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广安市地图 > 岳池县地图 >
兴隆镇地图
兴隆镇相关地区地图:

兴隆镇各学校

九台市兴隆镇东岗子小学,九台市兴隆镇中心小学,九台市兴隆镇五家子小学,九台市兴隆镇兴隆小学,九台市兴隆镇前岗子小学,九台市兴隆镇大荒小学,九台市兴隆镇头道村小学,九台市兴隆镇小荒小学,九台市兴隆镇金川小学,九台市兴隆镇韩家村小学

城镇建设

兴隆镇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筹资、标准建设”的原则,在镇政府驻地开发建设兴隆街和利禹路,建成兴隆商贸中心,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有60多幢别具风格的经商住宿小楼,供电、供水、排污、通讯等配套设施健全完备,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程度高,可容500多个经商摊位,形成了5个专业市场,在利禹路形成农资超市群,在兴隆街形成日用百货超市群,有固定个体工商业户350多户,是集经商、购物、食宿、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小商品集散地。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用活民间资金,聚集社会力量,续建、扩建兴隆、郭集、李寨、田口、季寨、纸坊、兴隆农贸、丰田蔬菜八大市场,全镇各类市场可容从业人员16000人,年交易额在2.5亿元以上。兴隆农贸市场由个体大户杨瑞海筹资1000万元建成,总面积1.8万平方米,建有风格特异的商业房屋70余间,可容商业摊点300多个,集蔬菜批发与小商品流通于一体,成为小城镇的繁荣一角,其中的农贸综合大楼完成投入70万元,集古典与现代风格于一体,庄重而典雅,成为一大亮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挥其纽带和带动作用,发展规范壮大郎家的孵化、孟家的绳经、唐庙的薰枣、田口的牛羊肉、任寨的玉米心收购、纸坊的扫帚苗收购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民营经济注册资金达到8000万元,年创利税300多万元。

历史沿革

兴隆原名高窑寺,因村东山上建有佛寺得名。清朝同治年间,迁徙陕西回民来此地定居,因多数村民从事商贸活动,希望生意兴隆,故弃旧地名,更名兴隆,并设立集市。1949年9月设兴山区,属隆德县,辖兴隆、公易、张程、杨茂、杨河等乡;1953年12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隆德县兴山区划归西吉县管辖,改设兴隆区(第九区),辖兴隆、新店、公易、高城、王河、四合、北台、张程、杨茂、杨河10个乡,同时将静宁县属单民区划归西吉,改为第十区,辖单民、河东、河西3个乡;1956年9月,西吉县所属区、乡进行了一次较大调整,单民区被撤消,兴隆、新店乡合并为兴隆乡,杨河、王河合并为杨河乡,单民、杨茂合并为单民乡,河东、河西、高城合并改名为团结乡,调整之后的兴隆区辖兴隆、杨河、公易、单民、张程、团结6个乡;1958年3月,什字区被撤后,所辖什字、官堡、北台3个乡划归隆德县,同时设立兴隆公社;1961年5月析置公易公社,1962年5月析置玉桥公社,1963年3月至1969年设立兴隆区,辖兴隆、玉桥、公易、什字、将台、马莲、王民7个公社;1983年12月由公社改为乡,1985年12月撤乡建镇。2003年,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公易、玉桥两乡并入兴隆镇管辖。兴隆镇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8月至1935年10月,长征红军三过这里,伟大领袖毛主席夜宿单家集,敬爱的周总理驻扎原公易乡,并在单家集建立了中共静宁县委员会,静宁县苏维埃政府,还在这一带建立了10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和农民组织,35个乡级苏维埃政府。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先后被列为西吉县文物保护单位、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辖村

新兴村兴隆村金川村小荒地村大荒地村头道村韩家村东岗子村前岗子村五家子村朝阳村沟外村姜家炉村白家村春光村阎家村龙凤村新春村马鞍山村和新村

工业发展

兴隆镇坚持“农业富镇、工业强镇、三产活镇”的原则,本着“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工业整体实力,逐步形成纺织、化工、橡胶、塑编、建筑、农副产品加工等主要工业门类。工业总资产5.2亿元,从业人员5800人,年实现总产值6.6亿元,年实现利税5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在3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00多家。该镇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对客商从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注册、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全过程服务”的方式提供咨询、办证、解难等优质服务;立足资源优势,发挥产业优势,开展领导招商、登门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和代理招商,不断引进大项目,建成大企业。2006年共签定合同资金6000万元,引进超500万元的项目2个。该镇采取资本运营,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对外经济联合与协作,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建成了临邑兴隆砖瓦厂、临邑冯屯砖瓦厂、临邑精细化工厂、临邑恒升食品有限公司、临邑德盛源食品有限公司、临邑佳合木业有限公司、临邑兴隆塑编厂、山东远大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财源税收贡献大的工业企业,壮大了镇域经济。

气候

兴隆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2℃,平均降水量706.5毫米。本地及周边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工农业生产。

历史沿革

兴隆镇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原名赵湖窝堡,系由赵湖、赵海、赵江三兄弟来此开荒种地,搭盖窝堡居住而得名。后人口逐增,集镇日渐雏形,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称兴隆镇。民国二年(1913年)改制为第四保公所驻地,伪满康德六年(1939年)改称兴隆镇街公所,辖六个区。新中国成立后,为11区人民政府驻地,辖17个村。1956年并村划乡后,辖7个乡1个镇。人民公社化后,又为公社所在地,划分4个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改为兴隆镇人民政府。2001年3月原长春乡并入兴隆镇,兴隆镇地域和人口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