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镇地图
永福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概述
沐川县辖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126.6平方公里,人口1.6万。国道213线过境。辖新桥、双河、万寿、油房、永兴、新华、星海、张村、楠木、茶园、同福11个村委会和永福街道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电力、加工、采矿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林竹。矿产资源丰富。
特色产品
水稻、玉米。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目标。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8%以上,力争到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7.5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7%,到2010年达4.5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3%,力争到2010年达到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1.5亿元;地方级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达11.7%,到2010年达5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年累计达1亿元。
旅游景点
永福镇境内有着一片丹霞地貌的自然风景区,取名川西竹海,南宋时建有军事要塞,清代中期是土纸集中生产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成为四川造纸原料基地,山顶有截断瀑布溪流筑堤而成的小湖,长约200米,宽约20米。景区山峦错落有致,沟壑纵横,林竹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浩浩荡荡,绿浪接天。平均海拔450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长有观音莲座蕨、桫椤、贞楠树、相思树等珍贵植物,锦鸡、竹鸡、岩蛙、琴蛙、竹牛等珍贵动物栖息于竹海中,是观光、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除一望无际的竹海之外,可供观赏的景点还有箫洞飞虹、白岩寨、桃园新村、观音岩、五里横、千岛湖、鸳鸯湖、鸟栖岩等。其中箫洞飞虹系一帘瀑布从岩壁悠然泻下,直击于潭中龟形石,人称“千年浴龟”,瀑帘后面,则是山岩凹进,形成回廊步道。白岩寨,建于南宋时期的军事要塞遗址,岩壁犹存古代的征战图和兵器图,刻工古朴,也遗有明清时期的石刻雕像。穿过长约500米的岩石隧道水月洞,到达桃园新村,可观赏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记载的相似景观。村庄内造纸作坊原始古朴,梯田层次分明,对面山崖为丹霞地貌,在翠竹掩映下,生动秀美。
历史面貌
永福镇位于漳平南部,西接龙岩市,南与华安、南靖两县毗邻,北距漳平县城41公里,省道岭和线和围禾线交结于此,是漳平南部经济、文化、交通重镇,漳平、龙岩邻近乡镇的物资集散地。镇所在地古称留田市,开设市肆,以经销土副产品、海产品和中药材为主。1928年(民国17年)陈国辉部驻漳平时,拆毁部分旧店房,拓宽整修,建成纵横交叉十字街,长约500米,宽7米。沿街修建划一骑楼式店房。另有直街北段东侧新建木构架瓦屋贸易市场1座,总面积为2120平方米,为当时闽西最大的集镇市场。新中国建立后,经多次改建、拓宽和延伸,到1990年已建成少海路、菁中路、步云西路和步云东路等主街,全长约2000米,宽10—12米,多为混凝土路面。沿街新建供销商场、旅社、饭馆和工商、税务、银行等公共建筑,以及花卉、藤木公司和合作商店等300余家。多为2至4层砖混结构建筑。在菁中路和步云路交叉路口建有1座街心花坛,四周各色茶花簇拥着坛中凌空散花的茶花仙子雕塑。雕塑基座上刻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亲题的“永福花乡”四字。每年正月初六为永福传统花圩,各路客商云集于此洽谈花卉购销业务。年花卉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已被列为全国十大花卉生产基地之一,成为闻名全国的花卉之乡。镇所在地现有中学两所,还有中心卫生院、影剧院、文化站、广播电视转播台、中心小学、幼儿园、歌舞录相厅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总面积达3.03万平方米。民居已由50年代一二层土木结构房屋发展到80年代以三四层砖混结构为主。镇区居民住宅建筑面积达12.86万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10.2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1987年10月,永福镇政府制定了镇区发展规划,科学地完成“六图一书”方案,规划用地60.02公顷,人均96.3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56年为健全乡,1958年改健全公社,1961年幸福、楠溪两乡分出建田家坝公社,1981年更名永福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健全乡并入建永福镇。
城市建设
以花卉、蔬菜、茶叶为发展重点,打造海峡西岸知名生态农业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无公害生产示范区。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茶叶、花卉、蔬菜等行业协会。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相结合、商品市场与物流配送中心相结合,健全信息系统和检测检疫系统等配套功能,培育和发展农产品营销队伍,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对现有永福车队加强管理,创新机制,培育成长为物流产业的生力军。主动融入闽西旅游大格局,挖掘永福花乡文化,利用有山有水、有花有果、有温泉、有上林水库、大坂水库的优势,开发集特色农业观光游览、避暑休闲渡假等旅游功能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环境优美的高山花园城镇。充分利用镇域内丰富的水力资源开发水电产业,加强现有水电站管理,使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优势,将电力培育成增加地方财税收入的主导产业。规范管理矿业是增加镇村财力的重点项目。要合理开发矿产资源,规范管理,禁止掠夺式经营,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在现有基础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工业化的吕坊村、福里村、西山村规划发展工业集中区,引进无污染、高效益的工业项目,推进城镇化,增加财税收入。