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龙岩市地图 > 漳平市地图 >
新桥镇地图
新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环境

[气象条件]新桥镇位于东经108°32′-109°15′,北纬22°54′-23°37′,处于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热多雨,盛吹东南风,冬短多吹偏北风,年平均气温20.8℃,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0.2℃,多年平均降雨量1650mm左右,雨量集中于4-9月,平均年降雨日为168天。
[地貌水文]宾阳县新桥镇镇域面积91.6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平方公里,镇境内西、西北、南三面环山,中部向东为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境内有沙江穿流而过,全长39公里,发源于古陋山北麓,河床宽25米,正常流量1.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立方米/秒,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南部山区建有全县集雨面积最大的中型水库--清平水库。库容9710立方米,常年蓄水量为2000-6000万立方米。

其他资源

新桥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农副业在松江处于领先地位,是上海市郊重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

经济文化

新桥集镇所在地为全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镇党政机关和镇直单位所在地,有镇直单位9个,人员107人。
[农业]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镇党委、政府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推广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广泛使用机械化耕种,水稻高产稳产,2002年粮食产量达2373万公斤。全镇水稻种植稳定在3万亩左右,正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减少水稻面积,发展"两高一低"农业,目前建有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其中春橙示范基地200亩,香蔗示范基地1000亩,桑蚕基地1118亩。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乡镇企业]新桥镇在发展乡镇企业上,处于全县领先地位。镇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别获区、地区、县"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称号,并被自治区命名为"乡镇企业示范小区";2002年,集镇区域内共有80多家一定规模的企业,其中造纸厂52家、制革厂8家、轧钢厂5家、五金厂、木片加工厂、松脂厂5家等,形成了集镇区域东、西、南、北企业小区,成为小有名气的造纸、制革、小五金工业之乡。1997年,为了增强乡镇企业整体实力,由52家造纸厂组成3个纸业有限公司,年均产值10230万元。金玉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玉米"牌高、中档卫生纸、大卷筒卫生纸、分基纸等系列纸品,质量上乘,享誉区内外,远销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海南等地市场;该公司下辖2个造纸厂,总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拥有1575型造纸设备4套,纸品加工设备3套,生产排污处理设施2套,年产卫生纸、油光纸3000吨,产值达600万元,上交税金38万元。1999年,新桥镇专业村繁荣壮大到92个,有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3600多家(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4%;从业人数26000多人,占全镇劳动力的60%,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格局,生产涉及制革、鞭炮、小五金、油毡纸、羽绒、陶瓷、塑料制品及麻、草、竹编制品。小康文明村大罗村是小五金加工生产专业村,生产已有逾百年历史,现已发展成为日用五金类、农机具类、运输车配件类、钢锉类、塑料制品类专业村;全村现有专业户1168户,从业人数4200人,生产的小五金品种达140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大罗村1992年获自治区发展乡镇企业三等奖;1995年获"亿元村"称号。鞭炮专业生产涉及务本、福林、光华、朝阳4个炮厂专业村,生产户达418户,从业人数1620人,年产鞭炮700仟万响,年产值2000多万元;制革专业村科甲村,有个体私营企业73个,从业人员356人,年平均产值达800万元。
[水产业]水产业以四大家鱼为主。1962年,养殖面积911亩,产量138105斤;1972年,养殖面积877亩,总产223900斤;1982年,养殖面积1279亩,总产47.18万斤;1992年,养殖面积1672亩,总产348吨,总产值156.6万元;2002年,水产品产量达1166吨。
[畜牧业]畜牧业以饲养猪、牛、家禽为主。1962年,年未生猪存栏4892头;耕牛存栏2636头;家禽存栏28402羽。1970年,生猪出栏15000头,年末生猪存栏7000头;牛出栏150头,年末耕牛存栏4000头;家禽出栏60000羽,家禽存栏42578羽。1980年,生猪出栏18000头,年末生猪存栏8500头;牛出栏150头,年末存栏3500头;家禽出栏80000羽;家禽存栏50000羽。1992年,生猪存栏12458头;耕牛存栏3538头,家禽存栏116200羽。2002年,生猪出栏12900头,年末生猪存栏6130头;牛出栏244头,年末耕牛存栏665头;家禽出栏177000羽,存栏138000羽;各种肉类总产量为2014吨。
[林业]主要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1990年,林业用地为4548.1公顷,森林蓄积量为6176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7%;1999年,林业用地为4142.8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1381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0.3%;2002年,引种速生桉8000亩。
[商业]新桥素为宾阳大圩镇之一,自古以来,有桥丁圩及大仙圩市场,当时上市商品有猪崽、鸭雏、瓷器、铁器、沙、粗布;1985年,新桥圩新添饮食市场、肉类市场、杂货市场、生竹市场及新建工、农贸市场各1个,面积共4400平方米,农副产品经营主要有猪、牛、家禽、副食品、瓜果蔬菜等。市场贸易颇为繁荣,2002年集贸成交额15000万元,年商品零售额8500万元。新桥镇皮革加工已有246年历史。1992年,新桥皮张市场成立,占地面积17亩,建筑面积4553平方米,有铺面220间,是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等省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猪皮、牛皮集散地,是当时全国四大皮张市场之一。1992年-1996年,新桥镇年均经营各类皮张500万张,年平均产值35000万元;1997年-2002年年均经营皮张150万张,年均产值10500万元,皮张除部分为本地皮革制品原料外,其余主要销往上海、浙江、四川等地。
[教文卫体]2002年,全镇共有中学4所,中心完小18所,小学教学点80个,在校小学生12120人,初中生3802人,有中小学教师652名;有幼儿园38所,幼儿教师83人,入园幼儿968人;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生辍学率0.05%,小学毕业升初中率为98.92%;全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价值220万元,多媒体投影机5台,电脑120多台。新桥镇文化站始建于1979年,建筑面积236平方米,镇图书馆藏书达11752册,全年接待读者2万人(次),2000年,镇文化站图书馆获"自治区图书馆建设奖",顺利通过自治区组织的乡镇图书馆"一级馆"评估验收;现该文化站正筹措资金40万元,兴建一幢4层高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站,为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旅游业]镇内景点有清平水库、"鞍山夕照"、"消暑葛翁"等。清平水库库区集雨面积76平方公里,四周环山,岛屿罗布,山清水秀,景色如画,经区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和详细论证,有开发为大型旅游景点的先天条件,1995年3月清平水库管理处在库区兴建了仙湖公园。"鞍山夕照"景点位于新桥镇白岩村后的马鞍山,"双峰高耸入云霞",远看如鞍,夕阳西坠,晚霞映照,煞是好看,犹如西湖雷峰夕照。"清暑葛翁"景点,位于新桥镇白岩村的葛翁岩,该岩岩洞幽邃,怪石千姿百态,还有一满而不溢石泉。宋时知州葛翁曾建亭于岩上,洞口刻"葛翁岩"三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国民党军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设前线总指挥部于此,指挥昆仑关抗击日军战役

居住环境

新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沪杭铁路复线、沪金铁路在境内设立客运站,沪杭高速公路和嘉金高速进出口立交桥架设境内,距虹桥国际机场16公里,形成水、陆、空立体型交通网络。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桥镇的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2003年9月止,全镇完成三业总产值81.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35亿元,增长50.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30亿元,第二产业完成60.7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9.40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35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1855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30500万元;实现利润41530万元,完成财税收入33249万元。新建的新桥中小学、新桥卫生院全面启用,新桥影剧院旧容换新颜,新桥镇休闲广场投入建设,这些都标志着新桥人民的教育水平、医疗水平、文化娱乐等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2003年全镇人均收入8726元,比上年增长26.2%。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2003年止累计居民存款余额为68996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中央空调和汽车等进百姓家;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农家,2003年止已装有ADSL的农户有2200户;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已有2000多户农民住进了小别墅;人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2003年止已有有线电视用户5242户,1个图书馆,8个图书室,8个社区健身点,村村都有老年活动室。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不懈地努力,新桥镇相对集中的区域化建设初具规模,工业区、房产区、集镇区、花卉苗木区四大经济开发区各具特色。
一、工业区:新桥镇工业区由民益路工业园区、庙三路工业园区、春申高新科技园区和闵申工业园区等四个园区组成,开发面积13.5平方公里,已引进外资项目213只,总投资10亿美元;内资项目374只,总投资48亿人民币,2002年末止有500万美元以上工业企业105户。新桥工业区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主要生产电子、机械设备、轻工产品等,销往美国、日本、欧洲、中东地区、东南亚等地区,每年的外贸出口拨交值和外贸出口创汇居松江区各镇、园区首位。新桥工业区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四个工业园区厂房林立,企业成群,形成了新桥工业产业的集中点。民益路工业园区已和市级松江工业园区连成一体,3M、复盛实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日红钢板加工等十几家亿元企业投资入住,已形成了以工程机械、通用设备等为代表的支柱产品;庙三路工业园区由各村投资建设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促进了村级工业经济的发展;春申高新技术园区、闵申工业园区以轻工、化工产品、家具、电子电器为主导产品。
二、房产区:新桥镇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优化产业结构。以莘松路隧道开通为契机,开辟了新闵房产区,规划面积18000亩,已引进房产开发商24家,开发面积13600多亩,建成花园别墅和公寓房7600多幢共190万平方米,成为新桥镇经济的又一新亮点。以绿洲比华利、乔爱别墅、浅水湾花园为代表的高档次别墅吸引了众多知士名人。新桥镇房产区即新闵综合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引进房产商20家,开发面积8,000多亩,建成花园别墅和公寓房8018幢,共183.505万平方米,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高档别墅群。以绿洲比华丽、浅水湾花园、乔爱别墅为代表的亲水、蓝天、绿地的高档次别墅吸引了众多公民。许多著名投资商购买入住新桥房产区,为他们能够安心在新桥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一些知名人士的入住,也提高了整个房产区截止2004年底,新桥地区共有35家房产开发商,房产开发已成为新桥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房地产税收1.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商品房价格比前年翻了一番,2002年商品房开盘价1900元、门面房3800元,2004年已上涨至3500元、7600元。为加强房产开发管理,于年内成立了房产管理办公室,进一步规范房产开发。三、集镇区:新桥镇集镇区按照农村城市化要求,以现代化中心镇和中心村的整体建设为目标,加快建设步伐,扩大中心镇范围,镇区面貌日益显著。新育小区、白洋小区、新东苑小区等农民住宅小区陆续建成,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小区—明中小区总体规划形成,镇行政大楼、新桥农行大楼、中小学教学楼、卫生院、农贸市场等成为新桥镇集镇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全镇动迁农户2,600多户,建成农民别墅群1,500多幢。新育小区、镇南白洋小区等一大批高档次住宅陆续建成。建成镇行政大楼、新桥农行大楼、中小学教学楼、农贸市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老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50,000多平方米住宅开工,上海市农民居住示范小区——明中小区整体规划形成,总用地面积566,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9,594平方米,其中公建面积15,00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264,594平方米,绿化率46%,可容纳1,200户居民居住,有别墅、双联、多联、多层等多种房型,整个小区三线入地,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将是新桥农村城市化的完善标志。镇区内开辟绿化地,较差路段安装红绿灯,镇区城市化面貌日益显著。
四、花卉苗木园区:新桥镇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不懈地努力,不仅工业园区、房产区已初具规模,集镇区、花卉苗木区也各具特色。新桥镇花卉苗木园区在内部结构调整后,首批规划土地6500多亩,已引进花卉企业63家。投资2亿元的新桥花卉交易中心已经建成,是上海首家花卉苗木批发市场,年销售盆花500万盆,销售额1.2亿,占全市盆花销售量的60%,形成花卉苗木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集引进、开发、推广园林绿化新产品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科技兴公司——上海交大农科园艺有限公司、上海松江花木研究所坐落新桥,推广了七叶树等20个新品种,也是松江唯一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新桥花卉苗木区已成为新桥农业产业的一大特色,并且涌现29户本镇农民参与种植花卉苗木,其中已有3户农民向浦南发展。新桥花卉苗木区是上海市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上海成美园艺、上海巨杨园艺有限公司等63家花卉企业落户新桥,已种植金琥、兰花、郁金香等300多个品种的花卉苗木。投资2亿元的新桥花卉交易中心是上海首家花卉苗木批发市场,年销售盆花占全市盆花销售量的60%。上海交大农科园艺有限公司推广了墨西哥落羽杉、乐昌含笑、七叶树等20多个新品种,是松江唯一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新桥镇已经成为海内外豪商巨贾竞相投资的热土,使这座历史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吴邦国、温家宝、黄菊、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亲临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地质状况

新桥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河上滨海平原,均为第四纪地壳新构造运动中沉淀物所覆盖,其厚度在300米左右。现在地表沉积物质均为“全新世”形成。基岩主要为岩浆岩,其中侵入岩面积较少,绝大部分为火山岩。区域内地势平坦,建设用地条件良好。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人口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各级组织的组织下蓬勃开展,2004年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了一大批文明单位。中国龙工、上海申新电气等2家企业被评为市文明单位;新桥中学、新桥小学、新桥农贸发展有限公司等24家单位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上海乔爱别墅、新桥新育居民小区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新桥镇南A区、民乐小区、欣德花园等6个居住小区被评为区级文明小区;5户家庭被评为区“五好文明家庭”。市级文明村创建实现满堂红,马汤、春申、新桥、潘家浜等村村都荣获文明村称号。
人口:全镇共有5个村民委员会(春申、民益、新桥、马汤、潘家浜),4个居民委员会(新乐、新育、场东、场西)。户籍人口22867人(全部转为非农业人口),其中:女性11692人,60岁以上老人4241人。流动人口6.1万人(导入人口在内)。教育:新桥镇有幼、小、中、职、成人学校5所,共有建筑面积132279平方米,教职员工448人,学生4051人。立足新桥,着眼长远,构建与新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制定了新桥教育的三年发展规划。一是优化小学,主要任务是聚焦内涵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扩建成校,计划再造五间教室;三是发展幼儿园,规划在明中小区建一所16个班的第二幼儿园;四是迁建新桥中学,规划新校址建在原搪瓷厂,占地75亩,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在政府的重视规划下,三年规划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中小幼成各校为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委提出的“名师工程”采取“上靠横联”,纷纷与市、区名校挂钩,新桥小学已与上海教科附属实验小学结成互学对子。中学、小学都派骨干到松江二中、一中、上师大外国语附小等跟岗学习。新桥镇有外来民工子弟学校13所,学生5209人。对外来民了子弟学校管理有了进一步加强。2004年5月,镇教委出台了《新桥镇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并以安全、卫生、有序为内容,会同安全监察、卫生防疫部门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一次大检查,组织十二位小学骨干教师为九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上了十二节示范课。

主要资源

旅游资源:镇域内有省级风景旅游区白云峡,木本植物37科58属,动物200余种,融雄奇、险峻、秀然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自然魅力,景区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峡长6.5公里,水面宽50至220米,景点40余个,著有“川中小山峡”之称。矿产资源:现探明六大矿产资源储量是:煤450万吨、、石英砂1亿吨、石灰石8000万吨、耐火粘土矿100万吨和丰富的页岩、伊犁石矿产资源。农业资源:镇内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生猪、禽蛋、药材、水果等。现发展有优质水稻3000亩;优质水果1000亩;优质干果1000亩;国家级传统中药材“新桥黄栀子”3000亩。林业资源:全镇面积7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27.4%,活立木蓄积5.8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