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城镇地图
锁阳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镇区有各类企业288个,主要经营范围:餐饮、商品零售,运输,加工、采矿,住宿,修理等,其中:集体企业10个,私营企业9户,个体工商户269户,从业人员255人。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4707.8万元,比上年增加501.4万元,增长10.6%;农业增加值达到3712.81万元,比上年增加404.88万元,增长12.2%;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2万元,比上年增加59万元,增长4%,人均纯收入达到3956元。全镇大牲畜饲养量达到8510头,羊只饲养量达到16.5万只,年内出栏大牲畜2035头(匹),出栏羊只65000只。耕地总面积32188亩,种植业主要以棉花为主,兼种少量小麦、玉米、食用瓜等。安西县锁阳城镇立足区位优势,围绕扩量、提质、增效的总目标,积极推广“1245“新型牛羊养殖模式,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狠抓品种改良、短期育肥、总量扩张和贩运流通等关键环节,大力发展专业村组和大场大户,推进设施养殖高效发展。2008年,全镇畜牧业收入达到2361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36%。锁阳城镇是一个半农半牧区,辖区露头泉众多,草场资源丰富,围栏封育荒漠、半荒漠草场达到120万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该镇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提出了“稳定存栏,增加补栏,主攻出栏,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采取技术承包、科技示范、技术培训、送科技入户等多种形式,将青贮氨化饲料、暖棚养畜、绵羊杂交改良技术等一批畜牧业新技术推广给农民,引导农民转变传统饲养方式,大力发展养牛、养羊等为主的畜牧业,走出了规模养殖、舍饲精养、畜种改良、饲草种植相结合的新路子。已建成20户以上的高标准养殖小区4个142户,建成千头牛育肥基地1个。锁阳城镇大力推广畜牧业优良品种。镇畜牧中心技术人员不参与镇上的其它工作,专心致志做畜牧业发展的文章,全镇设冻精改良点3个,政府投资1万元配齐了品种改良的相关设备,引进安格斯种公牛,投放到千头牛育肥基地;建立种羊繁育示范组4个150户,投放种羊300只,每年提供繁殖羔羊4500只,基本满足了本镇乃至周边乡镇的需求。该镇并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适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民的发展理念。全镇肉牛育肥专业组达到15个606户,占全镇总农户的34.2%;育肥专业组达到19个727户,占全镇总农户的41%。村镇建设
综述:锁阳城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县上提出的“规划先行,村容先变,劳务先转,党员先干”的具体要求,全镇上下齐心协力,紧紧抓住锁阳城镇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易地搬迁项目实施的良好机遇,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扎实工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使该镇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根据锁阳城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完成了4.2公里的下水建设一期工程,共架设下水管线4650米;总投资78万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10套下店上铺市级小康住宅建设项目;总投资80万元,建筑面积850平方米的法庭、司法所、汽车站项目;总投资10万元的50户太阳能热水器架设。
精神文明建设:
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深入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商店”,“诚信家庭”三项创建活动,加强基层群众性文化阵地建设,全镇新建村文化活动阵地3个,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着力改善镇村卫生所、点的医疗设备条件,健全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享受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调剂资金,重视开展弱势群体救助、贫困户救济等工作。
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切实规范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让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想新农村,议新农村,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