量适中,季降水量18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6%左右;冬季较长,多东北风,年均结凉冰期140天左右,一般11月下旬开始结冰,翌年3月中旬解冻,地面结冰厚度1米左右。永安镇在2000年新修了永安大街和兴安路,2001年维修了金三路东段,三家子至大房身的黑色环镇路及镇中心广场南北出口。对哈大路工业园区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2002年维修了金三路泉眼段,从而使永安镇的交通更加便捷、快速。新建商业网点20000平方米,完善了老手联广场的配套设施,强化了物业管理。

简介

永安镇地处农安县中心地带,原属安县管辖,现已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古称黄龙府。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全镇幅员面积4.5万公顷,中小水库12个,森林覆盖率7%,下辖36个行政村,7个街道,拥有总人口197000人,其中农业人口90360人,占总人口46%,长白公路纵横镇区、是全县的交通枢纽,与领县市相通,是良好的人流、物流集散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健康发展,我镇及时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由传统农业向经济效益型农业转变,初见成效,同时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今年,我镇农业总产值可突破10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59%,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7个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1%,财政收入2354000元,农民人均收入1600元。在种植业上,扩大了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今年,粮食播种面积240000亩,产量77900吨,其中玉米、高梁等201000亩,产量72000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400亩,产量500吨。主要销售长、白两市及周边县市。在畜牧业上,形成了规模经营。猪存栏100000头,出栏70000头;羊存栏5000只,出栏30000只;鸡存栏2000千只,出栏1000千只;肉产量8000吨;蛋产量2000吨;奶产量10吨,主要产品除本省外,远销辽宁、黑龙江。养殖业已成为我镇支柱产业,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随着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迅速壮大。目前,我镇拥有企业11524个,其中乡企25个,个体私营业11499个,从业人数36520人。乡镇企业占主导地位,从事加工、制造、生产配件,年创产值69900元。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成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后劲,实现了我镇经济良性循环。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3043男11914女11129家庭户户数6441家庭户总人口(总)23037家庭户男11910家庭户女111270-14岁(总)75400-14岁男39430-14岁女359715-64岁(总)1423615-64岁男735115-64岁女688565岁及以上(总)126765岁及以上男62065岁及以上女64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858

乡镇简介

永安镇位于习水县东南面,离县城(经二郎)约6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北纬28°。东邻二里、南与仁怀以桐梓河为界、西至二郎、北与桑木良村接壤。全镇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82个村民组,5546户28057人,以汉族为主,杂居少量苗族。全镇地势南北两端为狭长山脉,中部以丘陵为主,土壤主要以黄壤土、水稻土为主。地势海拔差别大,立体气候明显,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940米,全镇最高海拔1536米(麻窝顶)、最低海拔450米(干溪沟),平均海拔在850—900米。镇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钼矿、石灰石,另外还有重晶石、莹石、铅锌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